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518

荐书:《史记·秦本纪》的考古学解读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01:010

上世纪末,苏秉琦先生在《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中说“中国”的概念经历了“三部曲”的发展过程:尧舜时代万邦林立,有一个不确定的中心,可说是“共识的中国”;到夏商周三代,由于方国的成熟与发展,出现了松散联邦式的王国,是为“理想的中国”;再到秦始皇统一大业和秦汉帝国的形成,才是“现实的中国”。由此可见,秦的统一使“中国”从理想变为现实。因此,要讲好中国的故事,就离不开秦。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 著,“当代学术”版,三联书店2019年

夏、商、周、秦是早期中国的主线,开端在夏,终结在秦,前后约1800年。它们不仅仅是四个前后更迭的朝代,还是四个长期交错、并行发展的族群。据《史记·秦本纪》,秦的祖先可追溯至颛顼,曾辅佐大禹治水,又为商汤驾车,还是纣王心腹。西周时西迁陇右,凭自身才艺而通显。非子牧马有成,被周孝王封在秦邑,为周之附庸。秦仲被周宣王命为大夫,跻身贵族行列。襄公护送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得以立国。秦文公翻越陇坂,开始入主广阔的渭河平原。秦武公把版图推进到关中东部,在那里设县。秦德公又迁都于雍,此后雍城作为国都达三百余年。秦穆公在位期间,灭掉梁、芮,国土东至黄河,又兼并了西北诸多戎狄小国,“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春秋末至战国初,秦内争不断,国运日蹇,屡次被动挨打,丧失了河西大片土地。秦献公徙治栎阳,试图振作起来,有东进中原之意。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迁都咸阳,秦国面貌焕然一新,奠定了日后强大起来的制度基础。秦惠文王东拔陕县,南吞巴蜀,收复河西,开始称王。秦昭襄王南拔楚郢,北灭义渠,东亡周室,成为无可争议的霸主。秦王嬴政挟先王之余烈,经十年战争,终于扫平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早期秦文化的重要遗址

从西迁陇右到统一天下,前后约七百年,秦人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完整经历了从附庸到诸侯国,再到王国,最后到帝国的发展,再现了“三部曲”历程,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有经典意义。秦代虽然短促,但其政治文化却对中国历史有极深远的影响。秦开启了此后两千年的帝制时代,谭嗣同在《仁学》中说:“两千年之政,秦政也”。通常所谓的“秦制”,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的官僚制度,管理地方的郡县制。虽然后来官僚体系的形式有所变化,但中央集权的性质一直未变,皇权始终是政治架构的核心,直到辛亥革命满清灭亡。因此,两千年的帝制时代,开端在秦,结束在清。中国古代文明史,可以以秦代为界,一刀斩开,分为前后两大段。

秦为什么能够在列国竞争中最后胜出,一统天下?从汉初贾谊的《过秦论》到今天一直在讨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秦在制度上的优势不可忽视。在从血缘到地缘社会,从精致优雅的贵族时代到穷兵黩武的军国主义时代转变的大趋势中,秦的制度更彻底更合乎时宜。“秦制”不是在秦代一蹴而就的,它的基础在商鞅变法时已经奠定了。商鞅在魏国不得志,西行入秦,终于现实了自己的抱负。商鞅变法为什么能成功?与秦国独特的国情有关。这个国情,又是在秦早期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一步步追问,将会发现一个民族的早期历史非常重要,它塑造了民族的性格,文化的特征,甚至决定了日后的成败。如果从上世纪30年代苏秉琦先生对宝鸡斗鸡台沟东区墓葬的发掘算起,秦文化考古至今已历80余年。

上世纪工作的重点在陕西关中地区,包括秦的三大都城:雍城、栎阳、咸阳,和三大陵区:雍城陵区、芷阳东陵、秦始皇陵。秦兵马俑的发现轰动世界,让人领略到秦文化浩大的气势和宏大的气魄。我和王学理先生合著的第一本小书《秦文化》,对20世纪的发现和研究有所介绍。本世纪以来,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甘肃东部和关中西部,开始追寻秦人的早期历史。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西北大学五家组建的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自2004年以来先后调查西汉水、牛头河、汧河下游、渭河上游等流域,先后发掘礼县鸾亭山、西山坪、大堡子山、清水县李崖、甘谷县毛家坪等遗址,成果丰硕,使秦人的早期历史由迷茫而逐渐清晰。我从一开始就参与其中,期间探索的艰辛、曲折,发现的激动、喜悦,记忆犹新,深有体会。这也构成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可以说到目前为止,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秦文化从早到晚的发展序列,包括都城和陵墓的各个环节,基本上都被揭示出来了;其完整性在东周列国考古中首屈一指。

秦的“九都八迁”(据田亚岐,2015 年)

2017年,由大学通识教育联盟组织的第九届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讲习班在北京大学举行,我奉命担任课程导师,专门讲授《史记·秦本纪》。《史记·秦本纪》当然是关于秦史最主要的文献,但凡涉及到秦,无论搞文献史学、还是做考古的人,都绕不开。考古人读文献的眼光不太一样:一个简单的地名,会勾起丰富的联想——联想到调查过的地方,发掘过的遗址,乃至于山形水系,铜陶器物等等。

由此对文献的理解就更具体更形象更深刻。讲《史记》的人很多,但从考古的角度还没人讲过,我尝试了一下:先讲文本,再穿插问题,然后以考古发现来解答,效果还不错。大家都知道《史记》有三家注,即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在《秦本纪》后《史记索隐》有一段总结的话,说“非子息马,厥号秦嬴。礼乐射御,西垂有声。”西垂即西部边陲,是秦人崛起之地;秦仲被封为大夫,拥有车马礼乐,过上了钟鸣鼎食的贵族生活,钟磬合奏,金声玉振;暗喻秦人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掌握话语权,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因此取“西垂有声”作为本书之名。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

授课期间,承蒙三联书店冯金红女士邀约出书,当时未敢应允,只因水平有限,且事务缠身,写作上“欠账”太多。后来讲习班肖京、刘思源同学把授课录音整理出来,得讲稿七万余字,征得金红同意,再加补充完善,遂成此稿,但文风未免口语化,也难免草成之嫌。由于授课时间有限,对《秦本纪》的解读限于前半段(穆公以前),将来或能续完。这也是我第三本关于秦的著作,上一本《战国时代的东西差别:考古学的视野》,旨在从考古学角度探讨秦与六国的差别。这本小书侧重于秦的早期历史,但愿对读者有所裨益,所谓“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故曰‘狂夫之言,圣人择焉。’” (《史记·淮阴侯列传》)

梁云2018年3月10日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