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贮藏大白菜发明一种方法,一冬天都不会坏
古人贮藏大白菜的方法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入冬以后,北方万物凋敝,蔬菜自然也不例外。面对冬天蔬菜欠缺的情况,古人首先考虑如何延长蔬菜保质期的,选择温度上对稳定的地窖储藏果蔬,是古人流行的稳定冬季蔬菜消费的手法。
“窖藏大白菜”,就是明朝以后,一直到今,人们冬于最主要的食用蔬菜之一。

清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中的菘(大白菜)
窖藏法古人最用来储藏粮食,在距今7000多年河北武安磁山史前遗址上,已考古了现了用于储粮的地窖,南北朝时开始 用来储藏冬季用果蔬。
用于这种地窖,古人称为“荫坑”。《齐民要术》记载有“藏生菜法”:“九月、十月中,于墙南日阳中掘作坑,深四五尺。取杂菜,种别布之,一行菜,一行土,去坎一尺许,便止。以穣厚覆之,得经冬。须即取,粲然与夏菜不殊。”
用荫坑储藏蔬菜相当令人满意,一冬天都不会坏,和夏天新上市的菜没有什么不同,葡萄、梨子等瓜果,均可秋藏冬食。
此外,延长果蔬保质期,进行冬季消费,还有沙藏、冷藏、混果、蜡封、密封等方法,多为中国人最早使用的冬用果蔬储藏办法。如“混果法”,是将不同的果菜放在一起贮藏,不容易变质。如藏梨子时混入萝卜,年把都不会烂。

这里来说说现在北方人冬天最主要消费蔬菜——“大白菜”,在古代的消费史。
大白菜是中国原产蔬菜,早期名叫“菘”,南朝梁陶弘景《名医别录》有“菜中有菘,最为常食”一说,但那时的大白菜与现在的已有很大变异。
大白菜成为中国冬天主力蔬菜,是在宋朝以后,那么之前古人主要蔬菜品种是什么?这个现代人已不爱吃了,它叫葵,是宋以后的“百菜之主”。

大白菜烧肉
将菘称白菜,就是宋朝人先叫开的。白菜是统称,也称“白菘”、“白头菜”,有大白菜(大白头)、小白菜(小白头)、黑白菜等多个品种。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称:“拨雪挑来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浓。”
从诗中可见,宋朝时,大白菜也是时人冬天的主要蔬菜,而且很喜欢。从“拨雪”一词来看,当时白菜也没有收割,直接就放在菜地覆盖起来。
但到明清时,贮藏大白菜成为古人稳定冬天蔬菜消费的主要办法,窖藏大白菜从此成为中国北方人最主要的冬季蔬菜——大白菜烧肉也成了中国老百姓的家常菜。
牛顿龙:三叠纪晚期角鼻龙(仅出土齿骨/非正式名称)
牛顿龙是一种角鼻龙下目恐龙,诞生于2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不过目前来说牛顿龙这一名称并不是正式恐龙名称,一般在古生物学界都很少使用,大多被认为是斑龙或者镰齿龙下的一个种,于英国的威尔士出土的化石也非常少,只有一组齿骨。牛顿龙的化石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3:38:310000王巍、赵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主要收获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30:430000张勃:庆赏中秋结彩棚——北京的中秋节
#中秋挑战赛#“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月亮作为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天体之一,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以月朔、月望、月晦为时间基础发展而来的节日,如元宵节、中元节、中秋节、送寒衣节(十月初一)、正月晦等,共同构成了中国节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秋节的起源发展及习俗活动、文化内涵无不与月亮有关。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4:19:530000「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位置图半坡遗址是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遗址,1953年春发现,遗址面积50000平方米。据碳14测定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4800~前4300年。▲半坡遗址沙盘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6:27:5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