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724

讲座回顾|鲁西奇:史前聚落形态的演变与社会变迁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05:460

点击上方 蓝字关注我们!

2017年中山大学

“历史、考古与文明” 研究生暑期学校

暨 考古人类学工作坊

讲 座 回 顾

史前聚落形态的演变与社会变迁

主讲人:鲁西奇 教授(武汉大学)

整理人:王鑫(武汉大学)

校对:吕炳庚

编辑、配图:赵柏熹

编者按:文本由暑校学员整理,并由本号工作人员校对及编辑。如有错漏,恳请讲者或读者指正!

讲座现场

在讲座开始,鲁西奇教授首先介绍了其“聚落形态与社会变迁”研究之提出及其研究思路的形成。他分了四点来概括这一问题:

首先是历史学研究提出的问题与思考,以日本学者的“都市国家论”或者“邑制国家”为代表,主要人物如贝冢茂树与平势隆郎。另一个是借由满铁调查产生的“村落共同体理论”,因为日本近世有很多这种自制组织,判断这种自治组织的标准一是有无公产,二是村社共同的社会利益,三是村社有独立的社会实体,四是有村落的自身规章。考虑到村落是一种社会组织,探讨这种问题又势必涉及村落形态与空间结构的分析。要点是公共设施在村庄中的位置与村落共同体是否存在。不过鲁教授认为满铁调查得出的这种理论的形成是由于日本自身村落的独立性,因为近代日本确实存在村落共同体。另外一个源头是对于突尼斯社会的观察,所以说满铁调查所得出的结论更多是日本农村的对应物。鲁教授认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村落呈现出村落景观的空心化现象,新的村子往往建立在路的边缘,而村庄的中心则是濒临废弃的老房子。在介绍了众多的理论后,鲁教授认为从历史学角度出发研究村社可以概括成三个问题:一是聚落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类型?也就是聚落的发生学。二是它是怎样组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三是它们怎样进入更为广大的世界,如何处理与外界的关系,外界的世界如何影响村落。

其次是地理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相较于历史学而言,地理学把聚落当成人类在地球上安顿自己的方式。以地理学的理论主要探讨四个问题:一是村落的集中与分散问题。具体来讲就是聚居与散居问题,如果是与他赖以生存的方式直接相连,是散居,反之则为聚居。二是村落区位的问题,地理学上的村落区位分析有两层意义,一个是在具体什么地理位置上,另一个是指早已形成的生存网络与生存特点中每个农家都扮演的角色,是指系统中的位置。三是村落的空间形态,这主要是就集村而言,比如线状、块状、组合状等。最后是村落的构成要件,即农村的住宅及其布局。其中,人造景观中农民的住宅最为重要。乡村住宅与城市住宅相比更含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成分,这是需要注意的。

再来是人类学的出发点。或许可以说是站在乡民的视角,人与自己的家之间的亲密感。因人而成,村落不仅是人建立的,而且是为人所居住的(聚落的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按照张光直先生的说法,就是通过聚落的“物”看到“人”

在本节最后,鲁教授介绍了聚落形态与社会变迁研究的总体思路。一是从人类学的立场出发,以人为本位;二是要运用地理学的研究理路与方法;三是探究中国古代乡村聚落的演变及其所反映的社会变迁历程。

鲁教授讲座的重点是作为研究尝试的史前聚落形态的演变与社会变迁。

在本节中,鲁教授首先介绍了自己关于定居形成的看法。一般认为定居是因为人有用火、食物与工具的保存、生育的需求。但鲁教授根据墓葬的启发,他观察到死亡与存在的地点是同一地点,部分地点的居住区与墓葬区重合在一起,葬地与居地之间有很微妙的关系(兴隆洼发掘的重合率极其之高),或许是史前人类试图与死者保持联系。定居可能源于早期人类的生存与信仰,农业革命不必然带来定居,采集业也可以形成定居,定居不是农业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定居很可能促进了农业革命。在定居的情况下才认真考虑动物的驯化及农业,而且根据众多考古报告,很多早期人群都是从半定居发展到定居状态的。

学员提问

接下来鲁教授介绍了住屋与家庭。

他认为居住的房屋及其附属的设施是一个聚落最基本的要素。而房屋的功能有内外之分,外部功能是指遮风避雨等,内部功能是指炊事饮食、休息生活、培育子女等。家庭则是生活在一个屋顶下的人,指一个有独立生产生活的单位,主要有同居、亲属关系、生产与分享的性质。在这种社会单位中,婚姻血缘关系倒在其次。而要从房址考察家庭,兼具多种功能的火塘十分重要。从房址的角度来看,一夫一妻制度可能在新石器时代就普遍存在。接下来鲁教授批评了以往考古学界对于恩格斯、摩尔根理想模型的盲目崇拜。他认为这是考古学界的大房子之梦。但从多个房址的考察中,可以看出家庭是建立在一男一女结合之上的家庭,这是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根本。

在本节的最后,鲁教授介绍了双室与多室房屋的出现,或许可以称为扩大化家庭之梦。在这种趋势里,因为方型房屋更适合扩大化家庭居住,方形房屋慢慢替代圆形房屋。虽然出现多房室的房屋,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很多都没有门相通。换言之,这些房屋很大程度上是互相独立的。有无门相通是一个分析的重点,那些没有门相通的多居室房屋可能会比较复杂。

在本场讲座的最后,鲁教授介绍了分散与集中两种居住的倾向。

如果单纯从生计的角度来讲,分散居住是最为理想的方式。但人类的生存不止需要获得食物,还得通过婚姻繁衍后代。而与他人交往的要求和保护自己的要求得散居与集聚并生。

虽然因为台风的关系,晚上鲁教授的与讨论课并没有如期举行,但本场讲座还是给人很多启发。比如鲁教授兼采众多研究取向的认识路径,不囿于发掘者视点,从资料中看出独特的东西。尤其是鲁教授敏锐地发现考古学界受到摩尔根、恩格斯影响而有意无意形成的“大房子之梦”使得他们忽略了家庭是建立在一男一女结合之上的家庭。鲁教授在解读考古材料时的细心也让人印象深刻,比如注意到多房室房屋中是否有门相通,注意到火塘在房屋结构中的意义。总之,这真的是一场极富示范意义的研究展示。

全文完

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

长按指纹 一键关注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