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大汶口墓地

▲ 大汶口遗址位置图
中国黄河下游新石器时代的墓地。位于山东省泰安县大汶口镇与宁阳县堡头村附近的大汶河两岸,也曾称为堡头遗址。面积约为82万平方米。1959年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和济南市博物馆由杨子范主持进行第一次发掘,揭露面积5400平方米,发现133座墓葬和1座横穴式陶窑。后出有田野考古报告《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大汶口文化即由此墓地而得名。上述墓葬分为 3期,早、中期墓和晚期墓分别属于大汶口文化的中期和晚期。对照其他遗址,估计墓地年代约在公元前3500~前2500年间。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大汶口13号墓出土情形

▲ 大汶口墓地出土陶器

▲ 陶鼎

▲ 彩陶背壶
墓葬均为长方形土坑,14座有木质葬具痕迹,其中包括四壁叠放原木、顶部用原木铺排的木椁式葬具。绝大多数死者头向朝东。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侧身、俯身或屈肢葬很少。合葬墓有8座,其中双人的7座,3人的1座。经鉴定,有3座是男左女右的成年双人合葬,1座是成年男女与幼女的三人合葬。还发现 5座墓只有随葬品而无墓主或仅见零星残骨。部分人骨上存在枕骨人工变形和拔除上侧门齿的现象。绝大多数墓有随葬品。以陶质器皿为最多,有红陶、彩陶、灰陶、黑陶和白陶。代表性的器类为鼎、豆、壶、背壶、罐、杯、鬶、盉、尊、瓶、“盔形器”等。随葬石器均磨制规整,有穿孔石铲、有段石锛、矛、锤以及一般的斧、刀、锛、凿等。还有作为礼器的玉铲及较多的玉石质饰件,有的为串饰。骨、角、蚌器中除鱼钩、鱼镖等工具、日用什物外,还有精致的透雕象牙梳、筒、琮及镶嵌绿松石的骨雕筒。随葬品的精美程度,说明当时手工制作已专业化并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大多数死者指骨附近发现有獐牙或獐牙钩形器,一些死者的腰部放有涂朱的或穿孔的龟甲。随葬獐牙、龟甲之类,应是当时的一种习俗。随葬品中还有一些动物骨骼,有猪头、猪下颌骨、猪身半具、猪蹄以及野兽、鱼、鸟的骨头,应是祭食。其中43座墓随葬猪头、猪下颌骨共96个,最多的13号墓内有14个。一些人认为,猪头是私有财产的象征物,随葬猪头说明私有制已经出现。墓葬有大、中、小型之分,随葬品也极不均衡。有的墓穴仅能容尸,空无一物;而大型墓中随葬品多达数十件甚至百余件,有精美的陶器、玉器、象牙器等贵重物品。这些说明氏族社会内部已出现了明显的贫富分化。目前一般认为,大汶口墓地是父系氏族社会的遗存。

▲ 镂孔象牙梳

▲ 绿松石串饰

▲ 玉串饰
朱元璋搞“严打”,看了没人再敢干坏事,连当“临时工”都危险
明太祖朱元璋国家治理峻刑模式本文作者倪方六刑与礼,是古代中国国家治理和管理的两种重要手段,讲究“礼法合治,德主刑辅”,即所谓“慎刑”思想。但“国无纲纪则乱,无法则无国”。所以历代执政者在大力提倡“为政以德、正己修身”的同时,从没有放松、放弃“依法制国”,即便孝文帝刘恒、唐太宗李世民这些驭国高手也是这样。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15:560000新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论坛 | 交流发言·多学科合作
2022年8月24日至26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南沙区人民政府支持的“新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论坛”在广州召开。0000王健林花800万分期买下一幅画 如今估价数亿 王健林:永远不卖
王健林与马云一样,是中国的企业家代表之一,而他在收藏古玩艺术品方面也有着自己的一番心得。与马云不同的是,王健林的收藏之路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当时他面对的一幅傅抱石的画作,是以当时的800万元的价格出售的。对于这个价格,王健林也曾犹豫过,但他作为一个懂得收藏的人,知道这样的机会不容错过。于是他与画家的后人商量,以分期的方式购买这幅《龙盘虎踞》。我要新鲜事2023-07-24 20:55:540000荆玲玲:西方全球史中的中国书写:学术史视角的思考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8:28:260001孙殿英清东陵盗宝用一简单的土法子,埃及金字塔考古时也这样做的
慈禧陵被盗与淘宝术本文作者倪方六民国初年,一本名为《爱月轩笔记》的书,在特定人群间流传。此书之所以引人注目,是书中详述了慈禧墓中的随葬品,数量之丰、价值之高令人吃惊。这本书到底是否真的存在众说纷纭。据传此书的作者是李莲英的侄子李成武,书中的内容是李成武根据李莲英口述而来——棺底铺金丝所制镶珠宝之锦褥一层,厚约七寸。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9:38:3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