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南北朝墓葬礼制研究》
魏晋南北朝近四百年的历史中,社会严重动荡乃至停滞的时期是三国和东晋,南北朝反而是社会相对安定并有所发展的时期。南北朝社会均发展出不同于以往的形态和特质,促使南北朝墓葬礼制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并具备了相当完整的“生命史”。对南北朝墓葬礼制的探讨需要与之相应的研究和描述方式,利用而不满足于考古学分区分期研究,正面探讨南北朝墓葬礼制,不失为一个有益的尝试。本书在考古学视角下,将南北朝墓葬礼制研究与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相结合,以此来探究汉唐之变关键阶段——南北朝时期社会内部的自发调适在丧葬文化领域的表现。

书摘一
南朝陈墓葬的认定是一件来晚了的事情。之所以来得晚,固然与考古资料有一个积累过程有关,但考古材料的解读不能脱离对历史背景的把握也是原因之一。遗憾的是,对历史背景的把握长期遭到忽视,与陈代历史不受重视,甚至受到轻视有直接关系。其中还有一个潜意识在发挥作用,那就是认为文化的发达与否与政治上的兴衰存在关联,这对墓葬文化来说是不能完全成立的。墓葬文化除了其中制度性的因素外,大多数还是民俗性的,自有其发展演化的逻辑和顺序,况且陈代除后主懦弱无为外,其他也都算有为君主,南朝陈的实力和历史地位绝不是想当然的那样不足轻重。
关于南朝陈的实力,还可以多说一二言。为了说明陈之衰弱,学者常引如下文字:“侯景之乱,州郡太半入魏,自巴陵以下至建康,以长江为限,荆州界北尽武宁,西拒硖口,岭南复为萧勃所据,诏令所行,千里而近,民户著籍,不盈三万而已。”此固然是事实,但建康政权立国的主要经济来源在三吴地区是公认的看法。包括岭南在内的南方山地在陈代的重要性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经过六朝数百年的开发,南朝晚期的南方地区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陈霸先主要在南方溪洞蛮主的支持下建立政权就是这些地区经济地位上升的政治标志。萧勃割据岭南不过一时而已,不代表南朝陈的常态。
在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发现的南朝晚期墓葬数量和质量都高于之前,而且墓葬分布的地点沿着河谷向山里延伸得更远,这既是各地汉化程度加深的标志,也是各地经济发展的结果。因此,长江中上游地区非为陈有的损失并不大,而且这些地区过去就多是自保而已,对建康而言军事上的意义大于经济意义。因此,对于南朝陈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估计无需过于悲观,南朝陈的国力不至于衰落到建造不出灵山、罐子山这样的南朝陵墓,本节重点论述的画像砖墓则更不在话下。
具体到墓葬,南朝历史发展到陈时,政治制度、社会结构早已定型,南朝陈统治集团也与宋齐梁一脉相承,因此,包括墓葬制度在内的南朝陈各种规定和措施不可能发生太大的变动,这是南朝陈墓在很多方面与宋齐梁相似的原因所在。当然,江山从萧姓的齐梁转移到陈姓手中,多少发生一些变化也是意料之中的。齐梁政权的权贵阶层因梁亡而遭到严重破坏,甚至某些组织结构也必然遭到冲击,南朝陈建立后的重组也势必不能完全等同于之前,这也会导致陈与齐梁之有所不同。
东晋以来的南方大族在侯景之乱中遭受了沉重打击,很多老牌贵族因此没落甚至消亡,伴随南朝陈政权出现的一批新贵,以及在侯景之乱的废墟上靠勤勉而发家的新豪族,他们比旧贵族更有活力,所受到的社会阻力更小,对墓葬文化的要求也更容易得到满足,这大概就是南方的常州、余杭、福州,北方的扬州、六合、淮南多地发现画像砖的原因之一。在这个意义上,梁元帝政权的灭亡导致汉水中游画像砖的外流,只是提供了一个艺术形式。陈代社会经济不坠乃至进一步发展,才是这种艺术形式能够得到保留乃至进步的基础。当然,汉水中游画像砖对高级贵族墓葬乃至帝都产生了影响,还是让人颇为惊诧的;促使我们试图对陈代墓葬进行认定,更非始料所及。
►书摘二
南北朝承袭东晋十六国而来,这决定了南北朝墓葬礼制对东晋十六国墓葬继承和发展的一面。南北朝历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决定了南北朝墓葬礼制不同于东晋十六国的一面。南北朝墓葬的面貌总体上就是这两种力量相互制约、调和下的产物。当然,实际情况要更为复杂而多变且生动。……南北朝时期的墓葬礼制是国家、门第、习俗和时变多重因素制约下形成的。战争、权力争夺、社会习俗的改革等因素,会给南北朝墓葬礼制带来比较突然的改变,这既加强了南北朝墓葬礼制内容的丰富与精彩,也给认识南北朝墓葬礼制的实质带来了困难。
官僚制、贵族制,以及祖先崇拜思想和影响力日增的佛教思想,则是南北朝社会万变不离其宗的定海神针,南北朝墓葬礼制中不变或变化和缓的内容均与此密切相关。就是南北朝墓葬礼制中变动较快的部分,其实质也是围绕这几个核心而发生的主要在形式上的改变。汉唐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变革。但是,这次变革,与从先秦到两汉的变化,从古代向近现代的转变相比,只是社会内部的、阶段性的变革,是中古社会内部自我、自发调适就能实现的变革。作为汉唐之变关键阶段的南北朝时期,墓葬礼制的继承和变化,都是对社会变化所作出的反映,也是中古社会内部自我、自发调适在丧葬文化领域的一个表现,这是南北朝墓葬礼制的实质所在,也是南北朝墓葬礼制主要研究价值之所在。
「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草鞋山遗址
中国长江下游以新石器时代为主的遗址。位于江苏省吴县唯亭镇东北。面积约4.4万平方米。1972~1973年南京博物院进行两次发掘。遗址文化堆积厚达11米,由下而上依次为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遗存,还有少量大致属于春秋时期的遗存。这一地层关系,对于确定太湖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序列,具有典型意义。▲陶豆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8:09:360002八角古墓重现人间 壁画居然如此恐怖(活埋幼儿)
古墓里的壁画内容是活埋幼儿。我们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深远文明的国度,自然是有着自己的埋葬文化,不过每个朝代都有着不同的埋葬文化,现在的考古学家们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墓室结构以及里面的内容来判断是哪个朝代的墓穴,而在考古的过程当中,考古学家们也已经发现了各种或者神奇或者让人惊讶和恐惧的事情,但是在前两年发现的一个壁画,却让专家们说毫无人性。山西考古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0:58:410000福建一崖墓考古发现中国最早棉布,死者五六十岁,棺木距今3500年
中国发现最早棉布是何年代?本文作者倪方六冷空气来了,大家的棉衣要上身了。这篇文章来聊聊古代的棉花,聊聊中国人穿棉布的历史。(田里的棉花)棉花并不是中国原产,农业历史有清楚记载,中国普通人穿棉衣、盖棉被的时间并不长,至今在唐代以前,绝对多数中国人都知道棉花为何物。中国的棉花,从南到北所植的,都是从境外引进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06:350000慈禧嘴里含着的夜明珠 最后去了哪里(流落海外)
慈禧嘴里夜明珠被孙殿英挖出来送给宋美龄又倒卖给美国人。清朝时期最著名的女人恐怕是慈禧,而这是在历史上为数不多能够掌控一个国家权力的女人,她可以说是清朝和中国的罪人。在她掌控权力之后却每天贪图享乐,最后导致了清朝的灭亡。在慈禧死的时候清朝几乎气数已尽,但她作为清朝的实际掌控者,而且还在平日里就贪图享乐,则意味着慈禧一定收藏了不少好东西。夜明珠我要新鲜事2024-01-25 20:32:260004江苏出土一古墓 规格之高 远超人们的预期
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4:00:4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