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589

过去婚礼中有“借喜”和“赶喜”现象,懂这个应该都在农村生活过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5:11:440

婚宴上喜家的“红包”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元旦、新年到 了,又到了出红包和收红包的旺季。其实,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在样的时节,喝喜酒的和办喜酒的都得准备红包。

(结婚用红包)

喝喜酒的红包称为“随份子”,这是礼金,将来喜主要“还礼”的。所以,喜家一般都要准备喜薄,某某某出了多少礼金,得一一记录下来。礼尚往来,将来遇到对方有事也要随份子,翻出来看看当年对方送的红包是多大,应该还礼金多少就有数了。

还礼的礼金可以一样多,关系好一点的一般都要添加一点。如果是多年前,则要根据现在的行情来处理。比如十年前,人家出了100元,现在再出100元,一样多了,但肯定不行,现在的币值贬值严重,应该回礼300-500元才合适。

(参加婚宴用红包)

总之,还礼的原则是不能少,否则是“扣份子”,会被人骂的,影响以后关系。如果不回礼,那是十分少见的,不仅仅是不懂礼数的问题了,无异于中止“外交”。

但是,有的红包是不需要“还”的,这就是喜家要准备的红包。

喜家要准备的红包有不少,如闹喜时要发的红包,给帮工的红包,其中谢厨红包是一定不能少。

在过去,农村婚宴一般都是在家中举办的,不像现在兴放在饭店,会请来厨师一班人,在家里做菜肴。这样虽然费事,但热闹,而且从经济上来说,比放在饭店实惠,还节省。

(农村办喜事,多临时搭建锅灶)

一名好的师傅,能把普通的食材做出花样来,让前来喝喜酒的宾客兴致大起,喝得尽兴。可以说,婚宴办得漂不漂亮,全在厨师。如果请来的厨师是二把刀,完了,好菜也办不出好的来。

婚宴结束后,除了约定的酬金(工钱)外,喜家对厨师要有所表示的,大都会给大厨送一个红包,这就叫“谢厨”。谢厨的红包多大,根据当地实际行情和厨师个人的影响来定,当然越多厨师越高兴。

(农村喜事大厨最忙)

有的喜家抠门,如果迟迟不见谢厨,师傅会主动“争喜”。这时喜家往往会出来一个中间人(一般是司仪、管事的)“谈盘子”。谈盘子有技巧的,起先不宜谈得太多,如果厨师觉得少,会与中间人说,要喜家再加“喜钱”。谈盘子的原则是,主人愿意出,承受得起,厨师又满意。

要注意的是,喜家在奉送大红包的同时,还要给厨师敬上几杯酒,以表示感谢。

(别说农村厨师不如城里,做出的花色也很丰富)

除了“谢厨”,过去还要“谢邻”。

就是在现在的农村,一般人家遇喜事如果在家举办宴席的话,包括餐具、桌椅、板凳什么的,都要临时去找。一般人两种途径,一是“租”,去专门出租餐具的地方租; 二是“借”,到附近邻居家去借,这叫“借喜”。

(八仙桌,农村遇事往往要到邻居家借用)

既然是借喜,那归还桌椅时就需要表示一下,这就是“谢邻”。谢邻在准备好一包喜糖的同时,家庭条件好些的,要带上酒、肉什么的,一般是两瓶酒,斤把肉,向邻居表示感谢,也让邻居“沾点喜气”。

另外还有一种红包,喜家也是必须要准备的,就是给“喜郎”的红包。

(旧时上门乞讨的乞丐)

喜郎是谁?这个未在农村生活过的读者可能不太懂,懂的应该都在农村生活过,或就生活在农村。喜郎它不是新郎,而是办喜事对上门乞讨的乞丐的称呼。在办喜时,乞丐上门要饭一定不能得罪,不能赶走,反而施舍要丰厚一点,客气地打发走。

办喜时上门的乞丐,一般都是闻讯而来,自称“沾喜”,俗称“赶喜”。在全国各地,都有乞丐赶喜现象,如在山东、安徽等地赶喜与闹洞房一样是少不了的,有的时候能有好几茬乞丐来赶喜。碰到这种情况,喜家心里再气,也不能表现出现了,要笑脸相迎。

(赶喜)

现在不少喜郎都是职业化的,专门在人家有喜事时上门乞讨,实是变向索钱。当然,为了哄喜家开心,多得好处,喜郎都会说“喜话”。

如何说?会下面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再聊。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