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女人有在闺房用绣鞋占鬼卦的习惯,为何叫“鬼卦”?
鞋子的民俗学说法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一点号,来说说有关鞋子的风俗文化。
鞋与衣服一样,是大家每天都要穿的,城市家家门口都会有一个放鞋的地方,出换鞋子,入换拖子。拖子也是一种鞋,古称“屐”,有平底和装齿两种,平底与今天的拖子很相似,过去老澡堂用的木屐,就属这一类。

但现代大家常说的鞋子,古称“屦”。屦是一种浅口的鞋,可以是草鞋、麻鞋,也可以是布鞋;鞋底可以是布质的、木质的,也可以是皮质。《诗经·魏风》中的《葛屦》一诗称:“纠纠葛屦,可以履霜。”这种葛屦是用麻、葛等制成的鞋,属后世所说的“草鞋”,过去常为穷人或隐士所穿。
清人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古曰屦,汉以后曰履,今曰鞵。”鞵即鞋的异体字。《孔雀东南飞》称:“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这里的“履”就是鞋子,即“屦”。

如果是皮做的,往往是高帮,叫“靴”。这种皮鞋产皮毛的草原牧民多穿,战国时通过赵国武灵王发起的“胡服骑射”运动,传入中原以后,受到了中原时尚人士的欢迎,一直到今天都是时尚族的选择。
鞋子的叫法大兴于隋唐,一直到现在,大家都管屦叫鞋子。
在民间,鞋子寓意有不同说法,一说是吉祥物,一说是秽物。

言吉祥物者,认为“鞋”谐音“谐”,有家人和谐、夫妻和合的寓意,加上出入成双成对,不离不弃,成为伉俪的象征。
《太平广记》引《稽神录》“华阴店妪”故事:“杨彦伯,庐陵新淦人也……彦伯愈怏怏,将行。复失其所着鞋。诘责童仆甚喧。既即路,妪乃从而呼之曰:少年何其喧耶。彦伯因具道其事。妪曰:“嘻,此即神告也。夫将行而失其鞋,是事皆不谐矣,非徒如此而已也。”
果然,杨彦伯下面遇事不顺,不久死了。

“霍小玉传”故事也有一与鞋子有关的说法:“梦脱鞋,惊寤自解曰:‘鞋者谐也,夫妇再合;脱者解也,既合而解,亦当永诀。”这是唐人俗语,时诗中屡见,王涣《惆怅诗》中‘惊嗟犹梦合欢鞋’,就是这意思。
因为鞋子与妻子、情人关联,所以在古代诗文中这方面的说法很多。

白居易《感情》:“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昔赠我者谁,东郊婵娟子。因思赠时语,特用结终始。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
李商隐《戏题枢言草阁》:“及今两携手,对若床上鞋。”
陆龟蒙《风人诗》:“旦日思双履,时时愿早谐。”

因为鞋子寓意美好,结婚时,新娘家一定要陪镜子和鞋子。
古代的镜子都是铜的,与鞋子合起来,就是“同偕到老”。这种婚俗到清朝都盛行。清张云璈《四寸学》称:“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包裹,夫妇交递之,名曰:‘和谐’。”
因为有这个渊源,至今新娘子的嫁妆中都少不了镜子、鞋子。

在过去,女人脚、脚都是不能摸的,与乳房一样敏感。脚上穿的鞋子也因此成了“特别情物”,别的男人同样不可随便触碰的。因为有这观念,旧时代的女性平常是不会露出鞋来的,要着长长的拖地裙掩盖一下。
明代小说《金瓶梅》第二十七回,潘金莲醉闹葡萄架后,丢失了一只红绣鞋,女婿陈经济帮她找鞋,暴露了两人的暧昧关系:“郎君见妾下兰阶,来索纤纤红绣鞋。不管露泥藏袖里,只言从此事堪谐。”

过去女人有在闺房用绣鞋占鬼卦的习惯,这叫“鞋占”,又叫“占鬼卦”,以此判断夫妇或情人之间感情深浅。《聊斋志异》中的“凤阳士人”故事中就有“手拿着红绣鞋儿占鬼卦”的说法。
为什么叫“鬼卦”?清人称:“春闱秘戏,夫外出,以所著之履卜之,仰则归,俯则否,名曰占鬼卦。”

也有根据鞋头方向,来占卜吉凶好坏的。明人李开先《词谑·鞋打卦》是这样说的:“不来呵根儿对着根儿,来时节头儿抱着头儿,丁字儿满怀,八字儿开手。”用两只绣鞋抛掷,根据其坠落后的不同形状,以此判断对方来与不来。
“鞋占”在过去女性中间很流行。清代俗曲《睡鞋占课》唱道:“暖哟嗳哟实难过,半夜三更睡又睡不着。睡不着,披上衣服坐一坐。盼才郎,脱下睡鞋占一课。一只仰着,一只合着,要说来,这只鞋儿这么着;要说是不来,那只鞋儿又这么着。”

言鞋子不祥者则认为,鞋与“邪”谐音,称鞋子是秽物。
为什么又有这种说法?应该是因鞋子穿过了,脚汗臭鞋,鞋又与泥土接触,自然不洁了。所以,居家风水中迷信认为,门口不宜乱放鞋子,否则会招惹财神喜神这些俗神不乐,影响家运!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既是追梦人,也是圆梦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十年回顾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0:15:520002楚国超级大墓,墓穴深到让盗墓贼绝望,官方动用2万人才找到墓室
五千年的历史孕育出我国深厚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在古代一些都城附近,往往很容易形成某种文化的聚集地,而这些都经由墓葬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即便是到现在,提起一些城市也能自然对应到之前的历史,比如湖北荆州和楚国密不可分,山东经常被称为齐鲁大地,陕西简称为秦,每个人的血脉当中都有不可磨灭的文化传承,无一例外的是,在这些地方都有对应的墓葬考古证明。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38:340000“秋风起,蟹黄肥”,中国何时开始大兴吃螃蟹之风的?
明清人节假日如何休闲?本文作者倪方六社会越往前发展,人们的休闲生活应该越丰富、有趣。但在事实上,古代中国到了明清时期,节假日文化似乎倒退了,好像没有唐宋时丰富多彩,直接的佐证就是节假日时间被官方大大缩短。图:明朝人骑着毛驴出行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36:060000殷墟甲骨文确证了商朝,什么可以确证夏王朝?终于有答案了
前言在西方考古学引入中国后,近百年来通过田野考古求证中国五千年文明,成为中国考古学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新兴的中国考古学在1928年对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发现大量的商代甲骨文、商代青铜器及商代王公贵族墓葬,被国外历史学家质疑的我国商王朝得以确证。中国历史典籍中记载的商王朝王系年谱、帝王也得以确认,3600年前的商王朝正式证实。我要新鲜事2023-10-04 19:59:080000青海发现神秘“妖楼”,墓之壮观,被誉为考古界“奥斯卡”
人们都知道古都西安、洛阳城外郊区多见古墓群,但吐谷浑墓葬却鲜为人知。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青海省考古所在吐谷浑的都城之一——都兰县察汗乌苏镇东南约10公里的热水乡,也发现了2000多座古墓。而且,据专家研究估计,这些古墓至少有1500年的历史。这些古墓中,有一座被誉为中国考古界的“奥斯卡”。它就是“血渭一号墓”。它被人熟知是由于出现在《鬼吹灯》小说中,即“九层妖塔”系列。我要新鲜事2023-05-05 20:17:4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