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勤:写在“二十世纪中国考古”之前
这些年常有人提到,在20世纪中国的各门学术里,考古学是成果最丰硕的学科之一,我觉得这话是有道理的。

考古学在中国有很深厚的凭藉。翻看文献记载,早在西周初已有文物的收藏,到前汉已有古器物、古文字的鉴定。北宋时兴盛起来的金石学,更为考古学准备了很好的材料和基础。因此,现代意义的考古学在中国发展得相当迅速。
1926年,中国学者首次在夏县西阴村主持了田野发掘工作。1928年,开始了殷墟的发掘与研究。1949年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文物考古事业突飞猛进。中国考古学的成果,已经多次震动了国际的学术界以至公众。

中国考古学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明的灿烂辉煌,证明中国人对人类发展作出了重大的创造性贡献。每一位参观过有关博物馆和文物考古展览的人,对此都有深刻的难于磨灭的印象。
与历史研究密切结合,是中国考古学的一项特色。王国维先生过去在清华讲授《古史新证》,提出“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材料”相印证的“二重证据法”。随后的考古学家,也多以重建古史为其职志。事实上,考古学的不断前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促动了历史的改写。可以预见,中国考古学今后仍会沿着这样的趋向发展下去。
说中国考古学一开始便同历史学联系,并不意味考古学不是独立的学科。现代考古学是一门有自己理论及方法的科学,它正在越来越广泛地与有关学科融合接触,特别是吸收和采用新的科技手段和成果。我们目前实施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使大家进一步认识考古学这个领域是人文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的重要结合点。很多关键性的考古学工作和课题,只有采取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途径,才有可能得到突破和解决。

有人说中国的古业已考得差不多了,这个看法是不对的。中国历史这般绵远,幅员如此辽阔,有着非常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存。很多地区的文化面貌还有待揭示,大量的考古问题没有适当的说明。应该说,我们的考古工作正是方兴未艾,怎么能说差不多了呢?
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回顾中国考古学的巨大收获,有益于增强我们的信心,促使考古工作有更大更新的进步。
本文刊于《文史知识》1999年第6期
老人挖到西汉文物 主动上交给国家(上交文物)
老人挖到价值百万的青铜器选择上交国家。2010年的一天,74岁的老人史保财在自家地里干活时,一铁锹下去,听到光的一声脆响,抛开土层石堡,才发现黄土中隐约有块深绿色的东西,完全挖出时,发现他是一个三条腿,另有一鸟嘴形状的铜孔。拿回家乡亲们也都特意赶到他家里参观鉴宝。不久后,听说史保财在地里挖出价值连城宝贝的消息在村子里传看,闻讯赶来还有很多文物贩子,在看到铜仆时,都愿意出高价进行收购。上交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10-29 19:55:530000罗茜尹 王亚蓉:“抽象的抒情”中国纺织考古的探索之路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而言,中国的纺织考古研究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对古代服饰历史的梳理,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纺织文物实证资料的陆续出土,在进一步辅以实验考古的方法之后,中国的纺织考古学科日趋完善。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34:08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丰镐遗址
周文王所建丰邑与周武王所建镐京的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南12公里的沣河两岸,丰在河西,镐在河东,遗址范围包括客省庄、马王村、张家坡、新旺村、冯村、洛水村、普渡村、斗门镇及昆明池故址一带,总面积逾10平方公里。年代约当公元前11世纪至前771年,是西周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丰镐遗址位置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7 21:21:180000南京考古出土东晋时期夏天降温神器,与风扇配合效果如现代冷风机
冰槛与宋朝的降温手段本文作者倪方六在中国科技史上,各朝都有自己的发明和创造,如果评选哪一朝代高科技发明最多,无疑是宋朝。以眼下夏天的降温制冷手段来说,宋朝便有一些“高科技”。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1:24:010000严耕望:努力途径与工作要诀
一个人在学术上的成就,通常总是要有主观条件与客观环境两者相配合。客观环境所涉甚广,可说整个国家社会无不息息相关,而最直接影响个人成就的当是早期的教育与成年后的工作环境。主观条件,最主要的是自己的天分、性情与身体健康等等。教育与工作环境多少有些要碰机会,天分更是先天生成,不可强求。但不懈的努力对于这些多少都可作若干主动的创造与控制。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4:09:49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