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西安公安抓盗车贼,结果拦下8块青铜残片,合成2条巨龙
1993年冬天,西安市连续出现多起轿车被盗事件,西安市公安局经过侦查后,锁定了嫌疑人。在一个夜晚,公安局出动警力,将盗车贼成功拦截。只是令警方意想不到的是,汽车后备箱中还藏有八块严实包裹的青铜残件,专家将其修复后竟是两条交叠缠绕的青铜巨龙!

那几块青铜残片的出现,让警方立即意识到,这很有可能涉及到一起文物盗窃案件。回到公安局后,警方当即请来文物保护局的专家进行文物鉴定。而警方则刻不容缓地对嫌疑人进行审讯。
在警方的审问之下,嫌疑人刘某和王某对盗窃机动车事件供认不讳,但是对偷盗文物之事却是一问三不知。据刘某交代,是有人找上他们,让他俩把这些青铜残片拉到广州去,就会得到一笔钱,他们并不知道这些大块头竟是文物。
这俩人说得如此无辜,好像不知者无罪一般,但是如若不是此次警方误打误撞,并且及时发现了藏匿的青铜残片,那么这些珍贵文物此时就已经被文物贩子倒卖流失在外了。如果说盗墓贼和文物贩子是犯罪者,那他们就是帮凶!
后来,警方根据两人提供的线索,抓到了找上刘某和王某的倒卖文物的参与者许某,通过审问,许某交代自己只是一个中间人,在他上面还有一个大老板。而且这个老板和偷盗文物的贼都非常狡猾,没有留下一点马脚,因此,这起文物盗窃事件变得没有头绪起来。
与此同时,专家们也在对这八块青铜残片进行清理修复。虽然年代久远,青铜被腐蚀得有些严重,但还是能够清晰地看到青铜片上雕刻地细致精美的纹路。
专家们猜测这可能是一件巨大的青铜器物,因为这八块青铜残片更像是用现代技术切割而成,这很可能是盗墓贼为了方便实施盗窃行为,使用暴力手段将其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
这些文物贩子和盗墓贼行为猖獗,互相勾结,不仅将国家的文物偷盗贩卖,导致大量文物下落不明,甚至还这般将文物大肆破坏,他们的这种暴力手段实在是令人痛恨。

幸而这八块青铜残片还没有被毁坏的面目全非,专家们经过长时间的拼接修复,使得这八块青铜器的真面目终于得以展现。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竟然是两条互相缠绕在一起的青铜“巨龙”!
这件青铜“巨龙”身长2.4米,重达92.5公斤。两条龙的头部朝向两边,翻鼻鼓目,霸气侧漏,龙的身体交叠缠绕,尾部互相环绕成一个中空的椎体。根据龙头的纹路和龙身的鱼鳞纹,专家们判断,这是一件来自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重器。
既然已经知道了这件青铜文物的具体形状以及铸造时期,那么它在古代的用途是什么呢?
因为专家们现在无从得知这件青铜重器的发掘位置,所以只能通过查阅史诗资料,以此来发现更多关于此青铜“巨龙”的历史信息。
根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禁止民间私自冶炼兵器,并大肆回收青铜兵器聚之咸阳,将其重新铸造成大型礼乐器的置架。
专家们推测,这件青铜巨龙的尾部盘旋而成的锥形中空,极有可能是放置礼乐器的底座,而且秦文华中有追求浩大气势的传统,此器物体量之大,磅礴壮观,的确可彰显秦始皇的王者气概。
不过,还有一部分专家认为,这件青铜重器是一件祭祀陪葬品,而且这两条互相缠绕而成的龙应该有四组,分别指向四个方位。只是现在,我们也无从得知剩余的残片究竟在何处,更不知这会是哪位达官权贵的祭祀品呢?
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这是一件来自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巨型青铜艺术品。它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当时那个朝代青铜器铸造工艺的鼎盛与辉煌,这对古代青铜器文化发展的研究有着重大的历史价值。
在我国古代,青铜器的出现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商周时期以及春秋战国时期是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青铜器装饰最为精美,文饰种类也较多。
而且在春秋战国晚期,七雄争霸,各国更是争相铸造各式各样,纹饰精美的青铜乐器和容器等,以此展示各国的青铜器文化。

如今,这两条交错盘绕的大型青铜龙被作为国家一级文物陈列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以供中外游客前来参观,游客们见到这两条青铜巨龙无不震撼于它的威风与霸气。它向人们展示了在那个时期,它的主人所拥有的尊贵的地位和权力。
我们也期待着有朝一日,专家们能发掘更多关于这两条青铜巨龙的历史信息,让其能够完整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南京考古出土东晋时期夏天降温神器,与风扇配合效果如现代冷风机
冰槛与宋朝的降温手段本文作者倪方六在中国科技史上,各朝都有自己的发明和创造,如果评选哪一朝代高科技发明最多,无疑是宋朝。以眼下夏天的降温制冷手段来说,宋朝便有一些“高科技”。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1:24:010000山东施工队挖出的古墓 在里面居然还有三个孩子(古代冥婚)
古墓中的孩子目的是冥婚。中国自古以来就盛行厚葬,具有成熟的丧葬文化体系。无数的古墓隐藏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这些古墓在事故中一次又一次地被发现,这让我们目睹了文明的消失。而在山东的一个古墓中专家在里面发现了三个孩子,并立即诅咒了动物。这是什么情况?背后是什么样的历史?发现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2-20 01:15:200001周文玖:梁启超、胡适、郭沫若学术个性之比较
内容提要:梁启超、胡适、郭沫若是中国史学由传统向近现代转型具有坐标意义的学者。他们都以“但开风气不为师”为旨趣,在多个学术领域尽显才华,是“球形的发展”式的天才学者。他们均有鲜明的学术个性,其中的同异,与他们的个人气质、经学倾向、求学经历、政治观点等,均有紧密的联系。关键词:民国史学梁启超胡适郭沫若学术个性异同0000三星堆文化与夏朝的关系,前者受后者影响(中原传到成都平原)
对于三星堆遗址,大家应该很耳熟了,它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而说到历史文化,中国第一个世袭朝代夏朝不可忽视,那三星堆文化与夏朝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一起随小编去了解看看。一、三星堆文化与夏朝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9:24:090000常任侠:麦积山的佛教艺术
自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艺术也同时传入中国,在中央亚细亚与印度的交通要道上,古来营造了不少石窟,其中优美的造象与壁画,保存至今,放射出灿烂的光彩,例如高昌的壁画,敦煌千佛洞的壁画和塑象,大同云岗和洛阳龙门的雕象等等,这些著名的佛教洞窟艺术,都是世界所熟知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4:53: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