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活人陪葬,人进去以后能在墓穴中活多久?真实情况让人唏嘘!
随着考古发现,殉葬制度于历朝屡见不鲜。
无论是史前早期诞生于黄河流域的人类文明,亦或是夏商周乃至汉唐及明清,挖掘出的墓葬群中,许多都出现陪葬者的骸骨。
并且,经过专家鉴定,不仅有死殉,还有更为残酷的活人陪葬......

那么这些鲜活的生命,被赶入墓中大约能活多久呢?
通常认为,采用人殉是在墓主死后,跟其一块被掩埋在墓碑里。但除了这种较为常见的同时入葬方式以外,另有两种:早于墓主跟晚于墓主。
具体进入墓穴的时间不一,存活时间也会相应出现一定的变化。
先来看跟墓主同时入墓穴,由于古人坚信肉体虽死亡,但灵魂依然存在,所以墓里不仅有金银古玩及字画等陪葬品,往往还会放些许墓主生前最爱的食物。
好比当今许多博物馆展出的古早肉串、器皿中的粮食作物等。
人活着必不可少三大要素,分别为空气、水跟食物,庞大的墓葬群,内里包含的氧气并不少,基本足以支撑活人的需求量,只剩缺水这一条。
根据研究,人只吃饭不喝水的情况下,大约7-14天就会死亡,所以跟墓主同时进入墓穴的活人,顶多活半个月,因为食物里还锁有少许水分及养分。
而早于墓主跟晚于墓主的活人,存活时间会比同时入葬更短一些。
原因在于,前者一般被当作“祭品”,也就是人牲。
跟人殉们的身份是妻妾、亲切仆从乃至宠信大臣不同,人牲往往地位极低,很多都是无辜百姓或本就犯事的死刑犯。
目的为祭祀神鬼,就跟人类早期逢年过节会用牲畜祭天的意义类似。
那么他们进去的时候,要么就是陪葬给墓主的食物尚未安置,要么就是早已腐坏,或被同时入葬的活人吃光了。
——毕竟对于讲究“侍死如生“的古人来说,打理身后事可是非常认真的,绝不会提前把陪葬食物安放进去,不然待墓主进去,就吃不到新鲜的了。

食物跟水都缺乏的情况下,人基本活不过七天,若再饱受惊吓,身体状况出现一定问题的话,那三天就差不多了。
以上,是属于刨除人性在生死面前的求生欲来分析的。其实真正墓葬里面,往往会出现令人触目惊心的场景......
考古团队在挖掘墓葬时,经常发现除了墓主以外,其他骸骨也少见完整,甚至一度被当作“人骨位置结构异常”来专门研究其中原因。
当时首先排除的是:天生如此,或是遭受到动物啃咬。
因为人殉名单里,哪位亲属若本身缺胳膊少腿,也有可能发生,但绝无可能历代数千年的墓穴里,十有八九的殉葬之人都天生残缺。
而作为陪葬品的牲畜,基本都是死的。
——目的是为供给墓主在另一个世界享用跟祭祀神鬼,不会放活的猛兽入墓葬,不然把墓主从棺木里刨出来吃了,就难办了。
墓穴又封闭的严丝合缝,墓口连资深盗墓贼都得带着工具才能入墓,动物们也进不来,并且从骨骼断除的痕迹鉴定,也不是由猛兽的爪牙撕咬而成,所以就排除掉这个可能。
通过痕迹结果,一个残酷血腥的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那就是,这些骨骼大多被劈砍过,说明陪葬入墓穴的活人们,在死亡笼罩的巨大恐惧下,就用各种武器陪葬品,开始了互相攻击与相吃。
这是一个多么绝望又无序的世界,既像被美式恐怖片气氛包裹的大逃杀,也充斥着黑暗丛林法则,但有了人体中的血液作为水源,躯干当作食物,那存活时间就难以估量了。

身强体壮勇不可挡的胜出者,可以在墓穴里长期的活下去......
这也就解答了一个问题,很多墓葬中挖掘出来的骸骨,专家们发现他们的死亡时间相差甚远,其中有不少都是非正常死亡,一度时间差都能隔几年之多。
但那些骸骨死亡时间相隔二百年乃至更多的,则肯定不是都来自陪葬的活人,估计不少是前来盗墓,却意外毙命于地下。
因而推测有经验的盗墓者,也都不敢去挖入殓不久的墓穴,并非技术不支持,而是怕下地之后遇见活人陪葬中的幸存者,能在这般血腥无情环境活下来的人,都是养蛊里的“蛊王”。
看似还有一口气,却远比地狱恶鬼要来得恐怖,盗墓者分分钟都能被反杀,成为一顿美餐。
正因太过惊悚,人殉制度一直被攻伐不止。
历代学者及思想家,皆希望能制止这种残酷事件的发生,因而纵观数千年历史,人殉经历过三个阶段,那就是早期的极度野蛮,中期人殉被人俑替代及晚期的再度复苏。
从史前人类文明到商周时期,人与人之间处于强者为王的丛林法则,通过武力建立部落从而构建城邦的特权阶级,轻而易举就能掌控他人的生死,只为达到自己地下也能统治万民的心愿。
作为祭品存在的人牲,在这些人眼里压根无法提平等,就跟牛羊的地位是一样的,直接就被驱赶进墓穴。
相比之下,死殉还能舒服一些,起码伸头一刀缩头一刀落一个痛快。
而活人殉葬就是绵延不绝的痛苦,简直能开启人活着最恐怖的极致模式,估计胆子小一点的,不被其他人吃了,也都能吓得立刻咽气。

哪怕是亲眷及仆从,被当作墓主在另一个世界的陪伴者,也几乎不会被询问意见,除了少数真爱无敌,觉得对方死了,自己也不独活,主动请缨要陪葬的,大多就被动决定了未来。
但身份是陪伴墓主的人殉,基本不会采用活殉,而是先处死,再跟着一块入殓。
史书上记载:除了用白绫勒死以外,还有被灌水银等,安置的墓室也是墓主的附近,所以考古发现这些骸骨都保存的相对完整。
就算也有骨骼位置异常情况,经鉴定:也都是尸骨白骨化以后,遭到挤压折叠所致,推测是盗墓者翻动陪葬品时,将骸骨折断。
待到了春秋时期,由于多种思想蓬勃发展,对于人殉制度的争议就日渐喧嚣,碍于舆论压力,特权阶级开始不敢再如奴隶制时那样,肆无忌惮的用数百人殉葬,而是采用跟人一比一复刻的人俑来替代。
毕竟生死观早已根深蒂固,他们深信不疑死后世界的存在,为了能在肉体亡故后也拥有生前的一切,又能宣扬自己的仁慈,就选择了人俑,好似是做出了一个极大的让步。
孔子就对此种做法嗤之以鼻,表示“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认为就算拿人俑殉葬,都是断子绝孙的损事,就跟沽名钓誉的修行中人,把豆腐雕成红烧肉来吃一样,核心还是想拿人来殉葬,只是做不了的退而求其次。
掩耳盗铃终归不是长久之策,除了早期的秦献公是发自真心认为人殉残忍,明文下令要禁止之外,此后的秦国君主,则又采用人殉。
昭襄王的母后宣太后,更发话要让面首魏丑夫给自己殉葬,好在经人劝解,最终宣太后放了他一马。
秦国一统之后,不再用顾及更多他人的眼光,从而表达仁慈来吸引人才,人殉愈演愈烈,到给秦始皇修墓,更狠辣到连工匠都不让出来,把墓道关闭,生生把人困在里面。
西汉刘向因要给汉成帝谏言废黜殉葬制度,摆事实讲道理,举出为始皇帝殉葬人数高达万计。
三国魏晋至南北朝,人殉逐渐不再是主流,薄葬开始兴起,直到唐宋又再度出现,但作为祭品的人牲已经十分少见,大多都是亲近妃嫔被当作人殉。
对外公开的理由,基本都是自愿,可许多则被处死陪葬入墓。
明前期人殉又得到推崇,朱元璋的次子早逝,他下令让其两位王妃生殉,待本人离世时,仅明文记载的殉葬妃嫔就有40余人,朱棣死后的殉葬妃嫔也有30多人。
但朱棣的妃嫔殉葬方式为死殉,先给吃一顿催死饭,再自行上吊或勒死,直到明英宗才云开雾散,因他饱经人世间的辛酸苦辣,不忍殉葬这个残忍的制度,就下令废止。
清朝也殉葬了一段时间,努尔哈赤死后,阿巴亥遵遗嘱殉夫,因当时有规定,丈夫死后,必有一妾要殉葬,直到康熙才废止。
终于,封建王朝的专制被打破,人民因新中国的建立开启了新的生活,数千年梦寐以求的人人平等与尊严,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科技的发展,看待世界跟生死的角度也发生了变化,虽然仍会对故去的家人悲痛怀念,可迷信死亡与另一个世界,却已跟着历史被锁进尘埃中。
综上所述,古代活人陪葬时,进入墓穴的活人具体能活多久,分为理论跟现实两种答案。
从理论上来说,跟墓主同时入墓的能活得相对久一点,大约在7-14天不等,原因为陪葬食物中富含一定的水分跟营养素。

而早于墓主,或晚于墓主入墓穴的,则活得短一点,顶多不超过七天,理由是食物还未安放或已腐败。
但从现实角度来说,则活人殉葬的存活时间难以估算,因为从骸骨残缺痕迹鉴定来看,他们许多都是非正常死亡,遭受到劈砍,那大有可能在墓穴中互相残杀。
有了血液当作水源后,则生存时间就看陪葬人数了。
看完以上,我们也不难理解人殉制度一直遭受到口诛笔伐,历朝历代也争议喊着要被废止,比较着实狠辣残酷到极点。
尤其是早期大批的活人殉葬,墓道关闭后,一个地狱就此展开,人在极端情况下会丧失所有人性,不择手段的只为活着。
滥食龙:罕见的小型蜥脚亚目恐龙(仅1.3米长/原始物种)
滥食龙是一种蜥脚亚目恐龙,诞生于2.28亿年前的三叠纪中期,体长只有1.3米,属于小型恐龙,主要以植物为食,也是目前已经发现的最为原始的蜥脚亚目,第一批滥食龙化石是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发现的。滥食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6:51:210000虔州龙:中国大型恐龙(长8.8米/吻部细长类似匹诺曹)
虔州龙是一种霸王龙科恐龙,诞生于6600万年前-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一般可以达到8.8米,属于大型肉食恐龙的一种,有着类似暴龙的锋利牙齿,最独特的就是它的鼻部长有一排尖刺,并且它的口鼻部非常的细且修长,这使得它被称为“匹诺曹王”。虔州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2:07:070001葛剑雄:中国历史上的移民与地名
0001“2022海丝之路文化和旅游博览会”在宁波开幕
11月18日上午,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宁波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2海丝之路文化和旅游博览会”(以下简称“文旅博览会”)在宁波开幕。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以视频形式出席并发表致辞。中共宁波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金彦,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叶菁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7:11:140000老太拾荒捡到8斤金饰,熔化后卖了3000块,专家:4亿就怎么没了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这段漫长的历史时光中,我们的祖先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了各种绚丽的文化和精美的文物。任光荏苒,这些精美的宝物都已经变成了古人曾经存在的证据,每一件文物的出现都预示着一段新的历史谜团即将揭开。但因古代战乱频繁的原因,很多珍贵的文物都流落在人间,并被百姓发现,就比如内蒙古拾荒老人捡到金饰的事情。我要新鲜事2023-07-10 20:49:16000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