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税负痛苦指数不比现代人低,历朝都有减税,清朝一做法最难学
“轻税入官”,古代的政策性减税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减税,成为2019年中国国家财政主题。
在4月23日举行的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发布会上,总局负责人介绍,今年一季度,全国累计新增减税3411亿元。
小老板应该感到高兴!

税收是保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主要来源,合适的税负是心须的,但如果过重就不合理,不应该了。因此,减税与收税一样重要。
税,在古代中国比较复杂,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叫法和征收手段。如“役”、“赋”、“贡”、“助”、“彻”、“租”、“庸”、“调”、“捐”、“算缗”、“厘金”等都是税的范畴,苛捐杂税更多。但是,另一方面古代朝廷也有很多减税免税政策。
减税,是古今通行的惠民政策和做法。

减免税收,古人称为“薄税敛”,是古代统治者一贯主张的‘仁政”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古代是如何做到“薄税敛”的?
一般来说,在建国初期,新王朝都会实行“减税”,以利民生、恢复生产力。如隋朝,隋文帝杨坚便提倡轻徭薄赋,“轻税入官”,积极减税民间税务负担。
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前期减税的基础上,朝廷又将田租户调的应交额减降低,并减少了服役天数。接着,还废除了盐、酒的官卖制度,停征盐酒税。

停征盐酒税和现代取消农业税一样,在当时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现代也难做到的。从先秦起,盐税收入便成历朝历代财政的重要来源。盐是生活必需品,大家不可能不吃盐的。隋文帝废除盐税、酒税,惠及千家万户,大大减轻了老百姓负担,所以当时民间反应十分积极。
赵姓宋朝初期在减税方面,也可圈可点。

宋太祖赵匡胤下令,对百姓种桑、枣树,开辟荒田等,停征租税。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又诏令全国减免税收:“凡州县旷土,许民请佃为永业,蠲三岁租,三岁外,输三分之一”。同时,还废除工商业杂税。
明初在减税方面,同样做得很到位。
明初,朱元璋首先降低商业税,改税率为“三十税一”。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又明令,军民嫁娶丧祭之物,舟车丝布之类,都不再征税,这也侧面说明,以前是有“嫁妆税”的。

在减免税收方面,清政府也不错。
清初,朝廷曾把对新垦土地免征钱粮的年限,从原定3年放宽到6年,并曾一度放宽到10年。从顺治时起,蠲免田赋,便被当成进行“满清仁政”来实施。清圣祖玄烨当皇帝的康熙年间,全国有更多的地方实行田粮赋役蠲免。
玄烨在位60多年中,全国普免、各省轮流蠲免,以及区域性蠲免,重要的就有30多次。

清朝还实行过“天下无税”年——这个最难学,理论上可以做到,但事实上不可以。
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朝廷将各省钱粮全行蠲免,这样的“天下无税”,在乾隆三十五年、四十三年、五十五年,都曾先后实行过;乾隆三十年、四十五年、六十年这三年曾免全国漕粮一次。
但是,古代中国老百姓所承担的税负并不轻松,“痛苦指数”并不比现代人低。
为此,古代朝廷还会出台临时性的减税,让老百姓高兴一下。

人头税和土地税,是古代最大种税,也是最主要的减免税种。一般在灾歉之年、皇帝巡幸之时、重农劝农、鼓励移民之际,朝廷都会给特定对象减免税收。
如在汉朝,减税是朝廷经常性使用的惠民、救荒手段。
汉昭帝刘弗陵当皇帝的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是个灾年。《汉书·昭帝纪》记载,当年秋八月,朝廷下诏:“往年灾害多,今年蚕麦伤,所赈贷种、食,勿收责,勿令民出抑田租。”

《汉书·文帝纪》记载,前公元177年,汉文帝刘恒从甘泉“幸太原”。刘恒在太原游玩了10多天。高兴之余,慷慨了起来——“复晋阳、中都民三岁租”。意思是,免了晋阳、中都两地老百姓3年税赋。
临时减免一直到清末都还在实行,并影响到现代政府的税收行为。

牛河梁:探寻文明起源的中国道路
◇红山文化或许反映着中国在文明起源和国家形成过程中的自身发展道路和特点“红山先民的领导者踏勘了这处山岭,安排规划了在这里即将修建的建筑群,此后有专职人员根据山坡的地势情况,提出具体的建筑方案,进行施工设计,最后有更多的负责人指派众多的红山先民运土、搬石,展开具体建设。”站在位于努鲁儿虎山脉绵绵群山间的牛河梁工作站,贾笑冰向记者描绘着眼前这片土地5000多年前“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我要新鲜事2023-05-29 21:59:240000陈志华:再说古北京城的保护
一所古建筑、一片古街区或者一座古城,要不要作为文物保护,不决定于它是不是“破破烂烂”,也不决定于它的居民的生活状态,而决定于它本身的历史文化价值。它们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不可再生的,而破房子可以维修,生活状态可以改善。古物的破烂和居民生活的不堪是显而易见的,人们并不需要具备特殊的专业修养就能明白。除了唯利是图的投机商之外,任何人都会为那种状态感到悲伤甚至愤怒。0000秦陵发现已有40年 为何不敢打开 核磁扫描后 德国专家:不能开
秦始皇陵之所以不敢打开,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文物保护和历史价值的考量。秦始皇陵作为我国历史上的重要遗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但是如果打开陵墓,文物面临着被破坏、被盗窃的风险。盗墓贼的存在令人担忧,他们只为私利而来,往往会毫不留情地破坏文物,使得历史的珍贵遗产永远失去。为了维护文物的完整性和保护历史的延续,决策者们不得不谨慎对待是否打开秦始皇陵的问题。1、考古工作也需要谨慎对待我要新鲜事2023-08-04 20:58:110000宝天曼龙:中国巨型食草恐龙(长25米/距今7000万年前)
在恐龙时代中晚期,地球上出现了许多大型恐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世界上最大的恐龙阿根廷龙,最高的恐龙腕龙等,还有更多是大家所不知道的,比如今天要介绍的宝天曼龙,它体长25米,是一种曾生活在中国的巨型恐龙,一起去认识看看。宝天曼龙基本资料宝天曼龙是一种中国的巨型食草恐龙,它体长25米,与达斯达敏斯龙、门多萨龙差不多大,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22位,生活在距今8000万-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5:00:190000豫鲁盗墓者先后盯上了安徽一座大墓,河南人得手了,山东人被抓了
安徽淮南武王墩被盗经过本文作者倪方六在安徽淮南三和镇徐洼村村南,有一座大土堆,有五六千平方米,十几米高,当地人称“武王墩”。附近几公里范围内还有不少这样的土堆,都叫“墩”:黄泥孤堆、望坝孤堆、白泥孤堆、尖孤堆、平孤堆、马家孤堆、大孤堆、李三孤堆等,只是规模比武王墩稍小。安徽考古部门勘探后证实,这些土堆全是先秦古墓葬。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1:01:2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