黄河水下发现古墓 专家一句话解开谜团(水下古墓)
我要新鲜事2024-01-14 21:56:034阅
黄河下的古墓是因为黄河改道才位于水下。在河南洛阳东北方向的黄河岸边,一位村民正在河滩上捡石头,无意中发现水里有一块碎陶片,他觉得这很有可能是古代文物,于是将这一情况上报给了当地的公安局。文管部门得知消息以后,派专家到黄河边上进行勘察。果然一些看似古墓的痕迹在河水中若隐若现。

水下挖掘
正当考古队员拿出专业的考古工具洛阳铲准备对古墓进行清理的时候,大家却发现根本不知道如何下铲,好在古墓周围的水不算太深,由于长时间浸泡在水下,考古队挖了半天,别说陪葬品,就算完整的墓砖也很难找到,辛苦了半个月以后,考古队只收获了为数不多的陶器碎片,这让考古队员感到有些郁闷。

出土文物
终于在一个多月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座完整的墓葬出现了,这座古墓长约2.3米,宽约1.5米,高一米,揭开覆盖在墓室上方的盖板以后,里头完好的保存着几个陶罐。专家在淤泥中挖出来一个圆鼓鼓的东西,清洗掉上面的泥巴以后,竟然是一件陶制女俑。发掘工作结束以后,从这座完整的古墓里头,总共出土了十来件西汉女俑和陶马。

黄河改道
从这些文物的造型和制作工艺来看,埋在黄河水下的古墓主人生前应该非富即贵,可是把墓葬藏在水下这一点让人很难理解,专家说其实咱们都被传说故事带跑偏了,不能用现代的眼光去看待古代事物,因为黄河在历史上曾多次改造,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这里应该还没有被水淹没,属于黄河的南岸。时光飞逝岁月变迁,原本的墓葬区现如今变成了黄河河道。
0004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山西古建筑保护利用路径探索与思考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因2.8万余处古建筑的巨大存量,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宝库”。古建筑作为文物本体原真性呈现,是山西区别于他省最靓丽的文物优势名片,更是推动从文物大省迈向强省的法宝。1.保护第一,更高站位统筹规划,打造立足山西、对接全国的“中国(山西)古建博物馆”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7:30:190000中国帝王陵神道旁石兽蕴含的文化密码,哪种石兽象征陵主的能力?
中国陵墓前的石像生本文作者倪方六国庆假期不少网友应该会选择出游。如果对历史文化遗址有兴趣,历朝留下的陵墓景区应该是最好的去处,特别是一些帝陵,很值得看看的。帝王陵都有缜密的设计,陵区功能的规划、地面建筑的安排都是相当讲究的。其中神道是少不了的,两旁的石兽、石人值得多注意。这些石兽石人称为“石像生”,石人又称“石翁仲”。都有什么寓意?你都能看懂吗?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46:010000荐书 |《殷土芒芒——先商文化人群的生业及迁移活动研究》
基本信息《殷土芒芒——先商文化人群的生业及迁移活动研究》作者:侯亮亮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9月ISBN:978-7-5732-0377-9定价:78元内容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8:05:550000「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卡若遗址
▲双体兽形陶罐中国西南地区澜沧江上游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城东南的卡若村西,地处海拔3100米的山地丘陵。范围约1万平方米。1978~1979年西藏自治区文管会两次发掘,后与四川大学共同编著了考古学专刊《昌都卡若》。▲卡若遗址出土陶罐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3:59:230000河北的商代文化考古 在古代遗址有重要发现(河北考古)
河北地区发现的武安赵窑遗址填补了太行山东的商代考古空白。河北地区作为我国考古学十分重要的一个省份,也在这些年当中有过不少的发现,在5月三十日国家文物局所发表出来的一些国家级重大项目的工作会议当中,就重点说明了河北的商代考古工作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南部部分地区是代的一个重要生活以及战略地区在河北也发现了武安赵窑遗址,这是在河北发现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商代遗址。武安赵窑遗址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3:01: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