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晋至明清时期的玉蝉变化特色
我要新鲜事2023-08-30 20:47:400阅
汉晋至明清时期的玉蝉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走出了先秦时期的影响,逐渐呈现出独特的时代特色。从厚葬之风到薄葬之风的变迁,玉蝉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和发展。

一、汉代玉蝉的时代特色
在汉代,厚葬风盛行,因此出土的玉蝉数量较多。这些玉蝉多由羊脂白玉和青玉制成,材质精良。
西汉时期的玉蝉通常有平头顶,两只眼睛突出在两侧。到了东汉后期,圆头顶的玉蝉开始出现。
汉代玉蝉的身体较薄且较大,翅膀用两条弧线表示,边缘锐利。身体上有线条纹饰,多为直线,采用“汉八刀”工艺,简洁而富有表现力。
二、晋代玉蝉的变化特点
晋代玉蝉出土数量相对稀少,多带有汉代风格。晋代玉蝉的头部多呈圆弧形,眼睛为椭圆形,更加突出。身体呈瘦长形,不再强调汉代的锐利感。纹饰中弧线比例较多。

三、唐代玉蝉的现象
目前,考古发现的唐代玉蝉极为罕见,数量有限。
四、宋代玉蝉的演变
宋代盛行仿古,因此出现了许多仿制的玉蝉。这些玉蝉多模仿汉代作品制作,玉质优良。
宋代玉蝉的体型较小,不再强调汉代的锐利感。作为饰品的使用较多,较少用于玉琀制作。
五、元代玉蝉的特点
元代出土的玉蝉极为罕见,但上海嘉定法华塔地宫中发现了一件精美的水晶玉蝉,打破了元代无玉蝉的传言。这件玉蝉呈圆雕作品,无色透明,形象生动。

六、明代玉蝉的特点
明代玉蝉包括圆雕和薄片状两种。大多使用上好的青玉制作。明代玉蝉的蝉头较大,眼睛圆形,更加突出。翅膀雕琢较薄,腹部较厚。雕刻技法强调立体感。
七、清代玉蝉的特征
清代玉蝉有圆雕和薄片状两种。多使用上等玉料制作,雕刻精湛。清代玉蝉的眼睛多呈细长形,身体通常装饰以回纹和勾云纹。纹饰布局清晰,使用阳纹线雕刻。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河南一农民挖到古墓 给乡亲巨额封口费仍被出卖 现文物禁止展出
文物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藏,它们承载着过去的历史和文化,但是文物的保存也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古往今来,盗墓者都忙着挖墓,通过挖墓获取利益,这也导致文物的大量流失。现代考古学的发展为文物保护提供了帮助,通过考古工作,可以找到古墓的位置,挖掘出未知的文物,使埋藏在地下的历史再次浮现,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拓展眼界。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5:18:300001令妃尸身不腐照片:150年不腐(面目清晰犹带笑容)
说起令妃大家第一时间想起来的应该就是《还珠格格》中的令妃,剧中的她看起来温柔大方,对待小燕子一行人也是和善的,相信大家小时候都是比较喜欢令妃的,但是其实历史上确实是有令妃这个人物的,而她最神奇的地方的就是死后尸身不腐,那么令妃尸身不腐照片是怎样的呢?令妃尸身不腐照片0000孙庆伟:考古何为——论苏秉琦的考古观
苏秉琦(1909-1997)是中国考古学上的一座丰碑,他的学术贡献和学术地位早已论定,他是中国考古学“永远的导师”,是“当代考古学思想家”,是考古学的“一代宗师”。今年(2019年)是苏公诞辰111周年,我们重读《苏秉琦文集》,重温苏秉琦的人生道路和学术追求,掩卷深思,所获良多,不仅驱散了种种迷思,也辨明了学科未来方向。一、“教育救国,兴史救国”:苏秉琦的赤子之心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6:06:150000地下文物看陕西:文明曙光,老官台文化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2:25:250000张忠培: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考古学研究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3:10:4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