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曲阜鲁城遗址
西周至战国的鲁国都城遗址。位于山东省曲阜县城及其外围。周成王时周公长子伯禽在此建都。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49)楚灭鲁后,此地为鲁县县治。西汉景帝三年(前154),鲁王刘恭以此为都,直至西汉中期。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曾在此调查和发掘汉代遗迹。1977-1978年,山东省博物馆又作了详细勘查和发掘。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曲阜鲁城遗址平面图
城市范围最晚形成于西周晚期,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最长处为3.7公里,南北最宽处为2.7公里,四周围有城壕,城垣从西周晚期至西汉经6次夯筑、修补。东、西、北三面各有城门3,南墙有2门,门宽7-15米。城内西部至北部有西周前期堆积,晚期堆积扩大到东北部,东周时期的遗存遍及全城。

▲ 北城墙剖面

▲ 城墙排水系统
城中部和中南部的周公庙高地及其周围,钻探出密集的大型建筑基址9处,其东、西、北三面发现有夯土墙基。此即春秋至西汉时的鲁王宫城。城内已探出东西和南北交叉的街道各5条,皆通向城门或重要遗迹。其中一条南北街道对准宫城中轴和南垣东门,这一城门外两侧有东周的“两观”基址,其南1.5公里许有“舞雩台”夯土台基。这几处排列成直线的遗迹,说明城内最重要的建筑物是按中轴线位置来规划的。鲁城的宫城位于郭城中心,这略似《周礼·考工记·匠人》所述都城规划而异于其他东周都城。

▲ 周公庙西夯土建筑基址出土石壁

▲ 陶鬲(高15.7厘米)

▲ 灰陶簋(高11.8厘米)

▲ 铜鼎(高18.2厘米)

▲ 铜簋(高16.4厘米)

▲ 铜盘(38.7厘米)

▲ 铜盨(通高21.5厘米)

▲ 铜壶(通高38厘米)
城内北部和西部发现周代冶铜、制骨、烧陶和冶铁遗址共10处,有的一直延续到汉代。城外东部发现烧陶遗址1处,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也有瓦、瓦当等。陶器器形以鬲、甑、豆、盆、盂、圜底罐、瓮为多。在城内西部还发现了100多座西周东周墓,出土随葬品有陶器、铜器、蚌器等。遗址和墓葬所出陶器,表明西周时的鲁文化是综合了商文化和周文化等因素而形成的。
尧都陶寺,最初中国知多少?
要秀中国,需知中华为何五千年?而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进程中,陶寺遗址是一处非常重要的遗址,在听了领队大人高江涛老师的现场说之后,我们心中大致也对陶寺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21:430001打棺材不论是男棺还是女棺,尺寸一定要落在“六”上,有何讲究?
过去打棺材风俗本文作者倪方六有网友说,制作棺材手艺将绝传,说是现在兴火葬,不允许用棺材土葬了,也是啊,现在见过棺材铺的年轻网友恐怕都没有几个。但作为风俗文化,还是存在的。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再来聊聊中国民间制办寿材的风俗——最忌讳的六件事情。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19:4500023【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成都凤凰山明墓
明蜀王世子朱悦燫墓。在四川省成都市北郊凤凰山南麓。朱悦燫葬于永乐八年(1410),墓制反映了明永乐至弘治时期的亲王陵墓制度。1970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四川省博物馆发掘。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8:50:230004石兴邦:我所知道的郭宝钧先生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06:370000村民挖出龙文物 夜里发出“龙吟声” 上交后被鉴定是国宝
黑龙江的一位老农在自家的菜地里挖到了一件非常特别的铜器,它呈现出一尊龙盘里在底座上的形态,铜质表面虽有岁月的痕迹,但依然不减其威风神气。老农认为这是一件稀世珍宝,于是便私藏了起来。过了一个多月,老农每晚都能听到奇怪的声音,发现是这件铜器显灵了,竟发出了仿佛龙吟的声音。老农吓得赶紧将其上报给了文物局,并详细叙述了自己的情况,认识到个人不能私藏国家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7-14 12:34: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