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陶寺都比夏朝早 为何只有夏才算王朝 考古:家天下是误解
良渚、陶寺都比夏朝早 为何只有夏才算王朝 考古:家天下是误解
在《史记》中,司马迁将夏朝单列为一章,与以人物为中心的《五帝本纪》和《尚书》中的“虞书、夏书”不同。这显示了夏朝在司马迁眼中是一个王朝,是国家文明的开端。历朝历代的史书,包括现今的教科书,都将夏朝列为“第一王朝”,而将夏朝之前的历史归为“远古传说”。

一、考古发现与传统认知有着很大差异
1. 迄今为止,夏朝的考古遗存仅找到了部分。被认为是夏朝遗存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经过2005年以后的“系列拟合”测年数据测定,其年代被限定在公元前1750年至公元前1520年。二里头作为王都的出现是在二期,即公元前1680年左右,这样计算下来,夏朝的国祚也不过200年,与《竹书纪年》等传世文献中记载的“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相差很大。
即使是这样的“半个”夏朝,也因第三、第四期考古文化落入商纪年,受到“二里头商都说”的质疑。认为虽然二里头曾是夏朝都城,但在二里头文化的三、四期交替时期(约公元前1560年),被崛起的商文化所取代,这意味着夏朝都城的存在时间更短。
黄河流域的考古文化经历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再到夏文化的发展。其中,龙山文化作为夏文化的“前辈”和主要的“遗传因子贡献者”,呈现出了发达文明的许多特征。
比如山西陶寺遗址,是黄河流域龙山时代最大的城址,发现了象征“王权”权威的宫殿建筑群体,还有大型仓储区、手工业区和等级分明的墓葬群。陶寺遗址在规模、等级、规格和规划性上都超过了同时期其他古城址,显然成为当时的文明中心。
此外,浙江良渚遗址在文化上早于陶寺文化近千年,同样展现出等级制度和复杂的社会结构,以及统治者的财富、权力、妻妾和奴隶。2019年,良渚遗址成功申遗,成为中华5000年文明的实证,获得国际认可。这与我们过去认为的夏朝以前的华夏大地是原始部落的观念截然不同。
二、陶寺和良渚究竟缺少什么不能被认定为王朝
陶寺和良渚遗址都展现出类似二里头遗址的区域文明中心的特征,陶寺所在区域与文献记载中的“尧都”高度契合。陶寺文化的绝对年代约为公元前2300年,而良渚文化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3300年,比夏朝的存续时间更早。
事实上,夏朝和陶寺、良渚政权最大的差异在于“民族自觉”。所谓民族自觉,是指共同或相关文化群体的自称与他称,而夏朝正是建立了这种认同。
前文已提到,二里头遗址作为夏文化的遗存,只能算作“半个”夏朝。在公元前1680年二里头文化崛起之前,夏朝的统治模式仍未能超越尧舜时代的邦国联盟体制。
然而,与尧舜时代联盟中心不断转移导致的不稳定相比,夏朝的中心地位非常稳固。夏朝建立了共同的自称,开始出现了以“诸夏、夏后、有夏”为共同体的群体自称。越人、匈奴人、周人都传说是夏人的后裔,周人自称“我有夏”、“我区夏”,称洛邑为“有夏之居”。
这些族群不一定是夏后氏的直系后裔,夏后氏只是天下万邦中的一个族群,不可能成为诸夏的共同始祖。然而,作为夏朝的统治中心,夏朝创造了“夏”的共同自称,并最终形成了“华夏”的称谓。相比之下,陶寺和良渚政权没有出现类似的自称,这种民族自觉的差异才是判定是否王朝的关键。

因此,“父传子家天下”并不是判定王朝的主要因素。实际上,在帝制时代,也存在非父传子的情况。以“家天下”判定王朝与否是一种误解。
谢保成:尹达先生的治学道路——“从考古到史学研究”
尹达先生的治学道路有着极其鲜明的特色,就是在最后一次演讲中的八字概括:“从考古到史学研究”①。这一道路决定了先生的学术贡献是多方面的,治学方法是注重综合研究的。一先生的人生道路和学术道路,深深受着两个人的影响:一位是郭沫若,一位是梁思永。早在20世纪40年代,先生就曾明确表示:0000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项目海报集锦
今年发布的“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项目”不仅有视频,而且还精心做了海报,还想了不错的宣传语,自己觉得可以珍藏以备日后之用。比如第一项:现代人始祖的生活印记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东亚玉文化的曙光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史前聚落初步复杂化的见证浙江义乌桥头遗址史前渔猎定居社会的缩影黑龙江齐齐哈尔洪河遗址皇皇巨城巍巍高台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0000朱元璋问刘基谁能当丞相,列出三个人,最后没一个有好下场
朱元璋三问刘基本文作者倪方六今天仍来说刘基与朱元璋的事情。朱元璋欲任用刘基为“国务院总理”(丞相),但刘基坚决请辞,称这就像更换柱子,必须要大木头。言下之意,自己是“小木头”,支撑不了大厦。当时李善长是丞相,朱元璋想罢免他,打算任用杨宪为相。杨宪素来和刘基关系不好,刘基进言说不行,“杨宪有做宰相的才能,却没有做宰相的器量。”朱元璋再问,汪广洋如何?刘基说,“这个人比杨宪更狭獈浅陋”。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07:330000北山龙:甘肃大型食草恐龙(长8米/距今1亿年前)
在目前已挖掘出的恐龙中,食草恐龙是最多的,其中就包括很多大型、巨型恐龙,最著名的当属世界上最大的恐龙阿根廷龙、腕龙等,不出名的则有更多,比如今天要介绍的北山龙,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北山龙基本资料北山龙是一种中国的大型食草恐龙,它体长8米,与原栉龙、中棘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234位,生活在距今1.25亿-1亿年前的早白垩世。北山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4:12:380000特供基地生产反季节蔬菜供宫廷消费,大臣强烈反对,理由挺吓人的
古人冬天吃不吃反季节蔬菜?本文作者倪方六眼下虽然是深冬时节,但菜场时的新鲜蔬菜应有尽有,与夏季几无不同。如果在古代,甚至在几十年前,这个时候想吃上点时鲜蔬菜都是一种奢望。但是古人也有反季节蔬菜,不过古人很忌讳吃反季节蔬菜。为什么呢?秦汉时冬于吃新鲜蔬菜已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这一时期的史料上多有种植反季节蔬菜、瓜果的记载。秦始皇主政时搞的“坑儒事件”,便涉此事。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07: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