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招生简章

一、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二、协办单位
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历史系
三、立项资助单位
中山大学研究生院
四、举办目的
2017年“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的主要议题以上古文明为主,探讨在跨地域和跨文化的多元视野之下,从稻作起源、文明成长到帝国形成的历史过程,并思考相关史学及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的问题。
本届暑期学校将邀请境内外学者做相关主题演讲(全活动以中文进行),并辅以学术工作坊、小组讨论、学员论坛等形式,希望籍此提升青年学子进行议题探索、观点与方法反省以及以问题为中心进行跨学科研究的能力,开阔青年学子的学术视野、搭建跨校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五、 举办时间及地点
举办时间:2017年8月15日-8月25日
培训地点:中山大学珠海校区
(珠海市唐家湾)
六、招生对象及名额
本届暑期学校招收国内外高校(包括港、澳、台)青年教师、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985和211高校优秀高年级本科生共计90名(其中广东省以外学员75名)。
七、日程安排
时 间内 容备 注
8/15上 午报到地点: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招待所下 午学员集会介绍相关情况地点: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课室
8/16-24全 天课程与专题讲座每天分上午、下午和晚上三个时段,分别安排主讲教授授课。期间穿插安排分组讨论课、学员论坛等。8/25上午和下午分组报告与综合讨论,毕业典礼
八、拟邀请授课教师
境外:
邢义田(台湾中研院院士,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研究员,专长:秦汉史)
郭静云(台湾中正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客座教授,专长:先秦历史与信仰及文明起源研究)
蒲慕洲(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专长:埃及学、中国古代宗教民俗思想、上古比较宗教思想史)
石兰梅(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专长:中国上古史,中国古代艺术史)
境内:
林 沄(吉林大学考古系教授,专长:商周考古、东北考古、古文字学)
宋镇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系教授、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专长:殷商历史与甲骨文)
冯 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教授,专长:天文考古学,古文字)
魏 坚(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教授,专长:秦汉阶段北方地区长城沿线考古学)
傅宪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专长: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
鲁西奇(武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专长:汉水流域历史地理)
曲天夫(厦门大学副教授,专长:亚述学、古代近东史)
校内:
刘志伟(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专长:历史人类学)
吴 滔(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专长:古代中国地理环境与政区演变、历史地理)
郑君雷(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专长:秦汉考古)
郭立新(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专长:新石器至青铜时代早期考古)
等等……
九、学员报名与选拔
(一)报名条件
1、国内外高校青年教师、在读博士生或硕士生及985、211高校高年级优秀本科生;
2、专业不限,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文献学、哲学、历史地理、思想史、艺术史、经学等相关学科中对上古历史与文明感兴趣的学生,或以相关主题为研究课题者优先考虑。
3、所有学员需全程参与,并按主办方规定提交课程作业。
(二)报名办法
请浏览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网站,下载“2017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暑期学校报名表”,如实填写后发到下列邮箱:[email protected](“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拼音头字),请 在邮件“主题”栏注明“姓名 学校 专业方向”,并将学生证或工作证扫描或拍照,作为附件一并发到上述邮箱。
(三)报名截止日期
2017年6月25日
(四)录取情况公布
主办方将在2017年7月1日前相关网站和微信平台公布公布录取名单。
(五)本届暑期学校招生、录取与教学相关信息公布网站与微信平台如下:
1.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网站(http://ssa.sysu.edu.cn/ )
2.微信公众账号:“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
十、费用说明
本届暑期学校不向学员收取任何学费。正式录取学员由举办方免费提供住宿,同时为考核优秀的学员提供一定奖励。旁听的学员需自行解决住宿。所有学员均可以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食堂购买餐券就餐。
十一、联系方式
联系人:黄咨玄先生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马丁堂转黄咨玄先生
邮政编码:510275
河南一座山埋了6朝24位帝王 古墓超十万座 是古人最向往的墓地
河南古代属我国中原的一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所以得名河南。河南历来是我国政治经济中心,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古都数量尽冠我国。北宋后政治地位被北京取代。河南水土宜人,建都都城周边风水宝地,古代都城皇陵众多,如明十三陵就在昌平,北京东陵西陵近城。河南邙山也如此,700平方公里,六朝二十四帝王,900余霜将估墓,十万古墓,“无卧牛之地”墓多如牛。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0:15:240000撬开皇后的棺盖,盗墓者扫空随葬品,揪走凤冠金钗,只剩根红头绳
盗墓者如何扫空光绪帝后两具棺椁的?本文作者倪方六清朝皇家陵园有三处:一处在东北沈阳,称“清北陵”或“清祖陵”;一处在河北遵化,称“清东陵”;一处在河北易县,称“清西陵”。三处陵园均遭盗墓者光顾,其中清西陵被盗的第一座帝陵,是下葬最晚的光绪皇帝的崇陵,也是目前清西陵内惟一一座地宫对游客开放的帝陵。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26:210001超巨型植食恐龙:加尔瓦龙 体长可达22米(生于侏罗纪)
加尔瓦龙是一种图里亚龙类的植食性恐龙,存活时期从侏罗纪的末期到白垩纪的初期,属于超巨型恐龙的一种,体长最多可达22米,第一批的化石发掘于西班牙的阿拉贡自治区的加尔瓦村,所以才因此而得名加尔瓦龙。加尔瓦龙的化石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5:45:300000诸葛亮下葬刘备时,在地宫中秘设反盗墓暗器?考古发现侧证真相
刘备惠陵地宫是否设有暗器?本文作者倪方六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文章,说回我的“本行”,聊聊三国时刘备的陵墓问题。如同吴大帝孙权的蒋陵地宫一样,位于今天四川成都的刘备惠陵(汉昭烈之陵)地宫是什么样,如今也是一个谜。我在我已出版《三国大墓》一书中,曾就此作了探讨。(刘备惠陵)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50:510000长喙龙:拥有细长口鼻的蛇颈龙类(占到颅骨三分之二长)
长喙龙是一种蛇颈龙亚目下的海洋爬行动物,诞生于白垩纪末期,外形就像是鸭子和鱼类的结合,最独特的特征就是它的吻部异常细长尖锐,并且眼睛紧紧的贴着吻部生长,四肢呈现鱼鳍状,化石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地区。长喙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2:31:4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