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581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辛店文化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56:241

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湟水、洮河与大夏河流域。因1924年发现于甘肃临洮县辛店村而得名。年代晚于齐家文化,为公元前第1千年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对黄河上游的广泛调查中,共发现辛店文化的遗址百余处。1958~1960年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对甘肃永靖县的张家嘴、莲花台、姬家川等遗址进行发掘,近年来,青海省考古队等单位在青海地区还发掘了文化面貌与之大体相同的民和县核桃庄墓地等,为研究辛店文化奠定了基础。

▲ 辛店村位置图

文化特征与类型 辛店文化的陶器以夹砂红褐陶或橙黄陶为主,陶土中掺入碎陶末与石英砂粒等,陶胎较为粗糙。陶器多为手制,表面磨光,并施有一层白色或紫红色陶衣。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与彩绘等。彩绘花纹别具一格,近似一对羊角的双勾纹与象生的犬形纹是这个文化的重要标志。典型器物是颈部或腹部附加有双耳的彩陶罐和瓮,还有颈肩部附加有双耳或双钮的陶鬲等。

▲ 辛店文化羊角太阳纹彩陶罐

辛店文化还可分为张家嘴类型与姬家川类型。张家嘴类型包含唐汪式陶器等遗物。陶器的特点是以平底器为主,三足器与圈足器次之,圜底器较少。典型器物为折腹盆、束腰杯、双大耳罐、豆、鬲等。其中耳端高出口沿的盆、豆与底置三足的陶罐及彩绘的陶鬲等都独具风恪。彩绘花纹多用黑彩,主要的花纹有多线双勾纹、连续回纹、涡形纹、三角纹、太阳纹及变体鱼纹等。姬家川类型的陶器特点是以凹底器为主,圜底器与三足器次之,平底器较少。典型器物有单耳杯、双耳罐、折腹罐与双耳袋足鬲等。彩绘花纹有粗线双勾纹、波折纹、锯齿纹、云雷纹、连勾纹与象生的犬形纹等动物花纹。

▲ 旋纹彩陶罐

经济生活辛店文化居民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与狩猎。生产工具既有石制的,也有骨制的,主要有骨耜、石斧、刀等。骨耜多用动物的肩胛骨或下颚骨加工而成,刃宽而锋利。家畜有羊、马、牛、狗、猪等,以羊为主要畜种。马可能已用作交通工具,狩猎的主要对象是鹿。该文化制陶业比较发达,主要为手制,多采用泥条盘筑法,有的也采用模制法,技术较熟练。辛店文化的制石、制骨工艺也较出色。石器除斧、杵外,还有锛、刀、磨盘与环状尖形器等。骨器有锥、镞、凿、梳、耜等。有雕刻出4~8齿的骨梳与雕花的骨牌,还有精致的装饰品如玛瑙珠、绿松石饰等。铸铜业有较大的发展,除生产小型的生产工具与装饰品外,还开始出现铜容器,张家嘴遗址曾出土铜容器口颈部的残片。已知铜器的种类有锥、矛、匕、凿、铜扣与铜泡等,经鉴定都属青铜。同时还发现有冶铜的炉壁残块。

▲ 蜥蜴纹双肩耳罐

居住与埋葬 对辛店文化的聚落布局与房屋结构了解得不多。在永靖姬家川与莲花台遗址曾发现有居址,都是半地穴式的长方形房子。姬家川遗址的一座房基保存较好,长4.6~5米,宽3.3~3.5米。房子西边有一宽0.9米的斜坡状门道,房内中间有一直径1米的锅形灶。墓葬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多单人葬,葬式有仰身直肢、侧身屈肢及二次葬。头向东北或西北。随葬品有陶器与骨器等。在民和核桃庄和大通上孙家等地普遍发现殉葬墓,或可说明当时已进入阶级社会。

▲ 犬首人身纹彩陶壶
▲ 辛店文化青铜护臂

辛店文化与中原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的关系较为密切。如该文化常见的双耳袋足鬲与西周早期的陶鬲近似,彩陶上的连续回纹与云雷纹等彩绘花纹,与中原青铜器上的花纹雷同,表明曾受到中原文化的直接影响。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