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506

荐书:《海岱地区商周考古与齐鲁文化研究》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12:150

本文为李伯谦先生为山东地区商周考古知名考古学家刘延常先生的新著《海岱地区商周考古与齐鲁文化研究》所作的序。李先生高屋建瓴的概括出山东地区过去多年商周考古所取得的成就,和以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山东地处中国东方的黄淮下游,史前时期的文化自成体系,是中国史前文化多元一体中的重要一元。海岱地区是探索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形成的重要区域,东夷族团及其创造的东夷文化,为华夏文化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商文化东渐及其与东夷文化的融合,周文化东渐及其与商文化、东夷文化的融合,诸多古族、古国以及周边古文化古国的交流,使得山东地区成为古代文化交流融合的最佳平台,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齐鲁地域文化,为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山东地区商周考古工作起步早。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对临淄齐国故城、曲阜鲁国故城、青州苏埠屯商代墓地等进行过考古调查,据记载,元代、清代在山东地区就出土过周代齐国和鲁国青铜器,著录中亦常见齐、鲁、邾、莒等许多古国传世青铜器;新中国建立后随即对齐国故城、鲁国故城展开考古工作,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省博物馆等单位陆续在山东开展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工作,如济南大辛庄、青州苏埠屯商代遗址和墓葬的发掘,齐国故城、鲁国故城的勘探发掘,鲁中南地区遗址调查等项目,为田野考古、文物保护和专业队伍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

山东地区商周考古取得诸多重要成果,文化谱系和系统研究均走在了全国前列。文献记载商王朝不断征伐东方、夷商交融,山东成为商王朝的大东,西周时期则以分封的齐国、鲁国而闻名,东周时期典籍记载更为丰富。考古工作的持续开展,证明了山东地区商周时期文化资源丰富,是夷人文化、商文化、周文化及其相互融合的重要地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众多科研单位、高校对此十分重视并在山东地区开展考古工作,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院)、山东大学考古系是主力军,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如大辛庄商代遗址、定陶十里铺北岳石文化与商文化遗址、齐国故城、鲁国故城、高青陈庄西周城址与贵族墓葬、济阳刘台子西周贵族墓葬、滕州薛国故城、邹城邾国故城、长清仙人台寺国贵族墓地、沂水刘家店子春秋大墓、枣庄东江小邾国贵族墓地、新泰市周家庄东周墓地、滕州市大韩东周贵族墓地等重要发现。

北京大学在胶东半岛发掘珍珠门遗址并探索商代夷人文化遗存、发掘青州郝家庄遗址后提出岳石文化郝家庄类型、发掘菏泽安邱堌堆遗址后提出岳石文化安邱堌堆类型、发掘章丘邢亭山和乐盘遗址促进了商文化遗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数次发掘滕州前掌大商代至西周早期墓地、发掘牟平照格庄岳石文化遗址,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院)合作开展龙口归城遗址的调查勘探发掘和研究。

其中,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商周考古项目:商代有济南大辛庄遗址、滕州前掌大墓地、寿光双王城盐业遗址群,西周时期有高青陈庄西周城址与贵族墓葬,春秋时期有长清仙人台寺国贵族墓地、临淄后李春秋车马坑、沂水纪王崮春秋大墓,战国时期有临淄淄河店二号战国大墓。众多考古发现奠定了考古学研究良好基础,较早系统地建立起了山东地区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谱系———岳石文化、商文化、珍珠门文化、齐文化、鲁文化、莒文化等,诸多古族、古国得以发现与确立,文化交流融合现象解读更加清晰。

我一直关注山东地区商周考古成果、支持考古研究工作,经常到山东现场考察重要考古发现,与山东的同仁保持密切友好交流交往,也为山东商周考古的持续进展由衷地感到高兴。近些年,我多次到山东参加刘延常同志组织或主持的考古研究活动,如曲阜鲁国故城、滕州大韩东周贵族墓地发掘,在新泰、莒县、曲阜、临淄、济南、滕州等地方举办的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学术研讨会与座谈会等,在全国商周考古座谈会和学术研讨会上,也经常听到刘延常同志发言介绍情况。通过以上各类活动,加深了我对山东地区商周考古的了解,对其活跃的研究氛围印象深刻,也促使着我不断思考和研究。

《海岱地区商周考古与齐鲁文化研究》收录了刘延常同志于1998年至2021年间发表的28篇文章,内容分为商周考古研究、齐鲁文化研究、东夷文化研究和青铜器研究四个单元。“商周考古研究”单元,内容侧重于考古发现及其认识,主要包括山东地区商周考古学文化谱系研究、商周考古发现研究史、商代考古研究、新泰市周家庄东周墓地和滕州市大韩东周墓地的收获与认识。“齐鲁文化研究”单元,内容侧重于山东地区周代考古学文化内涵研究,包括齐鲁文化谱系研究、发现与研究史梳理,齐文化、鲁文化、莒文化研究,山东地区吴文化、越文化、楚文化、燕文化等周边古文化遗存研究,相关古国文化遗存研究。

“东夷文化研究”单元,内容包含了传说时代、夏代、商代和周代东夷文化,包括五莲县丹土遗址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存、岳石文化王推官类型、晚商至西周早中期珍珠门文化研究,还讨论了东夷文化与日本考古学文化的关系。“青铜器研究”单元,包括对山东地区出土古代青铜器的整体梳理研究、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东土青铜器群的研究、山东地区周代青铜殳的研究。

通过研读《海岱地区商周考古与齐鲁文化研究》,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比较突出:

1.绝大多数文章是作者主持考古项目的研究成果,或是从中找出研究题目扩展而成。体现出了考古学科特点,即重视田野考古和从实际材料出发,这是学术研究的基础。

2.所选文章均为山东地区商周考古研究的重要内容,填补了诸多研究空白、解决了相关学术问题。体现出了作者考古研究工作的学术意识和问题导向,“学思践悟”终有所得。

3.从文章内容和文集体例选排看,包括了考古资料的初步分析到文化谱系研究,再到区域文化及其交流融合研究,从而以考古学视野研究古代社会与传统文化。体现出了作者学术研究的系统性,为构建山东商周考古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所做出的努力探索。

4.作者既是学习考古、从事考古的专业研究人员,又较早地长期做管理工作,研究文章多是利用节假日、晚上时间加班加点完成的,体现出了个人努力拼搏与执着追求的学术精神,彰显出了新时代考古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目前,山东地区商周考古研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展示出了其丰富文化内涵和区域特点,奠定了良好的工作与研究基础。在此我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加强商周时期山东地区与中原地区、淮海地区、环渤海地区及东北亚地区的文化关系研究;二是从实际问题出发规划考古工作与课题研究,如加大对齐国、鲁国早期都城和相关诸侯国都城的考古工作力度,积极开展和细化对胶东半岛、鲁东南地区、鲁中南地区商周考古学文化谱系与聚落考古研究;三是发挥山东地区商周考古研究优势,加大阐释与宣传力度,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挖掘、研究、弘扬、传承做出更多贡献。

当前,考古学科理论研究持续创新、科技手段应用不断加强、学科交叉日益融合、国际交流与跨界合作深入拓展、公众考古深入民心,中国考古学真正进入了黄金时代。考古学在保护文化遗产、挖掘阐释价值和让文物活起来等方面,彰显出了学科优势;考古工作者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文化智慧和提升文化自信等方面,能够扛起行业使命和时代责任。

让我们共同接续奋斗,一起向未来。期待山东商周考古、东夷文化、齐鲁文化研究取得更多新成就。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