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者挖了中国民间右门神墓,出土文物还原真实身世
程咬金墓考古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中国有贴门神的风俗,说是可以辟邪。门一般分左右两扇,门神也有左右之分。
隋唐以后,中国门神的俗世原形有很大变化,我在以前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聊过这事(见《陕西考古发现中国民间“左门神”墓志,证明他原是河南人》一文),最早被附会为门神的是隋唐将领是秦琼(司右门之神)和尉迟恭(又名敬德,司左门之神),但后来右门神换成了秦琼的战友、擅使三板斧的程咬金,与右门神尉迟恭搭档。也有说是程咬金与罗成搭档的。

对这个说法到底孰是孰非,这里不论,我要说的是程咬金这个右门神墓的考古。
程咬金是济州东阿(今山东东阿县)人,后易名“知节”。隋末乱世,跟着李密一起,在瓦岗寨起义。程咬金任内军骠骑,屡败隋军,威震天下。后来,胡人出身的王世充大败李密,瓦寨军被招降,程咬金归依王充。

王世充性情猜嫌,不可靠,程咬金遂与秦琼一起,离开王世充归顺李唐,成为李世民秦府左三统军。在李世民手下,程咬金表现神勇,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每次打仗总是身先士卒。
唐朝建国后,功封“宿国公”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程咬金助力秦王,事成后改封“卢国公”。
程咬金一直是李世民身边的重将,与秦琼一起是左膀右臂。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转任左屯卫大将军,屯兵禁苑北门,加镇军大将军。入列李世民钦点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李世民死后,继任大位的高宗李治对程咬金很尊敬,继续重用。显庆二年(公元657年)授他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进攻西突厥阿史那贺鲁。但是胜利了,却被处分了,因为他屠杀投降者,搬兵回朝后即被免官。好在是前朝老臣子,李治后改授他岐州刺史。
在唐朝开国将领中,程咬金长寿善终,寿终正寝。于麟德二年(公元665年)病逝,享年77岁。追赠骠骑大将军、益州都督,并陪葬昭陵。

程咬金死后,有关他生前传奇就多了起来。最著名的是“三板斧”的故事。
程咬金使用一把大斧,斧阔五寸,柄长七尺,原名马战斧。为什么又叫“三板斧”?原来程咬金只会三招:一“劈脑袋”,再招“鬼剔牙”,三招“掏耳朵”。
这三招太厉害了,一般人遇到程咬金,躲过了劈脑袋,也逃不过鬼剔牙;就算逃过鬼剔牙,最终也会死于掏耳朵。马战斧,因此被叫成了“三板斧”。

传三板斧是程咬金做梦时学会的,本来还有招,结果到第四招时被一块起事的尤俊达给弄醒了,
真是这样吗?当然这是传说,其实连程咬金的身世,唐书中都没有记载。新旧《唐书》都的传,但家世不载,仅有“本名咬金,济州东阿人”的简略记载。
程咬金应该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墓竟然被盗墓小贼给挖了。墓前石碑也被打断,碑首、趺都不知道去向,仅存中段残碑。幸运的是,民国时残碑被醴泉县民教馆收藏,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

碑文由许敬宗撰,畅整书,楷书三十六行,行存四十余字不等。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勘测时,又出土了一段。
1994年,现代盗墓者再次光顾程咬金墓。在这种情况下,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于1994年10月至次年7月,对程咬金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程咬金墓位于陕西礼泉县城东北22公里的上营村,西北距昭陵12公里。墓封土堆为圆丘形,发掘时测得高7米,底径20米。

据发掘简报,墓为长斜坡土洞式壁画墓,由墓道、5个过洞、5个天井、4个壁龛、甬道和前后墓室构成。墓道长50米,宽1.9米。
虽然被盗,但墓内仍出土了很多随葬品,有各类彩绘陶俑300多件。墓室内壁绘满了壁画,墓道两壁可见青龙、白虎、牵马、甲胄仪卫、门吏等内容的画面,气势颇为壮观。


最令人惊喜的收获是,出土了程咬金的墓志,呈常见的正方形,边长78厘米。志文楷书,记载程知节生平颇为详细,志文长近2000字,补充了《唐书》中家世、生平缺载。
程咬金墓后以后或许还会有重要发现,因为1994年的发掘并不完全。当时塌方严重,放置棺椁的后室没有能彻底清理。

考古中发现的神秘葬俗:为何人死了脸要盖上,为何有的下葬脸朝下
考古揭开神秘的山戎人本文作者倪方六这篇文章,来说说先秦时威胁北京(燕国)的、一支消失已久的神秘民族,看看他们的丧葬习俗有什么讲究。北京的建城史,应该从燕国立都开始算起。燕国虽然一度强大,称霸北方,但在西周初年立国后,却长期受到北方一支强悍的少数民族部落的威胁,这就是山戎族。图:山戎人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18:100001山东一座三千年墓陵,发掘九个字,考古专家:姜子牙真实身份揭露
姜子牙的真实身份在2003年被山东淄博的陈庄村古墓发掘出现后得到确认。据说姜子牙是辅佐周武王建立周朝的重要人物,被周武王尊称为“师尚父”。而在《封神榜》中,姜子牙不仅手握打神鞭,还掌握了封神榜,在人们印象中是一位地位很高的人物。但专家们一直没有确定姜子牙是否真实存在,直到2003年的古墓出现,才真正解开了这个谜题。我要新鲜事2023-04-16 19:44:360000“新时代百大陈列展览精品展示推介系列活动”启动
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6月10日,中国文物报社正式启动“新时代百大陈列展览精品展示推介系列活动”。为提升博物馆展陈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组织开展了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至今已经连续举办19届,推出一大批优秀展览项目,成为博物馆服务大众、展示中国博物馆形象的重要窗口,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0000中国“嬴族”:始于五帝时代,传承于夏商周,终于二世之手
距今8500年前后,在苍茫起伏的齐鲁大地上,形成了东夷族群。在此后数千年,东夷纵横南北,尤其大汶口文化时,东夷势力急速扩张,东至海滨、北达渤海、西至中原、南至江淮,成为上古中国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势力。在东夷族群之中,史书记载最多、传承时间悠久的是“嬴族”。根据文献记载,嬴族始于五帝时期,传承于夏商周三代,终于秦二世之手,至少明确传承了2000余年,在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我要新鲜事2023-09-20 21:36:190000村民挖出18斤“金怪兽” 价值超10亿 专家:私人不能拥有文物
我要新鲜事2023-07-25 18:24:3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