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女伎为什么要学踢球?引人之处现代球迷想不到
古代球迷为何爱看女足?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世界好戏连台!2:1,阿根廷终于在险境中出线,这场比赛大概是俄罗斯世界杯开赛以来最具悬念的一场比赛。

在现代,男子足球最受球迷追捧,拥有的球迷最多,而在中国古代情况不太一样,球迷对女子足球更为着迷。我明天(6月28日)北京晚报“一方钩沉”专栏,说的就是古代球迷看球那些事儿。
元杨维桢《蹋鞠歌赠刘叔芳》称:“蹋鞠复蹋鞠,佳人当好春…… 揭门缚彩观如堵,恰呼三三唤五五。”一场女子蹋鞠,球迷三五成群赶来围观,形成了“观如堵”之场面。

足球是从男人的脚下踢出来的,但后来也与戏秋千一样,成了女子娱乐项目。
蹴鞠是唐宋时女子春日里最流行的健身项目之一,寒食节女子蹴鞠十分流行,成为一种风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中,有一件宋代“蹴鞠纹陶枕”,上面的图案就是一个普通女子蹴鞠的场景,背负双手,拽起前襟,提右脚踢球,形象生动(见下图)。
与男子足球不同,女子蹴鞠时对抗性稍弱,更讲究技巧和艺术,以无门散踢的“表演赛”为主,一人也可以玩,两人对踢称“白打”,三人角踢叫“官场”。
元朝时娱乐圈女子擅蹴鞠最出名,水平也高。元吕诚《蹴鞠篇和铁崖先生》词记述的就是女子踢球场景:“江南稚女颜色新,百花楼前蹋绣轮,红蕖小袜不动尘。不动尘,放娇态。微风来,舞裙带。芙蓉小鞠蹋晓,金璧步摇声丁冬, 绣衫窄窄交斜红。交斜红,露玉腕。挥紫绵,浥香汗。”

踢球女子又是“放娇态”,又是“露玉腕”,如此“蹋绣轮”现代球迷可能不会想到,比足球宝贝还“养眼”,男球迷们自然不会错过,这也是古代球迷特别喜欢看女子踢球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女孩子参与,球迷都很有兴趣。唐康骈《剧谈录》中“潘将军失珠”故事提到,在京城胜业坊北街曾发生的一幕:有3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子,“衣装蓝缕,穿木屐,立于道侧槐树下,值军中少年蹴鞠,接而送之,直高数丈。”如此这般,球迷兴趣大增,“于是观者渐众,超独异焉。”
因为球迷喜欢看女子足球,唐宋时习蹴鞠已成女伎的职能技能之一。

经过南宋的娱乐化改造,到元朝时蹴鞠的娱乐性更明显,女伎学习蹴鞠与学习琴棋书画一样,成一种娱乐手段。元关汉卿《女校尉书》戏词:“蹴鞠场中,鸣珂巷里,南北驰名,寰中可意。款侧金莲,微挪玉体,唐裙轻荡,绣带斜飘,舞袖低垂……关白打官场小踢,竿网下世无双,全场儿占了第一。”
从关汉卿的记述来看,元朝娱乐圈中女子脚下功夫不是一般的高,会蹴鞠的女子也更受男球迷青睐。

当年,看娱乐圈女子蹴鞠,是当年有消费条件男子的一种选择。《女校尉》也提到了时人看球的情况:“【寨儿冷】得自由,莫刚求。茶余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唯蹴鞠最风流,演习得踢打温柔,施逞得解数滑熟。引脚蹑龙斩眼,担枪拐凤摇头。一左一右,折叠骨胜游。”
为了搞气氛,增加观赏性,还出现了男女球员同场踢球现象。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蹴鞠纹铜镜》,背面便是男女同场踢球场景,颇为有趣。

值得注意的是,蹴鞠表演到后来就成了青楼女子招揽生意的一种手法,意外刺激了古代青楼业的发展。
元萨都剌《妓女蹴鞠》里便有这样的说法:“【尾声】若道是成就了洞房中惜玉怜香愿,媒合了翠馆内淸风皓月筵,六片儿香皮做姻眷。荼蘼架边,蔷薇洞前,管教你到底团圆不离了半步儿远。”

沼泽龙:欧洲中型食草恐龙(长5米/距今6500万年前)
在恐龙世界中,因为植株茂盛,所以食草恐龙更容易找到食物,它们的数量和种类也因此多的惊人。为了丰富大家的恐龙知识,小编今天为大家介绍一种冷门食草恐龙,它就是沼泽龙,出土于欧洲,一起去认识看看。沼泽龙基本资料沼泽龙是一种欧洲的中型食草恐龙,它体长5米,与恶魔龙、似花君龙差不多大,体型在目前已知的774种恐龙中排在第366位,生活在距今8300万年-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沼泽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8:13:150000正月底了,还是过年期间?没错,到农历二月这个节才算结束
“二月二,龙抬头”小考本文作者倪方六前面文章说了过去《男孩女孩最热衷一项活动》,这是春天的事情,这篇仍来说说春天——春天的节。眼瞅着正月将尽,仲春又来,快到“二月二,龙抬头”了。要周四(2018.03.15.)我《北京晚报》“一方钩沉”专栏中,特别写了一篇二月初二与“龙抬头”考证。这里率先公开一部分给头条号网友“二月二”是俗称,节名叫“青龙节”或“春龙节”。(二月二龙抬头)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58:470002波兰音乐家肖邦——钢琴诗人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六岁开始学习音乐,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不足20岁已出名。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我要新鲜事2023-06-01 01:14:490000河南考古遗址博物院 已经建成了15座之多(考古博物馆)
河南考古遗址博物馆有承托历史的作用。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考古的方式就是通过博物馆的文物和对这些文物的介绍,每个地区也都会有自己的博物馆,代表的也是各自地区的历史印记,河南作为最为正统的中原地区,古代也有不少的王朝和部落在这里聚集,自然也就会出现许多的文物,如今河南省的考古遗址博物院已经来到了15座之多。考古博物馆我要新鲜事2023-07-27 20:46:030000古代怎么打土地官司?这件农民意外挖出的青铜器上有记述
与邦君厉的土地诉讼案本文作者吴艳倪方六前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聊过五祀卫鼎:1975年2月,陕西岐山县京当公社董家生产队农民,意外挖出一批珍贵的西周铜器。其中有西周中期贵族裘卫所作的4件青铜器“裘卫四器”——卫簋(又称穆王廿七年卫簋)、三年卫盉(又称卫盉)、五祀卫鼎(又称五年卫鼎)、九年卫鼎。这些文物经专家鉴定,全是国宝。(五祀卫鼎)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34: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