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化最有可能在哪里被发现
夏文化的探索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虽然夏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已经被史书所记载,但由于缺乏确凿的自证文字材料,夏朝的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近年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许宏教授提出了一种观点,认为夏文化可能与考古学中的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有关。

夏朝的历史记载最早出现在东周时期之后。虽然夏朝的确切性无法得到证实,但没有人否认夏朝的存在,包括保守的考古学家。根据历史文献和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结论,可以大致推断夏朝存在的时间约为公元前2100年至前1600年,核心区域位于伊洛盆地和晋南的中原地区。在考察夏文化的时候,需要结合历史学记载和考古学文化分期的研究。
夏文化的归属问题涉及历史学和考古学两个学科。根据考古学文化的年表,如果夏朝存在,夏文化应该早于商朝的二里岗文化。然而,在早于二里岗文化的时期,还存在着二里头文化、龙山文化(包括中原龙山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石家河文化、宝墩文化和齐家文化等。为什么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最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呢?这涉及到夏朝的地域背景和文化传承的问题。

夏朝是中原地区的王朝,因此最能代表夏文化的考古学文化应该与中原地区相关。此外,夏朝与商朝和周朝存在时间上的承接和文化的吸收,因此夏文化的考古学遗存应与二里岗文化存在传承关系。在考古学中,中原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文化的地层上下叠加,并且存在传承关系,因此被认为是最有可能代表夏文化的考古学文化。
然而,无法确定夏文化的确切范围是因为存在两个时间变量的不确定性。历史学对夏朝存在的时间和考古学对相关文化的测年都不具备绝对准确性。因此,无法排除其他文化可能是夏文化遗存的可能性。尽管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文化,但这只是当下的主流观点,并没有得到确凿证实或否定。

夏文化的确切范围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虽然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最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但无法确定夏文化的存在和具体范围。这需要更多的历史学和考古学的研究和证据来解答。
小口尖底瓶真能自动汲水 为什么这类陶器要被做成尖底形
距今约6000年前,古代仰韶文化的先民们创造了一种特殊的陶器,即小口尖底瓶。这些小口尖底瓶具有独特的外形特征,小口、细颈、深腹、尖底,这一特点使其在地面上无法自然立立,因此,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它们是用于自动汲水的器具。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这一传统观点需要重新审视。一、新审视自动汲水观点我要新鲜事2023-09-10 20:41:230000大盗龙:南美顶级肉食恐龙(光是镰刀爪就长35厘米)
大盗龙是一种迅猛龙类恐龙,诞生于9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属于大型肉食性恐龙的一种,仅仅只有勾状指爪就能达到35厘米长,体长最大可以达到8米,指爪非常的尖锐且锋利,因此它是一种非常致命的顶级掠食者,第一批化石是在内乌肯发现的。大盗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5:42:330000盗墓也得有文化,带人盗乾陵挖半天没找到墓道,自己宝地却被挖了
黄巢盗乾陵与祖坟被挖本文作者倪方六从史载的众多盗墓事件中可以看出,掘坟盗墓多发生在乱世之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盗墓高峰,就是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时的中国四分五裂,或分或裂,分分合合,乱世出英雄,也出盗贼。黄巢的出现,也是因为乱世,时间在唐末。在封建官方史家的笔下,农民起义军一直不被褒扬,或“贼”或“盗”。在新旧《唐书》里,黄巢也是“贼人”一个。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36:050000柏利连尼龙:南美超巨型恐龙(长25米/仅发现脊椎骨)
柏利连尼龙是一种蜥脚下目中的泰坦巨龙类恐龙,诞生于8300万年前-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普遍可以达到24-25米,属于体型非常惊人的超巨型恐龙的一种,第一批化石是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境内发现的。柏利连尼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0:19:530002湖南挖掘一汉墓,出土3万字古籍,考古家:迷信之书,不要也罢
我要新鲜事2023-04-21 20:57: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