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1800块买“越王剑” 称博物馆里的是假的 结果被质疑水平
我要新鲜事2023-08-05 20:41:200阅
“越王勾践剑”是一把著名的宝剑,地下埋藏了两千年仍然闪烁着寒光,毫无腐锈。这把宝剑的出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各大博物馆争相对其进行展览。越王勾践剑不仅剑刃锋利,能轻松划破26层纸,其造型也十分秀气精致。然而,这把宝剑在展览过程中遭遇意外,永久性的划痕使其无法修复。

一位名叫史树青的文物专家,退休后依然热衷于文物研究,并常受邀鉴定文物。在2006年,他在大钟寺文物市场购得一把自称为“越王勾践剑”的宝剑,认为其是真品。然而,故宫的专家拒绝接受他的捐赠,并对其鉴定能力产生怀疑。文物市场上假货众多,专家有时也会受到欺骗。2002年,故宫的专家在潘家园发现一批北魏时期的陶俑,认定是盗墓品,并将其全部收购。然而,不久后又出现了一批类似的陶俑。经过调查,发现这些陶俑均是由一人制作而来。

鉴宝专家也不免犯错,为确保鉴定的准确性,需借助仪器和专业机构的鉴定。在一档鉴宝节目中,专家刘岩在现场鉴定一幅画为假品,让拥有此画的朱氏兄弟卖给朋友。然而,后来这幅画以高价出现在电视上,令朱氏兄弟感到愕然。他们找到刘岩,却得到“鉴定有误”的回答。这事件引发了对文物专家鉴定准确性的质疑。

在鉴定文物时,尤其要找国家认可的机构,以确保鉴定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文物的真伪关系到历史的传承与文化的保护,不容忽视。文物专家的失误和欺骗只能让我们认识到,鉴定文物是一个严肃而复杂的过程,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与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和传承好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讲座纪要|水下考古与中国实践
2021年3月19日上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建忠老师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A座101教室,为我们带来了题为《水下考古与中国实践》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分为四个部分。在介绍了“水下考古”的定义后,宋老师以学术史的角度梳理了水下考古产生的背景及中国水下考古发展的历程,最后为我们介绍了中国水下考古重要案例。一.水下考古学的定义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49:370001安徽的国家考古遗址 被称为东方巴比伦(安徽考古)
安徽凤阳发现的明中都皇城被称之为东方巴比伦。在明朝时期,统治者自然而然也是挑选了福地进行皇城建造。而在所有的皇城当中,来自安徽凤阳的明中都皇城就是明朝开始建设的第一个皇宫。这是要比北京故宫规模还要大,时间还要早的一座都城,只不过在定都北京之后,明中都皇城才被逐渐的荒废。安徽凤阳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46:430000小型兽脚类恐龙:驰龙 全身覆盖羽毛(带有镰刀爪)
驰龙属于一种小型兽脚类肉食恐龙,诞生于白垩纪末期,它有着驰龙科恐龙典型的“镰刀爪”,两个都在后腿部凸起,据说首批驰龙化石是在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国等地发现的,据推测它的身长可达2米,而体重则主要为15-30公斤,几乎相当于现在的中型犬的体型。驰龙的外貌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5:44:540001清理乾隆陵墓地宫时发现一枚神秘的玉片,考古专家推测是乾隆口中之物,凭什么这么肯定?
蝉对于中国人的文化意义本文作者倪方六盛夏,窗外蝉鸣声声,此起彼伏。那么,这篇文章继续说蝉吧!(古画上的蝉,一只能值千万元)从史料所记和现代考古发现来看,古人的“蝉情结”相当浓厚。为什么?《史记·屈原列传》的一句话给出了答案:“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其中的“蝉蜕”,又称“蜕变”,成为人们脱胎换骨,精神升华的象征。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38:030000楚地城史——中国最早城市体系研究之一
【编者按】本文为郭立新、郭静云所著之《中国最早城市体系研究》,原文分别刊载于《南方文物》2021年1期;2021年2期和2022年3期。该文较为系统地疏理中国境内不同地区先商时期各种城址的资料,探讨其兴废过程与背后的社会动因,借此了解中国各地早期的文明化进程。因全文较长,兹分节摘发;本篇为其中第一节。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15:4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