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表明:五万年前的中国先民 或打败了非洲智人的入侵
在人类起源的史诗中,有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那就是“非洲起源说”和“同化假说”。根据传统的“非洲起源说”,所有现代人的祖先都可以追溯到20万年前的一位东非女子,被西方学者冠以“夏娃”的名字。她的后代大约在13万年前开始迁徙,离开非洲,向欧洲、亚洲、美洲、大洋洲等地扩散,没有与当地古人类杂交,而是完全取代了当地的古人类。但最近的基因研究却对这个理论提出了挑战,这就是所谓的“同化假说”。

一、石器时代的证据:郧县人与泥河湾人
在1989年,湖北十堰市郧阳地区的考古专家挖掘出一具直立人头骨化石,这被认定为晚期直立人的化石,距今大约100万年前的存在。这个发现震惊了考古界,因为它意味着中国大陆上的人类起源要比人们想象的要早得多。同时,在离“郧县人”的发现地方不远的地方,还相继挖掘出了75万年前的郧县梅铺猿人、60万年前的郧西白龙洞猿人、以及5万年前的郧西黄龙洞猿人。这些遗迹表明,在这个区域,人类存在着持续的进化,而非一次性的迁徙。
另一个重要的考古遗址是泥河湾遗址群,这个地方存在着从距今200万年前到距今1万年前的人类遗迹。这些遗址呈现出一脉相承的特点,没有明显的断层,这也表明中国的古人类在这一地区连续进化。
从“郧县人”、泥河湾人等古人类的化石和遗址来看,现代中国人极有可能是本土古人类连续进化的结果,而非从非洲迁徙而来。

二、中国的特征:铲形门齿和石器技术
除了考古遗迹,一些特征性的证据也支持了中国人的本土起源。其中之一是“铲形门齿”,这是现代中国人的一个重要特征,大约80%到90%的中国人都具备这一特征。相比之下,黑人只有11.6%,而白种人则只有8.4%。
令人费解的是,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距今20到70万年的北京人等中国古人类,几乎无一例外都有“铲形门齿”。这一现象不符合“非洲起源说”的预期,因为如果中国人是从非洲迁徙而来的,那么这个特征应该在非洲智人中更为普遍才对。因此,更合理的解释是中国人的“铲形门齿”是本土古人类遗传特征的延续。
另一个支持本土起源的证据是中国古代的石器技术。在非洲,古人类的石器技术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第一模式到第二模式再到第三模式。然而,在中国的古人类遗址中,主要发现的是第一模式的石器,只有少部分地区出现了第三模式的石器。这与“非洲起源说”的假设不符,因为如果非洲智人迁移到中国,他们应该带来更高级的石器技术。相反,这一情况更符合中国本土古人类的连续进化。

三、中国的古人类丰富多彩
中国的考古遗址不仅发现了“郧县人”和泥河湾人,还有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古人类化石,如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距今115万年的蓝田人、距今50万年的北京人、以及1万至4万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等等。这些古人类的存在表明,中国古代的人类群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特征,这与一次性的外来迁徙模型不符。
考古学证据更倾向于支持中国人类的独立起源,而不是从非洲迁徙而来。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与外部文化没有交流和互动。相反,中国的历史是多元的,包括了来自不同地区和文化的影响。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中国人类的起源是多层次的,既有本土进化的痕迹,也有外部文化的熏陶。在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度中,华夏之谜或许永远不会完全揭开,但正是这种复杂多样的历史和文化交织,赋予了中国独特的人类进化故事。
新时代加强山西考古的几点思考
0004玉米地发现千年古墓 盗墓贼分赃火并 专家:西周罕见古墓
由于时间的推移,许多古墓被盗墓贼发掘并掠夺,文物也遭到破坏和流失,给考古和文物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盗墓贼作为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其风险性、危害性、社会恶性已经被广泛认识和警惕。但是,由于考古研究的特殊性质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依然有一些人抱持着盗墓贼的心态和行为,严重危害着文物及其研究和保护。我要新鲜事2023-04-27 19:28:150003张荫麟:霸国与霸王·晋楚争霸
桓公的霸业是靠本来强盛的齐国做基础的。当他称霸的时代,晋国和秦国先后又在缔构强国的规模,晋国在准备一个接替桓公的霸主降临,秦国在给未来比霸业更宏大的事业铺路。话分两头,先讲晋国。0000盗墓遇怪事,装满财宝的棺材盖竟未封死,棺内仅存头发,尸骨呢?
原题:李品仙寿春挖宝案(续)本文作者倪方六上一篇说了李品仙这位集团军总司令,调3个运输连前来安徽寿春挖宝,仅与网友聊到士兵将棺材挖出来这地方。见棺后又发生了什么,挖到什么宝物?这篇就来聊李品仙的盗得宝物清单。令人不解的是,参与盗墓的参谋长何宣,指名要走了楚王的棺材,连同分得的其他宝物,悉数送回了湖南益阳老家。这棺材后来怎么处理的,至今没有下文。图:汉墓现代考古发掘现场,图为起吊棺椁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5:32:360000荆玲玲:西方全球史中的中国书写:学术史视角的思考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8:28: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