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236

越王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楚的文物精品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02:180

浙江是越国故地,古越先民在这里创造了独特的越文化,留下了卧薪尝胆、西施浣纱等众多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越王时代 吴越楚文物精粹展》以越文化为主线,通过对吴越楚三国文物的展现,展示了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三个最有影响力的诸侯霸主吴越楚之间相互征伐、文化融合的历史片段。本书涵盖了青铜器、漆器、玉器、印纹硬陶和原始瓷等吴越楚文物精品。

整个展览分为三个单元:百越翘楚,水乡泽国;吴越征战,霸业中天;服朝于楚,国破魂存。第一单元主要分於越部族、邦国初兴和丘土资源三块,分别选择了能体现古越族人生存风貌、生活习俗及展示越地出土或具有越文化特色的展品。第二单元第一部分展示各地出土及部分传世的吴越铭青铜兵器;第二部分“以享以祀”,展示吴地墓葬和窖藏出土的青铜器和玉器以及传世的铸铭吴国器物;第三部分“方国兼并”,展示了安徽地区出土的群舒文化特色器物。第三单元首先是展示了出国贵族墓葬天星观二号墓出土的器物;接着选取了湖北省博物馆和荆州博物馆馆藏精品,全方位展现春秋至战国时期楚文化青铜器和金器;最后“楚风玉韵”则集中展示楚文化漆器和玉器。

百越,泛指我们东南和南部地区众多的民族。“百越”一词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恃君览篇》:“东南为扬州,越也”,“扬汉之南,百越之际”。於越,是世居在江、浙一带的土著,是百越部族中最古老、最发达的一支,他们依水而居,渔猎农耕,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越地文化,并建立了越国。

於越部落

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导致於越先民形成了与中原人相异的生活习性。古越人生活在湿热的湖沼河网间,为了便于在潮湿多水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他们将额前及两鬓的头发剪短,明显不同于中原人束发戴冠的风俗。不仅如此,古越人还要在全身上下绘满各种纹饰,这么做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或是出于巫术的要求,或是出于图腾的崇拜。

战国(前475—前221年)通高37.3厘米,口径23.6厘米,底径25.2厘米,腹径57厘米广西北海合浦出土宁波中国港

春秋(前770—前476)通高17厘米,面宽13厘米,进深11.5厘米浙江绍兴坡塘狮子山西麓 306 号墓出土浙江省博物馆藏

春秋(前770—前476)通高21厘米,口径15.5厘米湖南省衡阳衡山霞流出土湖南省博物馆藏

春秋(前770—前476)高31.6厘米,底径48.2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邦国初兴

春秋中期以来,晋楚争霸激烈,晋国采用联吴制楚的策略,楚国随后则扶植与吴国相邻的越国来抗吴。作为大国政治战略中的一枚棋子,越国抓住时机,开始向中原先进诸侯国学习,悄然崛起于东南,走上了富国强兵的振兴之路。

春秋(前770—前476)通高40.8厘米,口径19.2厘米浙江绍兴坡塘狮子山306号墓出土浙江省博物馆藏

春秋(前770—前476)通高16厘米,边长16厘米浙江绍兴坡塘狮子山306号墓出土浙江省博物馆藏

春秋(前770—前476)通高27厘米,全长29厘米浙江绍兴坡塘狮子山306号墓出土浙江省博物馆藏

春秋(前770—前476)高6厘米,长口径14.2厘米,短口径11.2厘米浙江绍兴坡塘狮子山306号墓出土浙江省博物馆藏

春秋(前770—前476)高25.6厘米,于纵12厘米,于横15.9厘米传河南洛阳市金村古墓出土上海博物馆藏

战国(前475—前221年)直径10.7厘米浙江绍兴越城区迪荡城建出土绍兴博物馆

战国(前475—前221年)长9.3厘米,宽8.0厘米,厚0.3厘米浙江安吉递铺古城村出土安吉县博物馆藏

土丘瓷源

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吴越争霸及随后的越国欲称霸中原的背景下,为保持军事上的优势,越国把大量青铜原料用于农具和兵器的制作,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同时对青铜礼器的需求与原料的匮乏之间的矛盾迫使越人采用原始瓷仿制替代青铜礼器,用于随葬,这成了越国贵族埋葬习俗中的重要内容。

战国(前475—前221年)高9厘米,口径26.5厘米,底径24.5厘米浙江安吉高禹吟诗出土安吉县博物馆藏

战国(前475—前221年)高17.7厘米,口径7厘米浙江德清梁山战国墓出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战国(前475—前221年)通高12厘米,口径11.4—12.4厘米浙江杭州余杭区崇贤街道笆斗山出土杭州市余杭博物馆藏

原始瓷冰镇器:战国(前475—221年)冰镇器:上径25.4厘米,底径12厘米,通高10.8厘米承盘:口径40.1厘米,底径21.6厘米,通高10.6厘米江苏无锡鸿山邱承墩越墓出土南京博物院藏

吴越征战发生于春秋晚期,公元前510年,吴国进攻越国,两国争战就此展开,双方你来我往,开始了长期的拉锯战。期间发生了三次生死之搏,分别是公元前496年的檇李之战、公元前494年的夫椒之战以及公元前478年的笠泽之战。吴越两国的兴衰交替,成为春秋末年最精彩的历史篇章。

载戟干戈

晋楚国争霸是吴越两国反目的导火索。在长期相互征伐中,晋国为了牵制楚国,派出申公巫臣及其子孤庸教吴反楚,楚国为了反牵制,与越结盟以对抗吴。吴国和越国就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相继崛起。制作精良的吴戈越剑成为当时各国君王争相获取的宝物。

春秋(前770—前476)总长37厘米,身长28.5厘米,首径3.3厘米湖北荆州马山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

春秋晚期通长55.7厘米,宽4.6厘米湖北荆州望山一号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

春秋战国(前770—前221年)通长52.4厘米浙江省博物馆藏

战国(前475—前221年)通长56.2厘米,身宽4.3厘米,茎长9.1厘米,首径3.9厘米湖北荆州藤店一号墓出土荆州博物馆

春秋(前770—前476)长29.5厘米湖北荆州马山5号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

战国(前475—前221年)通长22厘米浙江绍兴出土浙江省博物馆藏

吴文化是由华夏文化和所谓的南方“蛮夷”文化相互融合而形成的地域文化,故吴地出土的器物面貌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受到中原商周文化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从形制、纹饰上又表现出显著的地方文化色彩和风格。同时,由于吴越地域相连,邻邦同俗,吴国同一时期使用的青铜工(农)具与越国几乎无异。

春秋(前770—前476年)高44.9厘米,口径7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春秋(前770—前476年)高27.8厘米,口径11.7 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战国(前475—前221年)高29厘米,腹径24厘米江苏苏州虎丘千墩坟出土苏州博物馆

战国(前475—前221年)通高25.2厘米,口径10.8厘米江苏苏州吴中区枫桥何山东周墓出土苏州市吴中区文管办藏

春秋(前770—前476年)高28.4厘米,口径29.5厘米,底径21.7厘米江苏镇江丹阳司徒公社青铜器窖藏出土镇江博物馆藏

春秋(前770—前476年)高40厘米浙江绍兴府山街道亭山村出土浙江省博物馆藏

方国兼并

春秋时期的安徽江淮地区,即文献所载群舒故地,小国林立,出土了一批带有明显地域特征的青铜器,这些器物有别于同时期周边的吴文化、越文化和楚文化,被学术界称为群舒文化。这些在夹缝中生存的小诸侯国,最终先后灭于楚。这些群舒青铜器在学习中原文化的过程中不断融入本地文化因素,又与淮周边地区的文化相互影响,是周边各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纽带。

春秋(前770—前476年)通高47.5厘米,口径23.5厘米,腹径47.3厘米安徽寿县西门内春秋蔡侯墓出土安徽博物院藏

春秋(前770—前476年)通高23.6厘米,口径19.8厘米安徽舒城城关镇幸福村出土皖西博物馆

春秋中期,晋为了与楚争霸,把吴国培养成了楚后方的一个劲敌,楚则扶植越国与之抗衡,楚昭王曾娶越王允常之女为妃,并较长时期与越保持友好关系,直到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后,才逐渐疏远。越王无疆受齐国的挑唆,兴师伐楚,为楚威王所败,楚杀无疆,尽取其地至浙江。到无疆重孙亲时,楚彻底打败越国,把亲赶入南山。

南方霸主

周成王时期,楚首领熊绎受封为子爵,春秋时期,楚国逐渐强大,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基本是围绕楚国争霸中原,中原联军抗楚而展开。楚人陈兵周郊,问鼎中原,与晋国争霸长达百年,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战国时期,楚国逐步吞并长江下游和淮河流域,基本统一了长江中下游地区。至楚威王时,楚境东接齐鲁、西邻强秦,疆域之大称为名副其实的南方霸主。

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通高53厘米,口径45.5厘米,腹围148厘米安徽寿县朱家集(今属长丰县)李三孤堆出土天津博物馆藏

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通高12.6-38.5厘米荆州市天星观M2出土荆州博物馆藏

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鼓径75.5厘米、厚25.5厘米、鸟高132厘米、鸟连体宽147.5厘米、座长156厘米、宽43.2厘米、厚6厘米。荆州市天星观M2出土荆州博物馆藏

荆楚遗泽

楚国立国八百余载,荆楚大地上出土的金属器受中原文化的深刻影响,在器物形制和器类组合上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在纹饰和铭文等工艺细节上又能感受到浓郁的楚文化特色,华夏与蛮夷风格的融合造就了楚文化器物既凝重又灵动的独特魅力。

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高17.1厘米,口径24.4厘米,底径21.5厘米1965年湖北荆州市望山2号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

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通高25.5,盘径18.2,柄径3.5厘米湖北荆州雨台山M427出土荆州博物馆藏

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高5厘米,宽6厘米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

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长7.2厘米,宽3.4厘米,厚0.4厘米湖北荆州马山院墙湾M1出土荆州博物馆藏

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长11.3厘米,宽6.6厘米,厚0.4厘米湖北荆州熊家冢主冢殉葬墓M12出土荆州博物馆藏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