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石峡遗址

▲ 石峡遗址地理位置图
中国珠江流域以新石器时代文化为主的遗址。位于广东省曲江县马坝镇西南。 面积约3万平方米。1973~1976年广东省博物馆等单位进行发掘。遗址下层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2900~前2700年。以石峡下层为代表的遗存,1977年被命名为石峡文化,为探索中国岭南地区原始社会的解体,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中、上层为青铜时代遗存。

▲ 盆形鼎
遗址下层经发掘的墓葬有64座,初步分为3期。这些都是长方形土坑墓,多数墓坑经过烧烤,有的大型墓坑的填土还经夯打。死者无论成人或小孩,都是单人葬。一次葬较少,流行二次葬,未见集体迁葬和合葬。二次葬的墓中有两套随葬品,一套是连同人骨从原一次葬墓中迁来的残破陶器之类,另一套是第二次入葬时放置的。目前所知,这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葬俗中是独有的。

▲ 三足陶鼎
随葬器物以陶器为大宗,盛行三足器、圈足器和圜底器。主要是鼎、盘、釜、豆、壶、罐,以子母口的三足盘、盘式鼎等较为典型。

▲ 石峡遗址出土陶器
以工具随葬比较普遍,在第三期墓中尤为突出。有的墓有成套的大小型石锛、石凿,可能反映出木作手工业的专门化。有些墓随葬大量的石镞,它们不仅用于狩猎,同时可作为战斗武器;还有一种长身亚腰斜弧刃石钺,当属于兵器。几座随葬品丰富的大墓,还特意放置成团的稻谷和米粒,作为祭奠食物。这也是反映农业经济生活的重要例证。

▲ 玉锛
在第三期的二次葬大型墓中,发现制作精美的琮、璧、瑗、环、玦、璜、笄等玉器。有的大型墓随葬贵重玉器、生产工具和陶器多达110余件,同时还存在随葬品贫乏的小墓。这种现象反映了私有制的发展和社会的分化。

▲ 有段石锛
在石峡遗址中层发现40多座墓葬,大多数是小型长方形土坑浅穴墓。出土物以饰曲尺纹、长方格纹等的几何印纹陶为特征,年代约相当于夏商之际。石峡文化的发展去向,当是石峡中层遗存,但目前两者间尚有缺环。石峡上层出土带“夔纹”、云雷纹、方格纹的硬陶、釉陶器和青铜器,年代相当于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

▲ 玉琮
古墓最多的地方是哪里 洛阳邙山古墓最多(帝王名人墓聚集)
此前有新闻说村民修房挖出南宋古墓,而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的历史当中,经历了许多不同的朝代。不同朝代之间最大的差异就体现在陵墓方面,不管是墓葬的方式还是结构等,都有各自的特点,所以专家能够一眼就认出来。中国那么长的历史当中,哪个地方的古墓最多呢?古墓最多的地方是哪里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9:59:370001学习:中国古代陶瓷专题:唐三彩
唐三彩主要作为陪葬用的明器,或是远销海外的贸易商品,部分器物可能也供日常使用,产品造型包含器皿、模型、人物及动物等等,本文选取龙耳瓶、仕女俑、天王俑、骆驼及圆盘等品类,介绍唐代三彩器的特色。1.三彩瓶此器为盘形口、长颈、深腹、双龙耳的形制,表面以贴花和多色釉彩装饰,是唐代颇为流行的款式(图一)。图片来源:《世界陶磁全集11隋唐》,页51,图34。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1:51:110001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后,此家族守墓390年,如今最后一守墓人也走了
古人云“伴君如伴虎”,自古以来,多少忠臣名将为了君王鞠躬尽瘁,为的不过是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也为君王巩固那庞大的江山。可人一旦坐上至尊之位,就开始了猜忌,功高盖主的忠臣,也从君王手中称手的利刃,变成烫手的烙铁。君王不允许他的臣子超越他,一旦臣子锋芒毕露,便是死期将近,留给世人的也只有一语叹息。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我要新鲜事2023-07-04 16:17:020000沧龙:中生代体型最大的海洋爬行动物(最长17.3米)
沧龙是一种隶属于有鳞目巨蜥超科的海洋爬行动物,诞生于70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体长非常庞大,最大的个体体长可以达到17米,一度成为了中生代时期海洋中最大的肉食动物,最大的特点就是长有鳄鱼般的嘴巴和鱼鳍状的四肢。沧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6:37:330000第二届全国文博社教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终评结果揭晓
2023年3月16日,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报社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文博社教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终评会在北京举办。来自文博单位、科研院所、文博企业的12位专家对入围终评的45项案例逐项观看视频、审核材料、充分讨论。经专家评议,一致同意将“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项目作为特别案例推介,10项申报案例荣获第二届全国文博社教十佳案例,34项申报案例荣获第二届全国文博社教优秀案例。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1:29:3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