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皇帝用的银色酒壶 消失百年后被拍卖(海外文物)
我要新鲜事2023-11-12 19:34:290阅
咸丰皇帝用品消失百年后在海外拍卖。2022年的7月5号,伦敦一家拍卖行撤拍了这件咸丰皇帝御用的银扁壶,那是因为他们收到了圆明园的信函。咸丰皇帝御用的这件银扁壶高24厘米,直径19厘米,它的底部刻有咸丰两年重三十两图文。据史料记载,这件文物当年是专门为了咸丰皇帝的大婚制作,它的样子完全仿照战国时期的青铜扁壶。

银扁壶
像这样的银之扁壶,目前存世的仅此一件。因为当年鸦片战争让中国的白银外流,家具咸丰年间还一度出现了银荒的现象,所以这件咸丰年间的银扁壶十分珍贵。图上的英文字母是当年八国联军安森上校抢劫圆明园石刻上的,大概的意思是,这是北京圆明园咸丰皇帝御用的银壶,现在把它献给伦敦苏格兰的志愿者。

流落海外
安森上校曾经作为洗劫圆明园的主力军,他将圆明园中大部分的精品文物洗劫一空,搬了三天三夜后,一把火让圆明园也烧了三天三夜。1860年,安森上校把所有劫掠的圆明园文物运回英国,并负责清藏、拍卖、销售,这让他赚的盆满钵满的同时,也私藏了很多顶级文物。1873年,从岗位退下来的安森上校在一次射击比赛中,大方的拿出此件蝙蝠赠送给了比赛获胜的一支志愿者团队。

期待回家
直到2022年,消失了149年的银扁壶被志愿者团队负责人拿出来拍卖。虽然收到圆明园信函后,拍卖行选择了撤牌,但这样的顶级文物很多人会收藏,想必他们会进行私下交易,真不知道它会何时才能走上回家的路。同时流落在海外的文物还有很多,希望以后能够一件一件的回家。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侦探文献中的密码
【编者按】本文摘自郭静云等著《时空之旅:文明摇篮追踪》,本号获授权摘发部分内容,若需引用,请参阅原书。静云老师:文献解读是史学研究的基本动作,先问一下历史系的同学,你们如何解读文献呢?我们应该从什么样的角度去看待历史文献呢?同学们:(沉默)静云老师:可能大家还没有热身,那就先问个热身问题。各位同学在考研究所时写的自传,若将它当作一则历史文献,是否能从自传中确实了解你们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目的呢?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57:200000女孩的豪华墓穴 四个字让人害怕(少女墓穴)
唐朝皇室女孩的坟墓上面写着开者即死。按照我国封建王朝时期的地位来看,在埋葬的时候,最高规格的肯定是皇帝。除此之外,皇室不少重要人物的墓穴应该也是非常的豪华。在之前考古队曾经发现了一个小姑娘的墓穴,她的豪华程度一点儿都不逊色于皇帝,但是在小姑娘的棺材上面有四个字,让考古专家们也是异常的害怕。就像是在小说当中描写的那样恐怖。西安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43:140000告发讼状揭南宋皇陵被盗经过,盗墓者威胁守陵人再不让开就用刀捅
杨辇真伽盗掘南宋皇陵本文作者倪方六元朝恶僧杨辇真伽盗掘南宋皇陵一事,在史书上有明确记载,这是他无法抹去的,是对中原赵姓皇家犯下的罪行。《元史·世祖本纪》有这样的文字:“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九月,丙申,以江南总摄杨琏真加发宋陵冢,所收金银宝器修天衣寺。”这里的文字十分明确,杨辇真伽盗掘了南宋皇陵,并用所盗获的金银宝物修建天衣寺。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48:330000甲骨、简牍、敦煌遗书、明清档案等珍贵文物在国家典籍博物馆首次集结展出
1月14日,“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将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展厅开始预展,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展览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敦煌研究院、甘肃简牍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联合主办,共分为“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四个专题。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4:44:5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