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过双节,考古老李吃鸡,说点和家鸡考古有关的事儿
双节总要为拉动消费做点贡献,老李昨天与家人友人吃了餐白切鸡,品尝美食之外,说说最早的家鸡和有关的那些事儿。 说这个话题之前,先回顾一下早些时候,北大文博学院的王教授曾经吃鸡吃出来花样,报纸媒体还曾经广为报道。
做一个北方人,来广东考古,对粤菜美食,特别是广府美食中的白切鸡,老李经历了从不喜欢到酷爱的转变。每每有新同事或者是后生一起吃白切鸡的时候,老李总要说上那么几句。
白切鸡的选材一定是没下过蛋的走地鸡。做法我在家里也曾经用电饭煲尝试过:用温度比较高,但是没有开的水(《茶经所云蟹目水)连浸带煮4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这是为什么呢?在广东农村考古的时候,曾经向房东的阿姨专门请教:如此温度的水,可以使整只鸡的外皮保持完好,不至于破损。为什么一定要讲究外皮儿保持完好,因为包括在中秋节等节日,广东的乡亲们是要用整只做好的白切鸡拿来拜神祭祖的。显然,供品的品相也是十分讲究的。摆完了贡品之后当然就把它吃了,贡品、食品兼得。这时候白切鸡也已经放凉了,切成合适的大小,大概是一指左右宽的鸡段儿,点蘸料食用;蘸料以姜蓉为主,有点儿小葱花儿,然后放些咸盐和纯正的生花生油,吃起来自然非常的美味。


火候讲究的是肉脱骨,但是鸡大腿骨,斩开之后还有鲜红色的血,这也是我刚来广东吃这道菜的时候的心理障碍,但是现在彻底明白了,这是手艺、是功夫。

现在,转到家鸡的起源,根据目前中国的考古发现来看,最早的家鸡发现于河北省的磁山文化遗址当中。距离现在大概有七、八千年了,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考古发现可以确认的最早的人工驯养的家鸡。这个记录直到今天,还没有被打破。

另外一些和鸡有关的,比较早的考古发现,在湖北京山屈家岭遗址当中。有些陶塑的家鸡的模型,这个材料发表的比较早(1965年),印刷的图片不太好看,所以老李没有选。
下面这一组陶塑家鸡的模型出自于湖北的邓家湾遗址,是石家河文化阶段的。


邓家湾的公鸡母鸡也已经有了明显的区别,这张黑白照片是一只大公鸡,高顶鸡冠,我们可以看的比较清楚,而且昂首挺胸。有意思的是,邓家湾石家河文化的陶塑模型和很多狗等动物模型,大量出土于石家河文化阶段的灰坑等遗迹或地层中,墓葬中不见;所以,邓家湾的发掘者分析认为:这些动物模型包括公鸡,母鸡们是主要用于祭祀活动的。看来与广东地区人民在重大节日祭祀神灵、祖先贡品的白切鸡,存在着明显的共同之处。
《齐民要术》中对鸡的饲养与食用有过较为系统的记载,也记录了两种鸡蛋的吃法。


孟子则将吃到家禽、家畜之肉,提升到了文化以及和谐社会建设层面了:““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当然,现在食用鸡肉不受年龄限制了。
END
#文史观天下#
盗墓贼出入盗洞常用什么工具?锯开棺材后看到妃尸如生,吓坏了
原题:夜盗珍妃墓-2本文作者倪方六这篇文章接着上一篇《中国史上最后下葬的一位妃子墓被盗记》继续往下聊。在确定盗皇陵后,鄂士臣、关友仁等一班扒坟老手组成了精干的盗墓班子,说干就干,光绪皇帝的妃子墓被盯上了。图:光绪皇帝崇陵地宫⊙盗墓专用工具“蜈蚣梯”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6:15:5500001987年河南挖到一座怪墓,三殉人二男一女,墓主或是黄帝对手
最离奇的三起古人遗骨考古发现本文作者倪方六考古是探索未知,考证过去,总会有惊人的发现。现代考古学正式进入中国,不过百年时间,但重大的考古发现比以前1000年间发现还多:河南安阳殷墟、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浙江河姆渡史前遗址、陕西西安秦兵马俑、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哪一项都刷新了人类文化记录,震惊世界。与此同时,还有不少另类而离奇的考古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2:51:220001四千年之前的夏朝 为什么总是那么神秘?(夏朝发现)
没有完全的证据可以说明夏朝真实存在。在我国的很多史书当中都是从夏朝开始计算,可是我们甚至连周口店人都挖的出来,却从来没有挖掘出来过关于夏朝太多的痕迹,所以有很多的考古学家都认为夏朝只是存在于传说里面,中国真正的时代应该是从商朝开始。最起码商朝还有着一些文字的记录。不存在的夏朝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9:32:400001新发现 | 江苏徐州文庙街区地下城遗址考古发掘与收获
江苏徐州市文庙街区地下城遗址位于鼓楼区彭城路与河路交叉口东侧,原市第二中学院内(图一)。为配合文庙街区复原改造工程,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徐州博物馆考古所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900平方米(图二)。图一徐州文庙地下城遗址位置图图二发掘现场照片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6:50:2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