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907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真陵被考古发现,现刘秀坟弄错了,专家称是祭坛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52:180

刘秀坟与刘秀原陵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说刘秀陵墓。

刘秀是东汉开国皇帝。中元二年(公元57年)二月,做了32年皇帝的刘秀死于都城洛阳南宫前殿,时年62岁。

(清绘刘秀画像)

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已年过半百、“知天命”的刘秀,在城北的邙山上选址,开始营造自己的陵墓。到死时,经过8年时间,陵墓已完全建好了。所以在刘秀死后次月,即中元二年三月刘秀便下葬了。

原陵具体位置在哪?

或许有网友会说,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镇铁谢村西南的黄河南岸啊。如果真的能肯定刘秀就埋在这里,我这篇头条号文章也就不用写了。

现在大家见到的铁谢村附近原陵,当地人俗称“刘秀坟”。但考古界一直对此墓真伪起疑,因为其与史上的记载不相符。

(孟津刘秀坟,现在的原陵)

东汉信史《后汉书》上没有刘秀具体葬地的记载,因为当时原陵在哪根本就不是问题。西晋人皇甫谧《帝王世纪》中提到了,称原陵,“在临平亭之南、西望平阴,东南去洛阳十五里。”这里的“洛阳”并不是现代洛阳城,而是今洛阳城东30里处、已废弃的汉魏洛阳城。刘秀坟离汉魏洛阳城较远,远超过15里。

支持“刘秀坟”是原陵的代表人物,是原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曾任上海博物馆馆长的杨宽,对于距离与史载不同,其《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一书中认为,《帝王世纪》所说的“东南去洛阳十五里”,数有错误,“十”字上当脱去 “二”字。杨宽的意思是,应该是“东南去洛阳二十五里”,这样位置便差不多。

(孟津刘秀坟,现在的原陵)

显然,杨宽之观点站不住脚,只是个人看法。就算数字有误,刘秀坟所在地望与中国古代帝陵选址也不相符,帝王选址都讲地望和格局的,后来则都喜欢风水宝地。一代开国皇帝的陵墓,怎么可能会紧靠黄河边?后代下葬、陪葬怎么安排?

当然,作为史学家的杨宽也非信口胡言,他也有根据的,对《帝王世纪》提到的地点“临平亭”、“平阴”都作了考证。再者,有北宋时立的石碑可以作证。

宋太祖赵匡胤于乾德四年(966年),诏给守陵五户长吏,春秋奉祀。

开宝六年(973年),奉敕在“刘秀坟”右边建光武庙。建殿三楹,门一楹,并立《大宋新修后汉光武皇帝祠碑》,碑高一丈一尺六寸,广五尺六寸。至今该碑仍存,也是刘秀坟陵园内年代最早的一通石碑。

(大宋新修后汉光武皇帝祠碑)

刘秀真身原陵到底在哪,也因为赵匡胤时在这里建祠立碑产生了争议。其实,在北宋时人们已对刘秀坟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宋徽宗时,将光武庙易名“威灵观”,改为道场,是不是一种否定态度!

1963年刘秀坟被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升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又是怎么回事,国家认定能是假的?这是有关部门尊重现状和旧俗,在没新发现之前的做法。

(全国重点文物单位保护碑)

如果说刘秀坟不是刘秀的真陵,那是什么?洛阳考古专家陈长安认为,刘秀坟仅是一个人工大土墩,是北魏时堆的祭地用的祭坛,因近水,呈方形,又称“方泽”。

《大宋新修后汉光武皇帝祠碑》本身也透露了刘秀坟的可疑,用词是“新修”,而不是“重修”,在之前,这里应该没有“汉光武皇帝祠”和“刘秀坟”。

如果说现刘秀坟弄错了,那刘秀的真陵在哪?陈长安认为今邙山刘家井的大冢才是刘秀的原陵,另一位洛阳考古专家黄明兰认同陈长安刘秀坟不是刘秀原陵的观点,但不同意陈长安“刘家井大冢是刘秀原陵”一说,他认为位于盘龙冢村北的“盘龙冢”才是刘秀原陵。

当然,他们的原陵位置推断,已被新的考古发现所否定,但他们认为现在的刘秀坟不是原陵的观点得到了考古新发现支持。

(大汉冢)

看到这里,或许有网友会问,现在刘秀坟是不是原陵,考古探查一下不就知道了么,下面如果没有地宫,说明目前的原陵根本就不可能是刘秀埋葬的地方。如果有墓穴,不管是不是刘秀葬地,至少它还是一座古墓。

但面对多年的争议,刘秀坟所在孟津文物管理部门一直没有勘探,或是勘探了没有公开真相。

有一个情况值得注意,早前有官方声音,说刘秀坟从来没有被盗墓者光顾,未被盗过——这个信息露出破绽了。

《后汉书·董卓传》记载:董卓在何皇后下时葬,打开汉灵帝的文陵,“(董)卓悉取藏中珍物”。到长安后,又将西汉帝陵悉数盗掉掘。虽然没有记载盗原陵的记载,但结合当时的“乱世”,原陵不可能不被盗。

(洛阳东汉帝陵朱仓m722陵园遗址考古调查与发掘)

事实上,原陵被盗了。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证明了此事的发生,只是没说明是谁盗的。

据《三国志·魏书·文帝纪》,曹丕于黄初三年(公元22年)十月作终制,下令死后薄葬。称:“汉文帝之不发,霸陵无求也;光武之掘,原陵封树也。”曹丕还指出了原陵被盗的根本原因:“霸陵之完,功在释之;原陵之掘,罪在明帝。”

(霸陵)

曹丕的意思是,汉文帝刘恒的霸陵没有盗墓者光顾,是因为薄葬,下面没有值钱随葬之物(事实不然); 而汉明帝刘庄,厚葬刘秀,陵墓里陪葬金银财宝,所以遭盗掘——被盗的罪人不是盗墓者,而是汉明帝!

而仔细再想想,刘秀坟未被盗过是完全可能的,只是原因让人尴尬——因为不是陵墓,谁会去盗掘?盗墓者贼精呢!

这些年,洛阳考古界一直未断在邙山进行调查,希望寻找到东汉帝陵及刘秀的真身葬地。

(东汉帝陵调查资料图)

早在10多年前,河南方面已着手寻找和确认邙山上的帝陵名冢。2000年,河南大学成立”东汉帝陵研究“项目,进行专题研究;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结合“邙山陵墓群考古调查与勘测”项目,积极寻找东汉帝陵,对可能的东汉帝陵及其陵园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与勘探。

截至2017年,勘探总面积达256万平方米,已确认东汉有两北两大陵区,北陵区位于今洛阳市孟津县境内,南陵区位于今洛阳市伊滨区、偃师市境内。

已经考古勘探出7座东汉帝陵,分别是:大汉冢、二汉冢、三汉冢、刘家井大冢、朱仓722#、朱仓707#、白草坡村东汉冢。

(东汉帝陵调查资料图)

其中,孟津县东南部送庄镇三十里铺村大汉冢,是刘秀的原陵,已发现了神道石象,还有墓道、墓阙等遗物遗迹,且三点一线,此墓位置刚好在汉魏洛阳城西15处里。

更重要的,考古人员曾采集到一枚“原陵监丞”封泥,出土地点就在大汉冢附近的朱家仓村。另外,还曾在大汉冢周围采集到“大汉中兴”文样瓦当。这些与原陵直接相关文物的发现,很明显说明,原陵就应该在这一带。

(“原陵监丞”封泥)

否定现在的“国保单位”刘秀坟是刘秀原陵的态势已十分清楚,只是出于慎重态度,一直没有明确对外公布——仍需日后进一步考古确认。

这一重要考古成果,河南以“河南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项目上报,被评为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在洛阳东汉帝陵两陵园之间发现曹操族子曹休墓)

(注,本文所涉相关资料,源于东汉帝陵考古调查材料)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