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最懊恼事:不知大庆油田就在脚下,却组织1亿国民挖树根炼油

二战的末期,日本的石油进口量从年近千万吨量突然下滑至不到170万吨,这对处于多线作战的日本军队是不敢想象的。自从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的空军和海军,加上游弋在太平洋海底的潜艇,大肆突袭日本的油轮,日本的油轮在太平洋上好似过街老鼠一般,随时可能遭到美军和盟军海空双重打击,到了1945年,日本进口石油量几乎为零,一位日本油轮船长在当时大呼:“我们的油轮根本就不可能顺利到达日本岛,出港后就会马上被击沉,形势已经频临绝境!”
面对石油荒,日本的军队高层无力扭转太平洋上的战局,逐渐将石油战略重点放到了在占领地中国地区和东南亚地区寻找石油,以及在日本本土挖树根炼油的计划上。

建国五十年代末,我们国家发现了大庆油田,当时这个世界级特大砂岩油田轰动了世界。然而却让日本人目瞪口呆捶胸顿足,因为就在10几年前,日本军队曾经将大庆踩在脚下,却没有发现石油。日本的战后余党痛呼:“天赐的良机和日本擦肩而过!”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的20年代,就有外国媒体报道中国在东北地区可能存在大型的油田,令日本军国垂涎不已,在二战中,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地区,日本军队首要的秘密任务就是寻找石油,为此日本军部在满洲成立了铁道株式会社满铁调查部,此部门的最大任务就是在东北地区寻找石油。
日本的空军航空队在飞行到大庆上空时,经常会看到这一片不毛之地,草甸子丛生,水面上漂浮着大量黑色油膜状物,他们随即多次将此消息给满铁调查部通告。然而当时的满铁调查部负责人则坚定的回复他们,此地是典型的陆相沉积构造,从理论上来说是贫油区域,不可能存在大型油田,没有开发勘探的必要。于是日本的军部将石油开发的重点区域放在了东南亚地区,即荷属东印度(印尼)的大片油田。

日本的石油战略计划,在中国东北地区未找到油田,东南亚战区寻找油田又遭到了盟军和美军的沉重打击,再加上美军控制了太平洋海运线路。日本军队即将处于断油的阶段,形势岌岌可危,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日本军国企图做最后的亡命一搏,发动了一个全民挖树根的计划。

组织全国民在日本境内大肆挖掘松树根,那么小小的松树根有什么玄机呢?原来据日本的科学家当时提出,松树根可以熬制出松树油,而松树油经过蒸馏之后可以得到轻质油。200个松树根炼制出得轻质油可以使飞机在空中飞行1小时。

于是,日本军国政府立即在国内号召全体国民,开展一场轰轰烈地挖树根行动。全日本民众纷纷上山挖树根,就连小学中学也全部停课,学生们也参与到这项计划中来。军国政府给每一个日本人都下达了指标,每天要挖到足够数量的松树根。只见当时的日本岛上随处可见挖出的松树根和建议炼油设备,边挖边用蒸馏器和民用锅炼油。然而这项计划开展的轰轰烈烈兴师动众,结果却收效甚微,不尽如人意,在从1943年开始,整整两年时间,也就产出了几百吨松树根炼制的轻质油,对于当时日本军队需要的石油量简直是杯水车薪。

后语:一九四五年8月6日-9日,美空军相继在日本岛投下了原子弹,彻底结速了日本欲在侵略战争中获取石油和在本土挖树根炼制轻质油的荒唐计划,但是在几十年后,经过战败的日本,有一次跃为世界经济强国和坏保意识最好的国家,但是曾经有这么一段历史,为了延续侵略战争日本一亿国民大肆破坏环境,疯狂挖掘松树根,让人觉得是如此的讽刺和可悲!
发出历史的声音,我们是认真的,更多佳文欣赏,请点击右上方“关注”!
专家将2000年前楠木棺板放水里煮,浸出液做试验,证实了民间传说
楠木古棺的防腐性本文作者倪方六楠木,是主要生长在中国境内的珍贵树种。过去民间有条件的人家都会用楠木制作葬具,老人说,楠木棺“养尸”,而用槡槐一类杂木打的棺材则会“烧尸”。所谓“养尸”和“烧尸”是一种迷信的说法,实际上是表示棺材的防腐效果。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39:300000日享一书ZZf01《复活的土司城堡:海龙囤考古手记》
5月14日分享的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评述(顺山集、石峁、海龙囤),有一个项目,虽然发掘报告还没出版,但是由于领队大人是一个文艺青年,所以及早地写了一本科普性图书,,这个项目就是贵州遵义海龙囤遗址,书的名字也很文艺《复活的土司城堡:海龙囤考古手记》。我要新鲜事2023-06-01 02:19:270000与四大文明并称的玛雅古文明,是怎样灭亡的?
关于玛雅古帝国[1]的衰落和灭亡,各方面的专家提出了诸多不同的原因——地震;极为剧烈的气候变化;疟疾和黄热病的反复流行;外族征服、内战。在建筑和雕塑方面经过一段时期的强制生产之后,古玛雅人的智慧和审美能力枯竭,随之而来的是相应的社会衰败、政治衰落和政府解体;最后,由于古玛雅人的农业体系未能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而导致经济崩溃。让我们更仔细地研究每一种说法,然后再在它们之间选择取信哪一种观点。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3:49:290001汉武帝渴望长生不老,他是这么做的
原题:汉武帝痴迷长生文/吴甜甜、倪方六说到博山炉,不能不提到一个人,即汉武帝刘彻。袅袅青烟从精雕细镂的山形炉盖中缓缓发出,使整座香炉既似烟波浩渺的海中仙山,又似云雾缭绕的西方昆仑,让人不禁联想到汉武一生对长生不老的执迷追求。必须承认,两汉之际博山炉的出现并盛行,与汉武帝本人对升仙的狂热追求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再加上李少君、公孙卿等一班方士的鼓动。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54:210000这个婚姻奇葩的寡妇能说出这句话不简单,吴未帝降晋为中国统一?
原题:孙吴九大皇家陵墓之孙皓墓——末代皇帝客死洛阳本文作者倪方六上面已说了七座东吴皇家大墓,这文章再来说一下末代皇帝、被晋封为“归命侯”的孙皓继大位、归晋经过,及其葬地问题。图:吴末帝孙皓画像“舅舅娶外甥”现象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34: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