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813

河南二里头遗址:缺少文字证据 为何却被认定为夏朝都城

我要新鲜事2023-09-21 19:07:150

追溯至1959年,学者徐旭生在寻找“夏墟”的过程中,历经艰辛,最终发现了位于偃师的二里头遗址,为夏文化的探索揭开了序幕。然而,关于二里头遗址是否为夏都的争议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中一直存在,直到经过多次的争论、研究和深入考古,才达成了共识。近年来,原先的“二里头遗址博物馆”更名为“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正式宣布了二里头遗址为夏都的地位。迄今为止,在二里头的考古工作中并没有发现确凿的文字证据。然而,正是基于一系列的科学依据,二里头被认定为夏都,并非凭空臆断。

一、二里头的地理位置与史书记载的夏都相吻合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介于伊水与洛河之间,北依邙山,背靠黄河,与史书记载的夏都位置基本一致。

《竹书纪年》记载:“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太康是夏朝第二位帝王,在位期间建都斟鄩,后来发生了后羿代夏(太康失国)事件。夏朝有多次的迁都经历,最终末代帝王夏桀又迁回斟鄩。

《国语》中也有记载:“昔伊、洛竭,而夏亡。”可见,夏都斟鄩的位置与伊洛有关,大致位于伊洛平原地区。

唐朝魏王李泰编著的《括地志》记载:“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故鄩城在洛州巩县(如今郑州巩义市)西南五十八里,盖桀所居也。”初唐文人认为斟鄩在巩义市西南58里的地方,与二里头遗址大致吻合。可以看出,史书记载的“斟鄩”与二里头遗址在空间上高度一致,这显然不是巧合。

二、二里头所处的时间与夏朝有200年的重叠

二里头遗址的年代问题是发现后的最大难题之一,经过多次检测修正,最新的碳14测定结果显示,二里头遗址的年代大约在距今3800年到3500年之间,正好处于夏朝的纪年范围内。

根据史书记载,夏朝的起始时间大约在距今4000年,终于距今3600年。因此,二里头遗址大致处于夏朝中晚期到商代初期,与夏朝存在200多年的时间重合,这显然不是巧合。

需要注意的是,史书记载太康、仲康、夏桀建都斟鄩,但太康、仲康是夏朝的初期帝王,而二里头遗址的起始时间距今已知的夏朝起始时间有一定偏差,因此在时间上的差距并不能完全否定二里头遗址的夏都地位。

三、二里头遗址的发掘也揭示了许多与夏文化相关的特征

例如,二里头遗址内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玉器和陶器,这些器物与夏文化中的青铜器和玉器制作技术高度契合。此外,二里头还发现了具有城墙、宫殿、祭祀场所等特征的建筑遗迹,与夏朝都城的规模和结构相符。

四、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还揭示了夏文化社会的特点

例如,二里头遗址内的房屋布局和城市规划显示出一定的等级制度和社会组织,与夏朝社会的特征相一致。此外,出土的大量牛骨、羊骨和猪骨等动物骨骼遗存,以及农作物的种植痕迹,证明了二里头人的农业生产和畜牧业发达,与夏朝社会的农耕经济相符。

虽然二里头遗址缺乏直接的文字证据,但通过地理位置、时间重叠、文化特征等多个方面的科学证据,二里头被普遍认定为夏都的地位越来越坚实。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进一步的研究,对于夏都之谜的解答可能还会有新的发现和解释。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