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45

齐东方: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2:56:590

伴着一阵爽朗的笑声,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齐东方走进了记者的视线。大概是由于常年在外做考古发掘,齐东方看起来并不像一位学者,黝黑的皮肤仿佛在述说他的饱经风霜。但在对话中,不时幽默的调侃却显示出齐东方诗人般的性格。

“美的东西谁不愿意研究呢?”

从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考古专业至今,齐东方从事考古已近三十年。为什么选择考古?齐东方老师会心一笑:“因为喜欢啊!”简单的回答里饱含对考古的热爱。

齐东方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唐考古,其中尤为关注汉唐时期金银器皿。早在本科阶段,齐东方就已经开始接触汉唐金银器研究,本科毕业论文还是以这一方面的研究内容写成的。在齐东方看来,接触汉唐金银器,“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幸运”。齐东方向记者介绍到,汉唐时期文化高度繁荣,考古发现的文物琳琅满目,而金银器在之前年代较为罕见,又“非常精美”,所以一下子就吸引了他,“美的东西谁不愿意研究呢?”。

进入汉唐金银器的研究之后,齐东方渐渐意识到金银器的重要研究价值。汉唐时期“丝绸之路”发达,外来文化的影响十分明显,但究竟是哪些外来文化输入进来?齐东方认为,这种外来文化在金银器中体现得最明显。“金银器上的花纹几乎囊括了唐代所有材质器物的花纹,造型也很丰富。”同时,金银器是直接受外来文化影响而在唐朝兴盛起来的。因此,金银器也就最具代表性。齐东方说,从金银器入手,可以较好地研究这一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情况,更深入、更全面地地掌握整个时期的文化面貌。

在齐东方的眼里,历史像是披着神秘面纱等待探索的美,而这些汉唐时期遗留下的金银器皿,正是美的集中体现。从对金银器的研究中,齐东方依稀可以看到汉唐是何其繁盛,欣欣之景如画卷般展开在眼前。

“每一次野外考察对我都有影响。”

1995年,一次偶然,齐东方进入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探寻一千七百年前灿烂辉煌的古城——尼雅遗址。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气候条件极其恶劣,方圆几公里都荒无人烟,天气燥热,没有水源,一个月都不能洗澡刷牙。

新疆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地方之一,而尼雅古城又是最重要的遗址 ,因而遇到千载难逢的机会能够亲历,齐老师万分珍惜。因而当时感冒发烧的齐东方,不顾家人和学生的担忧,毅然前行,终于亲历了尼雅干尸、佉卢文、“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等重要发现的面世。

2009年,他登上青藏高原进行吐蕃墓葬发掘。这次考古发掘给他留下了别具一格的印象。在他撰写的《走进青藏高原》考古手记中,他援引了崔健的歌表达自己的追求:“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我要人们都看到我,但不知道我是谁。” 在青藏高原的苍天之下,齐东方更像是一个浪漫的旅行者。他抱着幻想,走进了青藏高原,试图找到所有的谜底。而这次在青藏高原进行的考古发掘,恰恰出土了许多珍贵的文物,为研究唐代吐蕃的社会生活和当时的历史状况提供了线索。

这一次次毅然决然的前行,对他的考古事业都有怎样的影响?齐老师沉默片刻,和蔼中透着严肃:“对考古人来说,你很难为自己设定一个方向说自己会一直走下去,这和你发现了什么有关,你可能对某些方面一无所知,但你有了发现后就会去研究它。所以每一次田野考古发掘,甚至是每一次野外考察对我都有影响。”

“不要被已有的研究模式牵着走。”

在考古研究上,齐东方主张在前人的研究方法之上有所突破,他一再提醒学生:“不要被已有的文献牵着走,不要被已有的研究模式牵着走。”

一般人都认为,唐朝“以胖为美”,确实也有一些史料能够证实部分结论。但齐东方却发现,现在出土的唐代陶俑很多,并不都是胖型。他认为,“以胖为美”可能只是某段时间、某个地区如长安等的一种现象,但并非整个唐朝。“至少在唐初和唐末,社会上并不是以胖为美。”齐东方说道。这时候,如果固守已有的观念,被已有的文献牵着走,就很难“发现真相”。

在齐东方看来,考古研究“学习前人”是必须的,但如果“囿于前人的思路和模式”就“很难有自己的见解和发现”。他认为,文史哲的学科需要“创造”,即在前人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寻求突破。

齐东方自身的考古研究也在进行着对固有研究模式的突破,考察何家村遗址时,齐东方提出了“用小说和诗歌证实历史”的研究方法。这曾经引来一阵热议,许多学者心存疑惑,但齐东方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许多情况下,“只有野史材料的辅助方可还原社会风貌。”齐东方特别介绍到,历史研究通常有三种依据:正史、野史(包括笔记小说、诗歌等)和实物。目前一般使用正史,但他特别注意到,“野史中也有很多珍贵资料”,有些对社会生活的描述甚至在正史里很难见到,比如唐代小说中提到的城门名称,描绘的唐朝服饰等,可以更为逼真地再现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面貌,因而在他看来,“从笔记小说等野史中发现有用的材料”对于历史的研究越来越重要。

同时,重视野史的研究价值,能让历史研究更鲜活。齐东方援引了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的例子。他解读到,古代不同等级的官职有其相应的不同服饰,散官较执事官阶位更低,应着“青衫”。白居易任江州司马,属执事官,不应着青衫,这句诗隐约地表达了白居易“当时不受重视的不满心情”。

当然,面对芜杂的野史资料,考古人的鉴别显得很有必要,齐东方主张“将正史、野史和考古发现结合起来”,但对于野史应该“有选择地使用”。同时,齐东方还强调,一个优秀的考古人应该“具备多个领域的较高素养”和“通观全局的视野和思考方式”。正如一个时期的探究不能只通过一个墓穴的几件葬品就得出普适性结论一样,齐东方说道,“统筹全局的研究才能更贴近历史真相。”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齐东方风趣幽默,他在课堂上的许多经典之语被整理成为语录,在学生间广为流传。在一次讲座中,齐东方以一句“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作结。这句富有哲理的话后来成为一些同学的座右铭,激励着他们不断充实人生。

其中,齐东方记得,当年的学生毕业十年后相约在昌平园聚会,他应邀参加。席间有一名法学院个头矮小,身体单薄的女生。齐东方得知,这个瘦小的女生两次登上珠峰,做志愿者捡垃圾,心里充满钦佩。然而,直到齐东方与这个女生交流之时,他才发现激励这个女生的恰恰是自己当年那一句“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我虽然至今不知道那个小女生的名字,但我却由衷敬佩她的精神,因为我深知高海拔的环境对人的体力和毅力要求之高,所以,我至今记得她瘦弱的身影。”齐东方愉悦的语气中不无敬佩和期待。

在北京大学考古专业走过六十年之际,齐东方以在北大考古三十年的经历,见证了北大考古的发展。许多人都认为“考古是个苦差事”,齐东方却认为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苦乐观”。他以自身的经历感慨道,“只要热爱,没有什么努力是辛苦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即使报酬并不丰厚,工作十分繁忙,获得的也是幸福和满足。”

附齐东方简介:

齐东方,1956年3月13日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现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唐时期的考古、历史、文物、美术的教学与研究。出版学术专著《唐代金银器研究》等三部,发表各种论著百余篇,主要包括吐谷浑余部历史的研究、三国至隋唐时期墓葬制度的研究、中国古代金银器研究、古代马具的研究、古代玻璃器研究、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来源:北大新闻网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