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597

老李读太史公书札记,李广难封,并非全是数奇惹的祸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3:54:250

老李自小稀罕《史记》,先父不多的书中就有这套书。儿童时就能讲述飞将军李广射箭的故事,皆因太史公的文字所感动。上大学的时候念太史公书,基本上是为完成作业;工作后则因写论文而读之;而今,则结合自己研究心得,与大家分享一下个人的读书心得积累吧。

甘肃天水的李将军墓

李将军参加对匈奴作战,论次数是非常多的,然而,却是非常悲剧的结局。汉武帝一句话,就为 李将军盖上了悲剧人生的印章:“大将军(卫) 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ji),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加之后世关注李将军者众,诸多说法中,王勃的慨叹颇具代表性:“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因汉武帝所言:年老、数奇,而未封侯,悲剧也特别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今天老李从历史史实的角度,尝试分享一下个人对李广难封的看法。

作为汉朝的外患,匈奴对汉朝的边境地区的侵扰不断,抢掠财物、粮食后即迅速离去。从时间上看大多选择秋高马肥时节, 因为接下来的漫长冬季匈奴人特别需要粮食的接济。 但匈奴人则从不主动与汉军主力在中原或边境地区决战, 也没有彻底推翻汉朝的实力和图谋。至武帝大举对匈奴用兵时,汉朝已经经历的七十多年的建设与积累,国力强盛,并训练了足够的骑兵部队,战争中使用了十四万匹战马,足以想象战争的规模与皇帝的战略决心。武帝曾经对卫青说:“汉家庶事草创, 加四夷侵陵中国, 朕不变更制度, 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 天下不安;为此不得不劳民。。。。”足以表明,汉武帝倾举国之力,以战争方式彻底解决匈奴问题的决心。

汉武帝雕塑

汉武帝对霍去病的喜爱与器重,与李广将军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形成了鲜明对比。太史公曾记录了霍去病所言“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这句话。有些学者认为是一位年轻将军的励志豪言,并有讨好武帝之意。武帝听到这话,对霍去病更是喜爱有加;并列举了霍去病出征时,武帝派数十辆专车携带物品专供霍将军, 他吃不完,用不了, 宁可扔掉, 也不给饿肚子的士兵;士兵已经饿得站不起来了, 霍去病仍不顾士兵疾苦, 让士兵给自己修场踢球。显示了 他的眼中只有自己的如何为皇帝立下战功和个人的享乐,缺乏仁爱之心。

但从战争的战略思想和结果来看,老李认为,霍去病所说“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那确实是说到了汉武帝的心坎儿里。《尔雅·释诂下》解释为“绝也”。《说文解字》解释为“尽也”;可视为与汉 武帝的战略目标高度一致,要灭匈奴!灭字即为战略目标。战争结果也不必多言,不仅是霍去病取得了空前的战果,对于皇帝和国家,从此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霍去病可谓言行一致。

众所周知,霍去病以及卫青等将领所用战法即为长途奔袭,主动进攻,以期消灭匈奴主力;而李将军虽然数十次与匈奴作战,也有神勇的表现,但毕竟为太守出身,多数为防守思维,而非“野战军”思维,故此,老李推测,飞将军的思维定势对他的指挥造成了一定程度与皇上战略想法的脱节,即无法与冠军侯等充分理解皇帝战略意图的程度相提并论。

汉武帝对卫青有明确的交代,不重李将军的原因有二:年老、数奇(命不好);老李认为,年老的原因有两个含义,一是李将军对消灭匈奴的战略意图理解不足,其次是长途奔袭,的确也非年长者的长处。数奇(命不好)则与汉武帝根深蒂固的迷信思想有关。造成的结果是李将军没有显赫的战功,所以封赏在李将军有生之年没有见到,但后来,汉武帝还是分封李将军的后人。至于文人对李将军难封一事耿耿于怀,更多的原因是各自所站角度不同导致的:司马迁饱含情感的笔触对李将军悲剧人生的描叙,非常有感染力,影响远达当今,也是原因之一。而汉武帝则更多地从灭匈奴的总战略和结果考虑,未封则是皇上的角度,自然有他的道理。所以,老李早些年观看《汉武大帝》连续剧时,对开此剧篇年老的汉武帝与司马迁的一段台词颇有感触,汉武帝讲了一番话之后,司马迁对曰:皇上圣虑深远,非常人所能及也(不是原话,是老李的转述)。虽然如此,李将军的形象在我心中与儿时无异,依然是令我非常崇敬的。

玉门关

END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