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490

【收藏】图文详解 | 唐至清古建筑梁架结构的演变规律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3:04:551

本文选择山西唐至清有文字可考且原真性强的代表性宗教木结构建筑, 类比分析其梁架结构的时代性和区域性特征,总结梁架几何图形的组合形制和区域性结构手法以及历代营造技术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规律

技艺成熟的唐代建筑

618—907年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高潮时期。国家安定统一,经济的繁荣,文化的昌盛,科学技术的突破,促进了唐代国势的强盛。唐朝的繁荣发展,催生了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完整而成熟的木结构建筑体系。其建筑成就集中体现在宫廷建筑和宗教建筑中。我国遗存唐代木结构建筑3座,均在山西,即五台南禅寺大殿、佛光寺东殿,运城芮城县广仁王庙龙王殿。通过这三座遗构的分析,证明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至唐中期已经非常成熟。其建筑风格特征是:柱网对称,侧角及生起自然,铺作功能科学,用材硕大,柱额梁架结构严谨,举折和缓,出檐深远,气势浑厚,角梁斜置,形成了科学严谨的屋架、铺作、屋身三个结构层。其梁架结构特征是:脊部施叉手捧戗,托脚与栿头相接闭合,构成梯形状态,形成了等腰三角形与等腰梯形相结合的梁架结构形制(图一)。其梁栿结构手法是:梁栿之间施驼峰或方木及斗栱隔架,形成了梁栿式的结构手法。唐代木结构建筑的梁架结构特征和梁栿结构手法,可诠释为等腰三角形与等腰梯形套矩形组合的梁架结构形制,“梁栿驼峰式”结构手法。

1.五台南禅寺大殿(782年)(见下图)

等腰三角形与等腰梯形套矩形组合的几何图形

南禅寺大殿横断面

南禅寺大殿,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等腰三角形与等腰梯形套矩形组合的梁架结构形制,“梁栿驼峰式”结构手法的实例。重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为唐中期遗构,距今1234年。柴泽俊先生《南禅寺大殿修缮工程技术报告》确认:“南禅寺大殿唐建以来,两次较大的修缮〔宋元祐元年(1086年)一次;现在一次〕”,“这是唐建中三年重建以后一次较大的修缮,经与实物核对,除很少一些小型构件是宋或宋以后添配者外,大都还是唐代原物。”“平梁之上瓜柱不是唐制,勘察和拆除过程中,发现平梁中线上的驼峰、瓜柱、座斗的规格与唐相异,木质也不相同,盖为宋人修葺时添配。两侧叉手直承捧节令栱和脊槫(不用瓜柱),上端两首相交,榫卯严实,当是原物。此制与我国唐建实物———五台佛光寺东大殿,和唐建资料(如日本奈良法隆寺回廊等)均相符合。此次修缮,应予复原。”[2]1974年修缮前平梁上遗存有蜀柱,修缮后去掉蜀柱恢复叉手。

大殿前设月台,殿身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平面呈方形,单檐九脊顶,梁架为四椽栿通檐用二柱。平梁之上设叉手捧戗捧节令栱承通替、脊槫,平梁头结点与平槫捧节令栱相接不出头,托脚上端斜撑栱子外侧形成梯形构架,为等腰三角形与等腰梯形套矩形组合的梁架结构形制;四椽栿两端交泥道慢栱向外延伸制成二跳华栱,上设缴背,缴背两端交正心素枋外延出耍头,平梁与四椽栿缴背之间施驼峰置栌斗隔承,为“梁栿驼峰式”结构手法。

2. 广仁王庙龙王殿(831 年)

酒冠五先生1959年在《文物》发表的《山西中条山南五龙庙》记载:“庙内广仁王龙泉祀碑载:‘傍建祠口,亦既增饰,意者,祠因于泉,泉主于神,能御旱灾,适合典礼……,元和戊子岁月在高聚十口日书’。重建广仁王庙碑上说:‘县城北七里许,有古魏城,城西北隅有一泉,其实如线,派分四流,浇溉百里,活芮之民,斯水之功也。……始名为龙泉。己制小屋,图其形,写龙之貌,为乡人祈祷之所。……神屋破漏,墙壁秃毁, 图形剥落,……洎自太和五年,划除旧舍,建立新宇,炎炎赫赫,……太和六年岁在壬子七月立秋日,芮城县令赐勅鱼袋郑泽记。’说明早在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以前,就有了龙泉祠。太和五年(831年),又经重建。两通碑文里的‘民’都缺笔,是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正殿建筑桔构,虽经后代屡次整修, 但仍保存了唐代的风格。”文章附有照片三张,因黑白片加之不太清晰,平梁以上结构和构件辨认不清。2013年的屋面修缮,没有留下任何有关木构架和构件时代资料信息和结论。

龙王殿,距今1185年,较南禅寺大殿晚49年。虽后代屡有修缮,但梁架结构及铺作,仍为唐晚期遗构,面宽五间、进深三椽,单檐九脊顶。梁架为四椽栿通檐用二柱,梁架结构与五台南禅寺正殿相较,差异有三:其一不设缴背,衬头枋直抵檐槫,托脚下端隔正心令栱,斜抵衬头枋尾,叉手脚半宽插入平梁;其二是铺作无令栱和耍头;其三是老角梁檐外平直式(疑是后代所为)。

(3)佛光寺东大殿(857 年)—现存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唐代晚期遗构(见下图)

—现存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唐代晚期遗构,见下图,重建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为唐代晚期遗构,距今1159年。是我国现存木结构建筑规模最大,结构最原真、最完整的唐代晚期遗构。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四阿顶。平面金箱斗底槽,梁架结构属宋《营造法式》中“八架椽屋,前后乳栿用四柱”,殿堂式建筑。梁架以平暗(即天花板)分隔为“明栿”与“草栿”。草栿四椽栿与乳栿间设方木隔承,四椽栿与平梁间设方形驼峰隔承,托脚斜撑平梁头,平梁上设叉手斜撑脊部捧节令栱。梁架的结构形制和结构手法与唐中期南禅寺相同。

佛光寺东大殿横断面( 乔云飞、卢宝琴提供)

创新转型的五代建筑

及完善发展的宋、辽建筑

五代、宋、辽

五代十国在继承唐代梁栿、托脚等腰梯形结构的几何形制基础上,突破性地使用脊部蜀柱,创新了脊部直角三角形几何形制,实现了划时代梁架结构的转型。首创了平梁之上设驼峰立蜀柱承襻间斗栱及脊槫,叉手仍保持唐代结点,捧戗捧节令栱两侧,创新了脊部直角三角形几何构图;梁栿间结构手法在继续使用唐代“梁栿驼峰式”基础上,创新了梁栿间设驼峰置铺作的“梁栿驼峰铺作式”和梁栿间设蜀柱顶承的“梁栿蜀柱式”结构手法;梁栿与托脚结构形制在沿用唐代托脚斜撑平梁头的梯形几何图形基础上,创新了平梁交襻间出头之结构。角梁继承唐代斜置式结构。五代梁架结构可诠释为直角三角形与等腰梯形套矩形组合的梁架结构形制,“梁栿驼峰式”、“梁栿驼峰铺作式”和“梁栿蜀柱式”结构手法。宋代在继承五代结构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革新,初期叉手仍保持五代结点特征,中期出现双叉手;平梁交襻间出头和不出头两种形制同时使用,出现了不设托脚和剳牵插于内柱、蜀柱的结构方式,梁栿结构几何图形由唐、五代等腰梯形套矩形的组合向矩形几何图形发展,进一步完善了梁栿结构的稳定性,形成了简洁的直角三角形与矩形组合的梁架结构形制和“梁栿驼峰式”、“梁栿蜀柱式”及“梁栿插柱式”结构手法,开创了角梁平直式结构。辽代综合五代和宋代结构形制,开创托脚斜撑平槫之结构,使之更加纯熟,同时首创梁栿间完整的杪跳式铺作隔承结构,角梁仍保持唐、五代斜置式结构。这些结构形制和手法在宋《营造法式》中均有所体现。

一、乱世创新的五代建筑(907-979年)

我国遗存五代十国木结构建筑5座,山西遗存4座,分别是天台庵大殿、龙门寺西配殿、大云院弥陀殿和镇国寺万佛殿。这四座木结构建筑,均有时代记载,营造时间的跨度为长兴四年(933年)至北汉天会七年(963年)的30年间。其中三座遗存在长治平顺县,反映了山西五代木结构建筑的共性特征和长治地区个性特点;一座遗存在晋中平遥县,反映了唐代向宋代营造技术演进的基本定型和山西中部区域的手法特征,折射出对辽代建筑技术的影响。五代遗构主要创新点是:平梁上设蜀柱,形成更加稳固的直角三角形几何结构,首创柱头普拍枋之构,形成更加稳定的柱头圈梁;平梁交襻间栱出头,提高了平梁结构的稳固性;梁架局部枋系构造和梁栿重叠造,梁栿间设杪跳铺作及驼峰隔承;栌斗设小替木承梁栿斗口跳。梁架结构为直角三角形与等腰梯形套矩形组合的梁架结构形制(图四),“梁栿驼峰式”、“梁栿驼峰铺作式”和“梁栿蜀柱式”结构手法。

五代直角三角形

与等腰梯形套矩形组合的几何图形

(1)后唐平顺天台庵大殿(933年)——创新驼峰蜀柱结构(见下图)

天台庵大殿横断面( 山西古建所曹振钫绘)

2004 年笔者在《山西现存早期木结构建筑区域特征浅探》中,“认为平顺王曲村天台庵正殿为五代遗构”。2014 年11 月局部解体时发现脊槫与顺脊串结合部题记:“长兴四年九月二日地驾必(?)匠人曹谢(?)宁(?)远王昉□□四故记制槫士张王”,前檐东南翼角第 14 个飞椽题记:“大唐天成四年建创,大金壬午年重修,大定元年重修,大明景泰重修,大清康熙九年重修做饭善人……”。从墨迹看脊槫与顺脊串结合部的题记是制作脊槫的匠人所题。飞椽题记是清代修缮时做饭师傅将搜集的有关修建资料写在上面。结合现存遗构可确定为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更为准确。不应作为唐代建筑分析之实例。

天台庵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九脊顶。平梁上置驼峰立蜀柱,叉手捧戗捧节令栱两侧,平梁交襻间隐刻栱由托脚斜撑,形成直角三角形与等腰梯形组合的几何图形。梁栿设蜀柱置栌斗顶承,形成梁栿蜀柱的结构手法[4]。四椽栿交栌斗制成华栱出跳。天台庵大殿的创建,距唐朝结束仅26年,基本上能反映出唐至五代木结构建筑梁架创新发展过程的真实性。2014年11月维修解体拆卸时,发现蜀柱与驼峰、平梁之间没有榫卯痕迹,与五台南禅寺大殿平梁蜀柱结构雷同。天台庵大殿早南禅寺大殿平梁蜀柱153年,期间是否蜀柱与驼峰间不设榫卯有待考究。大殿梁架结构是现存直角三角形与等腰梯形套矩形组合的梁架结构形制,梁栿蜀柱式结构手法最早之实例。

(2)后唐龙门寺西配殿(935 年)———创新栌斗替木及平梁出头(见下图)

龙门寺西配殿横断面( 山西古建所史国亮绘)

据后汉乾祐三年(950年)石经幢载,后唐清泰二年(935年)创建,晚于天台庵大殿2年,距唐朝结束28年。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不厦两头造。梁架为四椽栿通檐用二柱,四椽栿两头交泥道栱外延制成华栱似斗口跳,梁栿间设驼峰及栌斗隔承,平梁之上设驼峰立蜀柱置栌斗、襻间隐刻栱及替木承脊槫,叉手捧戗隐刻栱两侧。托脚上端斜承梁头下半部,结点施以锯口式榫卯。阑额不出头,不设普拍枋。与天台庵大殿相比差异有二,一是栌斗设小替木垫承华栱,二是平梁交栌斗出头,锯口式榫卯托脚。若将托脚延伸,仍与平梁形成等腰梯形结构形制。故属直角三角形与等腰梯形组合的梁架结构形制,梁栿驼峰式结构手法。

(3)后晋大云院弥陀殿(940年)———创新柱头设普拍枋之先例(见下图)

大云院弥陀殿横断面( 山西古建所万科绘)

大云院弥陀殿,为后晋天福五年(940年)创建之遗构。晚于龙门寺西配殿5年,距唐朝结束33年。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九脊顶。梁架为四椽栿后对乳栿用三柱,梁栿间设驼峰、栌斗隔承,上平槫结点处施襻间隐刻栱及替木扶承;平梁上设驼峰立蜀柱置栌斗、捧节令栱及替木承脊槫,叉手捧戗捧节令栱两侧,形成直角三角形状;丁栿、乳栿上设缴背;托脚1.5 步架,下踏四椽栿、背承下平槫枋、上部补贴方木一条斜撑平梁头,与平梁形成梯形状。角梁及前丁栿斜直式。殿内后槽当心间设金柱两根不施普拍枋,檐柱头周设普拍枋。梁架上施有形态、尺寸各异的驼峰八种。

(4)平遥镇国寺万佛殿(963年)———开梁栿间杪跳铺作及枋系组合结构之先河(见下图)

镇国寺万佛殿横断面( 上世纪80年代吴锐绘)

为北汉天会七年(963年)建造遗构,距唐朝结束56年。分别晚于大云院弥陀殿23年、龙门寺西配殿28年、天台庵大殿33年。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九脊顶。梁架为六椽栿通檐用二柱,设六椽栿两道,下六椽栿置于二跳华栱之上,交正心栱向外延伸与一跳昂身斜切,上六椽栿置于铺作之上。两六椽栿之间设顺栿串,顺栿串上隐刻栱与乳栿尾出跳栱相较形成铺作,与上六椽栿形成枋系结构。各栿之间设驼峰及杪跳铺作隔承,华栱尾与托脚斜切,托脚斜撑栿头,形成等腰梯形几何形状。平梁之上置驼峰立蜀柱设栌斗、捧节令栱及替木承脊槫,叉手捧戗捧节令栱两侧,形成直角三角形几何形状,为直角三角形与等腰梯形套矩形的梁架结构组合形制,梁栿驼峰铺作式结构手法。

二、发展中革新的宋、辽建筑(960 -1127 年)

960年赵匡胤取代后周,建立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原和南方地区的统一,采取重文轻武的施政方针,政治开明,经济、农业、手工业生产均有很大发展,科学技术创新进步,海外贸易和私商经济繁荣,市场上的商品种类较之前代更加丰富。宋代GDP较西汉增长 1/3,总量为265.5 亿美元,当时世界总量1167.9 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600 美元,世界人均GDP为565美元 [5]。宋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与科学高度繁荣的时代。宗教和宫殿组群建筑的布局和建筑形态革新完善,梁架结构继承五代形制,柱网布局出现减柱造,铺作中出现了假昂之雏形直昂造。绍圣四年(1097 年)颁布了李诫编修的《营造法式》,确定了官式建筑营造标准。直角三角形与梯形组合的抬梁式结构体系得以规范。辽朝(907-1125 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在中国北方地区建立的封建王朝。虽辽国与宋朝政权对峙,但在经济、文化方面与内地交流频繁,受汉族文化影响。借用汉族工匠的技术力量进行营造活动,创造性地继承了晚唐风格和五代结构形制。

宋代木构建筑革新特点:早期遗构继承了五代的平梁上设蜀柱,在直角三角形与等腰梯形套矩形结构的基础上,完善了直角三角形与矩形组合的梁架结构形制。按区域划分,晋东南主要以平顺天台庵大殿和大云院弥陀殿为基础,形成了“梁栿蜀柱式”和“梁栿驼峰式”两条技术线路的结构手法,其中“梁栿蜀柱式”为主要发展趋势。中部区域以平遥镇国寺万佛殿为主要技术线路,形成了“梁栿驼峰铺作式”和“梁栿驼峰式”的结构手法。西南部、北部与中部基本一致。创新点:在宋代木结构建筑遗存中,相继出现了四椽栿压乳栿和梁架枋系结构,以及梁栿间只施以驼峰不施铺作、剳牵插蜀柱、脊部双叉手,平直式角梁结构及托脚斜撑槫缝之结构;铺作出现直昂造、昂形耍头、斜面栱的制作手法。辽代建筑在继承唐五代结构的基础上,创新了驼峰与完整的杪跳铺作组合式部件隔承梁栿,托脚斜撑槫更加成熟。

我国遗存宋代木结构建筑48座、辽代遗构8座,山西遗存宋代34 座、辽代遗构3座。宋辽木结构建筑在继承五代梁架结构形制的基础上,出现了多种制作手法,进入了稳步发展时期。山西遗存的34 座宋辽建筑中,有年代文字可考的18座,跨度为宋开宝四年(971年)至宣和四年(1122 年)的151年间,几乎纵贯北宋整个历史。宋崇宁二年(1103年)《营造法式》刊行之前的遗构有17座。宋辽梁架结构特征可归类为,直角三角形与等腰梯形套矩形、直角三角形与矩形组合的二种形制(见下图)。

宋早期直角三角形与等腰梯形套矩形的几何图形

宋代直角三角形与矩形组合的几何图形

辽代首创直角三角形与矩形组合的几何图形

梁栿结构手法可归类为,“梁栿驼峰式”、“梁栿驼峰铺作式”、“梁栿蜀柱式”和“梁栿插柱式”四类。辽代综合五代和宋代结构特征,首创梁栿间施以完整的杪跳式铺作隔承。

(1)高平崇明寺中殿(968-970 年)———五代结构技术的延续和创新的平直式角梁(见下图)

崇明寺中殿横断面(河北古建筑所测绘)

宋淳化二年(991年)创修崇明寺碑记:“寺始自开宝之初……”,推断创建年代为宋开宝元至三年(968-970年),晚天台庵大殿35~37年。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九脊顶。梁架为四椽栿通檐用二柱,施四椽栿两道,下四椽栿背设缴背,上四椽栿为三椽栿中部对接。上四椽栿之上立蜀柱置栌斗及实拍栱承平梁,托脚斜撑平梁端部;平梁上设蜀柱,脚设合踏稳固,上设栌斗、捧节令栱及替木承脊槫,叉手捧戗令栱两侧。四椽栿蜀柱不设合踏;纵架下平槫搭于四椽栿上,转角设递角梁,丁栿和老角梁平直式。檐下柱头铺作为七铺作双抄双昂,隔跳偷心,真昂造。上四椽栿以上结构具有平顺天台庵梁架之风格,上下四椽栿结构与平遥镇国寺近似;铺作用材和出跳延续唐代之风。

(2)高平游仙寺毗卢殿(990-994 年)———首创昂形耍头及四椽栿压乳栿结构(见下图)

游仙寺毗卢殿横断面(山西重德设计公司)

据寺内碑载,重建于宋淳化年间(990-994 年)。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九脊顶。梁架为四椽栿后压乳栿用三柱,梁栿间设驼峰、栌斗隔承,不设托脚,四椽栿与平梁成矩形状;平梁上置栌斗立蜀柱,柱头置栌斗、丁华抹颏栱及顺脊串承脊槫,叉手捧顺脊串及戗通替两侧。檐下柱头铺作五铺作单杪单下昂一跳内外偷心造,批竹真昂造。开昂形耍头、斜面栱及四椽栿压乳栿之先河。

3)太谷县安禅寺藏经殿(1001年)———中部区域现存宋代早期之代表(见下图)

安禅寺藏经殿梁架(山西重德设计公司)

当心间脊槫下题有“维大宋咸平四季岁在辛丑八月庚子朔十五日甲寅用□时昇梁永远为记源旧大中十一年起置南禅院今重建造”,重建于公元1001年,晚镇国寺万佛殿38年。殿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九脊顶。梁架为四椽栿通檐用二柱,梁栿之间设驼峰及铺作隔承,出跳栱向外与托脚内皮切接,托脚上端斜撑于襻间隐刻栱外侧,平梁头不出头;平梁上设驼峰立蜀柱置平板枋、栌斗、襻间隐刻栱及通替承脊槫,叉手捧戗襻间隐刻栱两侧。梁架结构形制和制作手法与平遥镇国寺万佛殿相同,为直角三角形与等腰梯形套矩形组合结构形制,梁栿驼峰铺作式结构手法。同类还有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重建的榆次永寿寺雨花宫,可为中部区域宋早期结构之典型,可惜已消失(见下图)。

榆次永寿寺雨花宫横断面(营造学社汇刊)

(4)长子县崇庆寺千佛殿(1016 年)———具有中部特征的梁架结构

清嘉庆三年《崇庆寺重修碑志》载:“大中祥符九年而寺始建”。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九脊顶。梁架为四椽栿前对乳栿用三柱,梁栿之间结构与榆次永寿寺雨花宫雷同,平梁头设托脚斜撑,平梁之上设驼峰立蜀柱、单材襻间隐刻栱及替木承脊槫,叉手捧戗襻间隐刻栱两侧,当心间东缝蜀柱脚合踏稳固、西缝蜀柱驼峰承托。梁架结构形制和制作手法,具有中部平遥镇国寺万佛殿之风格。

(5)万荣稷王庙正殿(1023年)———领先的直昂造实例,开托脚撑平槫之先例(见下图)

稷王庙正殿横断面(山西古建所冀建格绘)

前檐明间下平槫襻间枋遗有“天圣元年”(1023年)题记。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檐五脊顶。梁架为平梁前后乳栿用四柱,“梁栿插柱式”结构,乳栿剳牵间施以驼峰、栌斗隔承,托脚斜戗剳牵头;内柱头置栌斗承平梁,蜀柱立于丁栿尾上,蜀柱头置栌斗、捧节令栱及替木承脊槫;脊部设复合式叉手,下叉手捧戗捧节令栱两侧,上叉手形制及做法为元代特征。檐下柱头铺作为五铺作双下昂一跳偷心直昂造,补间铺作里转偷心、二跳昂向后延伸制成挑斡。为铺作直昂造最早之实例,开拓了托脚斜撑平槫之构。

(6)已消失的大同下华严寺海会殿(1038年)———继五代栌斗设替木,纯熟的托脚斜戗平槫(见下图)

下华严寺海会殿横断面

海会殿约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 年),可惜现毁坏无存。原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不厦两头造。梁架为四椽栿前后乳栿用四柱。乳栿、剳牵插于内柱,乳栿头制成华栱出跳,与五代栌斗设替木的斗口跳雷同。梁栿间设驼峰栌斗隔垫。平梁之上设驼峰立蜀柱,叉手捧戗襻间枋两侧,四椽栿与栱枋相交向外出头,托脚斜撑栿头下皮与华栱斜切,其他托脚均斜撑槫外侧,形成直角三角形与矩形组合的几何图形。

(7)应县佛宫寺释迦塔(1056年)———唐代结构的延续(见下图)

佛宫寺释迦塔二层结构(李博绘制)

创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现存建筑辽代原构。塔通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塔体平面八边形,外观五层六檐腰缠平座,屋顶攒尖式,是国内外现存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木结构塔。塔体每层间以平座相间内设暗层,实为九层,塔体采用底层双壁、塔身双筒式构架,外槽檐柱之间及内槽内柱之间于柱头设阑额及普拍枋联络,于柱脚水平设地栿联络,柱头部分施铺作与栿枋结构均延续唐代,内外槽纵横结构,暗层施以斜撑稳固,将整体塔身形成套筒式结构。所用铺作多达54种。每层内设木制楼梯,逐层攀登,直达顶层。

(8)夏县余庆禅院大殿(1085年)———最早双叉手实例(见下图)

余庆禅院大殿横断面(1996年王希圣绘)

元丰八年《敕赐余庆禅院碑》记载:“先世坟墓并在陕州夏县,欲乞于侧近创置一僧院,以余庆禅院为额。”大殿为元丰八年(1085年)遗构。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不厦两头造。梁架为四椽栿前后剳牵用四柱,剳牵插前檐柱及后内柱,梁栿间施驼峰、栌斗隔承,平梁上置蜀柱置栌斗、实拍及捧节令栱、替木承脊槫,复合叉手。为现存遗构中最早使用双叉手的实例。中部双叉手实例以宣和四年(1122年)重建的林里关王庙正殿为代表,是中部简洁式梁栿驼峰式结构手法之代表。

(9)泽州青莲寺释迦殿(1089年)———独特的蜀柱结构手法(见下图)

青莲寺释迦殿横断面(山西重德设计公司)

殿身石柱上刻有14 条题记,其中6 条为宋元祐四年所题,现状为公元1089年遗构。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九脊顶。梁架为四椽栿前对乳栿用三柱,剳牵前由驼峰、栌斗承之,剳牵后尾由丁栿尾和栌斗承之,剳牵之上设驼峰立蜀柱置栌斗承平梁;脊部蜀柱立于驼峰之上,柱头置栌斗及实拍栱承脊槫,叉手捧戗实拍栱两侧。梁栿间蜀柱与剳牵结构独特,为剳牵插蜀柱之雏形。

(10)忻州金洞寺转角殿(1093年)———梁架枋系结构之实例(见下图)

金洞寺转角殿横断面

(山西重德设计公司李明涛绘)

寺内经幢记载,创建于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九脊屋顶。梁架为四椽栿前后乳栿用四柱,内柱头设铺作承乳栿,内柱之间施联络枋,上承枋材置隔架铺作承四椽栿,前乳栿之上施驼峰及内杪跳铺作承四椽栿,出跳栱与隔架栱连身对隐,向外与托脚斜切,托脚由铺作耍头延伸而成。平梁与四椽栿之间施以间枋联络,形成枋系结构,减小了四椽栿的用材规格。平梁与四椽栿之间设驼峰、栌斗隔承;蜀柱头置栌斗、丁华抹颏栱、捧节令栱及通替承脊槫,叉手捧戗脊槫、替木两侧。前檐铺作为五铺作单杪单直昂造一跳偷心、里转双杪偷心造;纵架乳栿平直式,转角设递角梁。

(11)平顺龙门寺大雄宝殿(1098年)———剳牵插蜀柱结构的最早实例(见下图)

龙门寺大雄宝殿横断面(山西古建所卢宝琴绘)

前檐明间西石柱头镌题记:“绍圣五年戊寅岁四月二十日石城村维那樊亮保家眷平安施石柱一条……”,为公元1098 年遗构。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九脊顶。梁架为四椽栿后对乳栿用三柱,四椽栿之上立蜀柱置栌斗承平梁,剳牵前端由方形驼峰及栌斗承托、尾插蜀柱,不设托脚;平梁之上立蜀柱置栌斗及连身对隐半栱在外捧节令栱、替木承脊槫,叉手捧戗令栱两侧,蜀柱顺脊串联络、柱脚合踏稳固。梁架为直角三角形与矩形组合的结构形制,剳牵插蜀柱式结构手法。

(12)平顺九天圣母庙圣母殿(1101年)———铺作插昂造的最早实例(见下图)

九天圣母殿铺作(山西古建所卢宝琴绘)

建中靖国元年《重修圣母之庙》碑记载,宋初重建圣母殿,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重修。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前廊式单檐九脊顶。梁架为四椽栿前对乳栿用三柱,剳牵与三椽栿一体,构成上四椽栿,平梁与上四椽栿之间立蜀柱顶承,蜀柱脚施合踏稳固,托脚斜撑上平槫;下四椽栿与乳栿对接,栿之间设驼峰、栌斗隔承,不设托脚;平梁之上立蜀柱置栌斗、丁华抹颏栱两材襻间栱及通替承脊槫,叉手捧戗上襻间栱两侧。檐下铺作为五铺作单杪单插昂造。梁架属直角三角形与矩形组合式结构形制,“梁栿蜀柱式”和“梁栿驼峰式”组合的结构手法。

(13)晋祠圣母殿(1102 年)———独存的减檐柱增前廊空间之实例

据明嘉靖《太原县志》及殿内脊檩题记,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 (1023~1032 年),崇宁元年(1102年)重修。面宽七间、进深六间,副阶周匝重檐九脊顶。殿身副阶周匝,减去前檐柱,形成前廊进深两间格局;上檐梁架为六椽栿前接乳栿用三柱,六椽栿、乳栿及四椽栿间设驼峰、栌斗隔承,平梁与四椽栿间设驼峰、杪跳铺作隔承,平梁之上立蜀柱置栌斗、襻间隐刻栱及替木承脊槫,叉手捧戗隐刻栱两侧。下檐铺作为五铺作双直昂计心造、里转双杪偷心造,补间单杪单下昂、里转昂身制成挑斡;上檐六铺作双杪单下昂计心施以真昂、里转三杪隔跳偷心造,补间单杪双直昂计心造。是减去前檐柱以前内柱装修封闭内空间,增大前廊祭拜空间的唯一实例。

多样化探索发展的金、元建筑

1115-1367 年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统一女真诸部后,于公元1115 年建立金国。吸收辽、宋制度,在继承辽、宋文化艺术的基础上促进民族交流,形成多民族融合的发展高潮,社会经济文化逐渐趋向汉化。金世宗与金章宗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达到高峰。1206年元太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帝国,1234年灭金统一华北。至元八年(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北京),至元十三年(1276年)灭南宋,统一全中国。元朝在接受汉族传统文化基础上,融合、吸收多种外族文化,构成了多元性文化,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大交融和大发展。宗教方面宽容尊礼,以蒙古萨满教为主,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广泛传播,天主教首次传入,藏传佛教、道教、犹太教也非常盛行。元世祖忽必烈到武宗海山间,是元代历史中社会发展和各民族间文化交流的鼎盛期[6]。

金太宗时用汉人卢彦伦主持修建都城,其街道里坊的格局、宫室官邸之风格集辽、宋于一身。营造技术上,在继承和延用五代、宋辽结构技艺的基础上,进入了多样化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利用减柱、移柱使用内额桁架增大空间功能,五代和宋代的减柱采取横向减柱法,金代始采取纵横结合的减柱和移柱造,创新了与之适应的大内额承屋架的结构模式,减柱和移柱的柱网布列和内额技术得以突破性发展。梁架横断结构几何形状沿袭直角三角形与矩形组合的梁架结构形制,梁栿间结构在沿用“梁栿驼峰式”和“梁栿蜀柱式”基础上,“梁栿蜀柱插梁式”和“梁栿插内柱式”的手法也广泛使用;双叉手逐渐回归于单叉手(下叉不再使用),形成叉手直接捧戗脊槫,使脊部结构更加稳固;托脚使用灵活,有的不施托脚;蜀柱普遍使用合踏稳固,个别沿用驼峰立蜀柱形制;铺作假昂造成为发展主流,出现了上昂造和昂形令栱以及角铺作抹角栱出跳。区域特征是北部建筑受辽代影响较大,真昂和斜出跳铺作延续使用;中部延续宋代做法较多,假昂普遍应用;晋东南梁栿蜀柱式结构和铺作假昂造形成发展主流,铺作出现上昂造;晋西南以梁栿驼峰式结构手法为主,铺作中出现昂形令栱。元朝都城以刘秉忠规划的元大都为代表,汉人刘秉忠和阿拉伯人也黑迭儿奉元世祖之命,根据中国传统的都城宫阙制度和习惯及地理特点进行选址、规划,营造主持者以张柔、段天佑为主的汉族臣僚及也黑迭儿等,工程自至元四年开工到至元二十四年全部告竣[8]。因蒙古民族长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营造技术依赖汉人工匠,蒙古帝国时代,哈刺和林城内就有汉人工匠的专住地。营造做法继承金代技术,广泛使用移柱、减柱造,出现选材规整、制作规制和选材自然、制作粗糙的两种特征,形成了多种结构形制的内额式建筑构架。铺作真昂造铺作消失,用材减小,假昂造普遍使用。

我国现存金代木构建筑127座,山西遗存113座;初步统计我国现存元代木构建筑385座,山西遗存334座。金元遗构在继承宋代梁架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对梁架结构点进行探索革新,形成了更加科学的力平衡状态。宋代平梁之上立蜀柱置栌斗捧节令栱、替木承脊槫的结构延续使用,除北部及中部区域少数金代遗构中蜀柱延续宋代立于驼峰之上的做法外,合踏稳固蜀柱成为发展趋势,同时叉手以捧戗脊槫为多,捧戗捧节令栱逐渐消失;元代晋东南和晋南区域,出现了大量自然弯材的梁栿、内额、柱子等,且工艺做法粗糙。金、元两代梁架基本特征是:晋东南梁栿间以蜀柱顶承为主,剳牵插于蜀柱的做法广泛使用:忻州、太原、晋中、阳泉和晋南仍保持以“梁栿驼峰式”制作手法为主,大同多继承辽代形制。金元时期梁架结构,可诠释为直角三角形与矩形组合的梁架结构形制,“梁栿驼峰式”或“梁栿蜀柱式”、“梁栿蜀柱插梁式”三种结构手法。而局部做法和铺作形制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山西现存金代遗构除临汾因元大德7年的8级地震,仅保存乡宁寿圣寺大殿外,其他各市均有遗物,尤以晋东南为多。实物考察现存的113座金代遗构中,梁架结构年代有文字可考的64 座,年代跨度为天会七年(1129年)至正大六年(1229 年)的100 年间,基本纵贯金朝整个历史;初步统计 334 座元代遗构中,梁架结构年代有文字可考的82座,年代跨度为中统二年(1261 年)至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的105 年间,纵贯元朝整个历史。

1. 陵川龙岩寺中央殿(1129年)———合踏、剳牵一体化之典型(见下图)

龙岩寺中央殿(山西重德设计公司)

碑载,金天会七年(1129年)重建。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九脊顶。梁架为四椽栿后压乳栿用三柱,四椽栿之上立蜀柱置栌斗承平梁,平梁交襻间出梁头;平梁蜀柱头置栌斗交丁华抹颏栱及两材襻间、替木承脊槫,叉手捧戗替木及襻间枋两侧;剳牵匍于四椽栿之上串蜀柱出合踏,不设托脚。为直角三角形与矩形组合的梁架结构形制,梁栿蜀柱插梁式结构手法。后丁栿平直式与内柱铺作结构,前丁栿自然斜弯式搭于四椽栿之上。

2. 五台佛光寺文殊殿(1137年)———大跨度内额与梯形托架的组合

据脊刹记载,建于金天会十五年(1137年)。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不厦两头造。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前后乳栿用四柱,梁栿间设驼峰及栌斗隔承,平梁之上立蜀柱承脊槫,柱脚合踏稳固,叉手捧戗蜀柱头及脊槫两侧,属梁栿驼峰式与插柱式结合的结构手法。纵架因减柱造,前向施以前内柱横跨明、次三间的之内额,额之上架四椽栿;后向于明间设内柱,次、梢、尽间内柱全部减去,与之相应的后向纵架形成了纵跨次、梢、尽间的上、下两道内额,内额之间设梯形托架。所谓梯形托架,即较弥陀殿“斜撑”增设了水平臂力构件于其上。

3. 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1140 年)———辽代形制的金代梁栿枋系构架(见下图)

华严寺大雄宝殿梁架结构

据梁架金“天眷三年”题记,为天眷三年(1140年)在辽清宁八年(1062年)基址上重建。面阔三间、进深十椽,单檐五脊顶。殿前设宽大月台,柱网布列为“金箱斗底槽”,采用移柱和减柱做法。梁架结构为六椽栿(兼剳牵)前后三椽栿用四柱,三椽栿插于内柱,内柱头设铺作承六椽栿,梁栿间施栱枋联络隔承,平梁上设驼峰立蜀柱置栌斗、丁华抹颏栱两道及两道顺脊串隐刻栱、通替承脊槫,叉手捧戗通替两侧。梁栿间设驼峰、铺作形成枋系结构隔层,中、下平槫两侧设叉手稳固,整体梁架延续了辽代构架形制。

4. 长子西上坊成汤王庙大殿(1141 年)———最早铺作上昂之实例(见下图)

成汤王庙大殿柱头铺作

前廊东石柱上遗有“皇统元年口口村和宝口柱一条记”刻记。面宽五间、进深四间,单檐九脊顶。梁架为六椽袱前压乳袱用三柱,梁栿间施蜀柱、栌斗顶承,托脚斜撑替木及槫;平梁上立蜀柱置栌斗、丁华抹颏栱、两材襻间(下为隐刻栱)及替木承脊槫,叉手捧戗捧节令栱两侧,蜀柱合踏稳固。前檐柱头铺作双下昂五铺作计心、里转单杪偷心造,后檐柱头五铺作单杪单下昂计心,里转一跳连枋隐刻、二跳杪跳偷心、三跳上昂造。

5. 文水则天庙正殿(1145年)———中部宋代构造体系的再现(见下图)

则天庙正殿(山西重德设计公司)

正殿板门上部遗有“金皇统五年”重建题记,为公元1145 年遗构。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九脊顶。梁架为五椽栿后对剳牵用三柱。五椽栿与剳牵对插于内柱,内柱头设铺作承四椽栿;梁栿之间设驼峰及杪跳铺作隔承,托脚斜撑梁头;蜀柱立于驼峰上置栌斗、丁华抹颏栱及顺脊串、替木承脊槫,叉手捧戗替木与脊槫两侧。檐下五铺作单杪单下昂插昂造。梁架构造传承了山西中部宋代结构形制,为直角三角形与梯形组合的梁架结构形制,“梁栿驼峰式”和“梁栿插柱式”相结合的结构手法。

6. 平遥文庙大成殿(1163年)———多种结构手法的继承运用(见下图)

文庙大成殿横断面(山西古建所肖迎九绘)

脊榑下遗有“维大金大定三年岁次癸未四月辛酉重建”题记,为公元1163年重建之构。面阔五间、进深十椽,单檐九脊顶。梁架以平棊相隔分明栿和草栿,当心间梁架为六椽栿后三椽栿前四椽栿用四柱,减去前内柱,且向内移一步半步架,形成与槫缝不垂直的柱缝结构,前下架四椽栿插于内柱,形成前四椽栿与上架四椽栿、六椽栿重叠,六椽栿前段兼作剳牵,后三椽栿插于内柱。上架四椽栿与平梁之间设蜀柱顶承,平梁上立蜀柱置两材襻间及替木承脊槫,脊部设叉手两道,下叉手捧戗隐刻栱,上叉手捧戗脊槫,乳栿与三椽栿间设十字杪跳铺作隔承,吸收辽代做法;所用蜀柱为圆形且不设合踏,具有晋东南宋代早期特征。外檐仅施柱头铺作,为七铺作双杪双下昂,隔跳异形栱计心造,五代风格浓重;补间施扶壁栱及斜梁,斜梁端搭于罗汉枋上承撩檐榑,后尾置于内槽枋上。整体梁架运用了多种手法处理不同结点,反映了金代木构建筑总结性的继承和延用前代多种纯熟结构技术。

7. 新绛白台寺释迦殿(1190—1194年)———独特的昂形令栱(见下图)

白台寺释迦殿补间铺作

碑文记载,金明昌年间(1190-1194年)重建。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九脊顶。梁架为三椽栿剳牵对插后内柱用三柱,梁栿南端由驼峰、栌斗隔承,托脚斜撑平梁头。平梁上立蜀柱置栌斗、连身对隐半栱在外襻间及替木承脊槫,叉手捧戗襻间枋两侧。檐下柱头铺作为四铺作单下昂计心插昂造,当心间补间铺作一朵,为四铺作单下昂计心、里转五铺作挑斡造,令栱头两侧制成昂状,与稷山宋金墓令栱一致,为晋派古建筑中运城市特有的做法。

8. 盂县西关三圣寺大殿(1207年)———多时代多手法的综合表现(见下图)

三圣寺大殿梁架(山西重德设计公司史伟华绘)

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三圣禅寺碑铭》载,旧名净土院,唐贞观五年(631年)改为三圣寺,金泰和七年(1207年)重建,明洪武时重修。面阔五间、进深八椽,单檐不厦两头造,梁架为六椽栿前后乳栿用四柱,梁栿间驼峰栌斗隔承,平梁上立蜀柱置栌斗、丁华抹颏栱,两材襻间栱及替木承脊槫,设叉手和托脚各两道,分别捧戗捧节令栱和脊槫两侧,托脚分别斜戗平梁与上平槫。前剳牵驼峰铺作隔承,乳栿插于内柱。平面后向减去次间内柱,当心间内柱向次间移动1.1米,形成纵架次、梢间施以大内额,内额插内柱挑垂莲柱承六椽栿。殿梁架结构形制和手法体现了宋、辽、金风格,是多时代多手法综合表现的实例。

9. 潞城李庄文庙大成殿(1221年)———转角铺作抹角栱出跳之实例(见下图)

李庄文庙大成殿

据《创建至圣文宣王庙年记》记载,金大安三年(1221 年) 告竣,大成殿镶嵌有金兴定五年(1221年)碣;元中统四年(1263年)碑,记载重修,大成殿脊刹上遗有“元至元元年”(1335年)题记。现状梁架为金兴定五年创建之构。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九脊顶。梁架为六椽栿通檐用二柱,不施四椽栿和托脚,为直角三角形与矩形组合的梁架结构形制,“梁栿蜀柱插梁式”结构手法。檐下铺作为施四铺作单昂,45°方向出斜杪计心造,不设补间铺作,转角铺作设抹角栱出跳。

10. 武乡会仙观三清殿(1229年)———金末实例

碑文记载,始建于金正大六年(1229年)。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前廊式单檐九脊顶。梁架为四椽栿前压乳栿用三柱,乳栿、剳牵及四椽栿南端插于前内柱,前内柱头置栌斗承平梁,平梁后端由蜀柱及栌斗顶承,平梁上设蜀柱置栌斗、丁华抹颏栱、捧节令栱及替木承脊槫,叉手捧戗脊槫下部及替木两侧,蜀柱顺脊串联络、合踏稳固。檐下铺作为五铺作单杪单昂,当心间柱头铺作45°方向出斜栱,次间柱头铺作插昂造,不设补间铺作。

11. 芮城永乐宫无极门(1294年)———元代上昂造之实例(见下图)

无极门上昂造

又称龙虎殿,为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遗构。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檐四阿屋顶。梁架为六架椽屋分心用三柱,三椽栿于中柱上对接。三椽栿之上立蜀柱置栌斗承平梁,剳牵插于蜀柱,平梁上立蜀柱置栌斗及丁华抹颏栱、捧节令栱、替木承脊槫,叉手捧戗脊槫及替木两侧,托脚上端斜撑槫外侧,蜀柱均合踏稳固。檐下铺作为五铺作单杪单下昂、里转双杪,补间铺作挑斡下施以上昂。延续金代直角三角形与矩形组合的梁架结构形制,“梁栿蜀柱插梁式”结构手法。

12. 襄汾普净寺佛堂殿(1303年)———元代减柱造大空间的典范

明间襻间枋下遗有:“大元国大德柒年闰伍月拾捌日立□□……”题记。历经大德七年八月初六洪洞赵城一带发生8 级地震,保存下来的元大德七年(1303年)遗构,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不厦两头造。殿内仅明间后槽使用内柱两根,余皆减去。梁架为四椽栿后压乳栿用三柱,四椽栿上搭内额立蜀柱置栌斗承平梁;平梁蜀柱置栌斗、丁华抹颏栱及襻间枋、替木承脊槫,叉手捧戗脊槫及替木两侧;次、梢间设内额纵跨。次间柱头铺作设挑斡式斜梁搭内额承驼峰、栌斗及平梁,仅两山梁架设托脚。当心间、次、梢间横断梁架各有差异,集三种构架形制为一殿。

13. 洪洞广胜寺下寺大雄宝殿(1309年)———选材自然、制作粗糙的民间做法之典型(见下图)

广胜寺下寺大雄宝殿梁架结构

元至大二年(1309年)重建。面阔七间、进深八椽,单檐不厦两头造。平面移柱、减柱造,梁架为四椽栿前后乳栿用四柱,四椽栿与平梁之间设蜀柱、栌斗顶承,次、梢间施以内额纵跨;平梁蜀柱置栌斗、丁华抹颏栱及通替承脊槫,叉手捧戗脊槫两侧,蜀柱脚合踏稳固;乳栿及剳牵多自然弯曲圆材,剳牵向殿内延伸承四椽栿;纵架各蜀柱间设顺脊串联络。

14. 太谷光化寺过殿(1326年)———中部选材规整、加工规制的元代风格(见下图)

光化寺过殿(李希军绘)

明间梁枋题记:“大元泰定三年岁次丙寅己亥月辛未朔辛卯日甲午重建……”。面阔五间、进深八椽,前廊式单檐九脊顶。梁架属四椽栿前后乳栿用四柱,乳栿、剳牵插于内柱;梁栿间蜀柱顶承,柱脚合踏稳固,托脚斜戗平梁下皮;平梁蜀柱置栌斗、丁华抹颏栱、捧节令栱及通替承脊槫,叉手捧戗脊槫两侧,蜀柱间顺脊串联络。纵架后向设横跨两间内额,檐部设撩檐枋。前檐铺作单杪单下昂五铺作计心插昂造、里转双杪偷心,后檐单杪单下昂五铺作昂尾延伸成斜梁插于内柱。梁栿构件选材规整、加工规制。

构架简练、富于装饰的明、清建筑

明清建筑

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大明。明朝初年国力强盛,北进蒙古,南征安南,朱元璋推行鼓励农民垦荒及种植经济作物,给匠工发薪实行轮班制,采取“休养生息”等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惩治贪官污吏,恢复社会的经济生产。中后期虽出现政治腐败,宦官专权,但农业、手工业经济的繁荣发展前所未有,工商业城镇不断兴起,科技文化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9]。明代是一个传统与创新交织、保守与开放并存,表现出明显的“创新转型”趋向。1636年,满洲贵族入中原,建立清王朝,全面接受汉族文化,任汉人为官。康雍乾三朝社会发展至鼎峰,出现了欧洲人追崇中国文化、思想和艺术的18世纪中国风之热潮。乾隆末年政治日渐腐败,社会开始衰落。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在撞击声中被动地打开了国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权受到严重损害,人民负担沉重,国家贫穷衰弱,落后于西方。

明代初期建筑基本继承元代做法,明代中期的梁架结构简练明快,装饰逐渐繁华,官式建筑斗栱用材减小,出檐深度缩短,生起、侧脚、卷杀不再采用;明代刨子广泛应用于房屋营造中,故创新了建筑构件加工精细、装饰性构件雕刻华丽的营造活动。随着砖瓦制作技术的提高、冶炼铸造技术的发达,出现了无梁殿和铜铸殿。城市建筑更加规范,府县城墙也普遍用砖包砌,各地的住宅、园林、祠堂、村镇建筑普遍兴盛。清代继承汉民族的营造观念和建造技术,沿袭明代建筑规制并加以发展,雍正十二年(1734年)清朝政府颁布了《清工部工程做法》,官式建筑标准化,制度化进入了革新定型期。在园林建筑、藏传佛教建筑、民居建筑等方面成就卓著。1840年后,强势外来的建筑文化,严重冲击和破坏中国本土的传统建筑文化,逐步走向衰退。明、清时期,在继承元代梁架结构的基础上,对梁架结构点进行了创新,檩缝结点处令栱和托脚的使用逐渐消失,替木渐少,通替渐多,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建筑构件雕刻趋于复杂化,斗栱结构性功能减弱,装饰化逐渐增强。各区域间梁架结构趋于共性化、装饰化、符号化和标准化,进入了建筑结构新定型和材料规制新模数化时期。梁架结构特点是三架梁之上瓜柱直承脊檩,部分遗构仍保留脊部襻间斗栱,叉手均捧戗脊檩两侧;梁柁间以瓜柱顶承,少数施以驼峰隔承,可诠释为直角三角形与矩形组合的梁架结构形制,“梁柁瓜柱插梁式”、“梁柁瓜柱式”、“梁柁驼峰式”三种结构手法选择使用。五台山遗存的明、清木结构建筑比较特殊,受官式标准化影响较大,明代遗构多官式结构,部分清代遗构体现为繁峙、代县民间做法。

1. 太原崇善寺大悲殿(1391年)———明代官式风格的太原木构建筑(见下图)

大悲殿断面(山西古建所张晨霞绘)

木匾记载,洪武十六年(1383年)四月,明太祖朱元璋批准建立,至二十四年(1391年)完备。为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重建之构。梁架为五架梁前后双步梁通檐用四柱,梁柁间设瓜柱顶承,角背稳固,单、双步梁插于内柱,叉手捧戗脊檩两侧,形成直角三角形与矩形结合的梁架结构形制,采取梁柁瓜柱式和梁插柱结合的结构手法。檐柱和老檐柱之间设大额枋、小额枋和由额垫板联络。崇善寺属皇家佛教建筑,除脊部施以叉手外,基本体现了明代官式木构建筑风格和手法,是官式建筑的地方体现和先导。

2. 代县边靖楼(1476年)———山西北部明代楼阁式建筑典范(见下图)

边靖楼断面图(山西重德设计公司马琴绘)

边靖楼,梁架遗有“大明成化岁次丁酉十有三年春三月甲子吉旦重建”题记,为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遗构。三层四檐腰缠平座歇山顶楼阁式建筑,首层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顶层梁架为五架梁宋、辽、金风格,是多时代多手法综合表现的实例。通檐用二柱,直角三角形与矩形组合的梁架结构形制,“梁柁瓜柱式”与“梁柁驼峰式”相结合的结构手法。各层楼身与回廊之间,由单步梁和穿插枋结构,檐柱及廊柱间施额枋、承椽枋联络,构架简洁。一层不设斗栱,二层及平座斗栱为五踩双翘计心造,三层及顶层斗栱为五踩双下昂计心造。

3. 五台殊像寺文殊殿(1489年)———具有官式风格的梁架结构(见下图)

殊像寺文殊殿(山西古建所汤丹捷绘)

脊檩题记载,重建于明弘治二年(1489年)。殿前设月台,殿身面宽五间,进深六椽,重檐歇山顶。梁架为七架梁通檐用四柱,梁柁间设瓜柱顶承,角背稳固,不设叉手和托脚,间枋用材截面宽大,檐柱间设大额枋、小额枋和由额垫板联络。梁架结构为四边形与瓜柱结合的结构形制。相同结构的还有建于明弘治五年(1492年)重建的罗睺寺大雄宝殿等。

4. 高平仙翁庙正殿(1538年)———上党元代构架和做法的延续

碑文记载,嘉靖十七年(1538年)均有重修,正脊遗有明嘉靖十七年题记。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七架梁通檐用二柱,梁柁间瓜柱顶承,脊部设叉手捧戗脊檩两侧,檩缝设替木扶承。前檐施方形抹棱石柱,柱上架通长大额枋,枋头镂空雕刻。柱头斗栱五踩单翘单下昂,耍头尾延伸制成榻头木扶承七梁架,各间中部于正心枋隐刻令栱和菱形栱。

5. 阳城润城东岳庙正殿(1593年)———上党明代晚期延续元代梁架基本结构之实例(见下图)

东岳庙正殿梁架结构

碑文载,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重建,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前廊式单檐悬山顶。梁架为五架梁前压双步梁用三柱,梁柁间立瓜柱顶承,三架梁下设随梁枋,并辅以丁头栱扶承,三架梁上设瓜柱置栌斗、丁华抹颏栱及襻间栱、替木承脊檩,两侧设叉手捧戗。脊檩和下金檩结点处均设捧节令栱扶承,单步梁尾插于金瓜柱内,双步梁为耍头延伸制成,尾交金柱斗栱出榻头木,后檐斗栱耍头后延制成榻头木扶承五架梁。为直角三角形与矩形组合的梁架结构形制,“梁柁瓜柱插梁式”结构手法。此结构上党区域实例很多,如长治府城隍庙寝宫、武乡洪济院南殿、长治县长春玉皇庙大佛殿等。

6. 泽州府城关帝庙关帝殿(1736年)———上党清代中期雕刻华丽之实例(见下图)

关帝庙关帝殿(圆方古迹公司邢晨曦绘)

碑文记载,清乾隆元年(1736年)重修之构。前设月台,面宽三间,九檩前后廊式,单檐悬山顶,梁架为七架梁前后单步梁用四柱,梁柁间瓜柱顶承、角背稳固,脊部延用元以前之捧节令栱,叉手捧戗脊檩和随檩枋两侧。梁架角背、叉手、梁头及斗栱、石柱均满雕图案,尤其是廊部石柱蟠龙与石雕狮座础石镌刻工艺极精。

7. 五台显通寺大雄宝殿(1845年)———繁峙、代县清代民间结构做法(见下图)

大雄宝殿梁架结构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重建。石砌台基,面宽九间,进深八椽,重檐歇山顶,前设重檐卷棚抱厦,四周环廊。前檐施通间雀替,上镂雕有龙凤图案,刀工精细。梁柁间设瓜柱顶承,角背稳固,不设托脚,叉手捧戗脊瓜柱;纵向各檩下的垫板和枋均圆木制成,这一做法与繁峙、代县清代民宅梁架结构一致,迄今仍然使用。

8. 万荣汾阴后土祠正殿(1870年)———晋西南清末雕刻华丽之实例(见下图)

后土祠正殿梁架

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之构,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前廊式单檐悬山顶。梁架为五架梁前后单步梁用四柱,梁柁间施驼峰隔承,三架梁上设置驼峰、坐斗、捧节令栱及丁华抹颏栱承脊檩,脊檩两侧叉手捧戗,梁架结构采取了“梁柁驼峰式”的结构手法。驼峰隔架斗栱等构件雕有莲荷、花草等图案,前廊檐下栏板、垫木、斗栱等构件雕刻玲珑,内容丰富;廊柱头雕为牡丹图案,其雕刻构件与柱头组合呈“爱奥尼克”柱式,反映了清末中国传统建筑受外来文化影响之痕迹。

9. 太原文庙大成殿(1882年)———明代官式结构风格延续

清光绪八年(1882年)重建之构,殿前设宽敞月台,台沿设望柱、栏板,台前明间设青石丹陛,两边设台阶。殿身面宽七间、进深五间,单檐歇山顶。梁架为六架梁前三步梁后四步梁用四柱,梁柁间瓜柱顶承,梁架结构形制和结构手法与崇善寺大悲殿同。脊部设扶脊木,前檐柱之间设大额枋、小额枋和由额垫板联络。檐下斗栱五踩重昂,云头式昂咀。

作者:李会智,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研究馆员,曾任山西省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山西省古建筑维修质量监督站站长。主要研究方向:古代建筑保护修复及木结构区域断代。一直从事文物保护、管理、施工、研究工作,主持10余项文物保护工程,完成文物保护及仿古建筑设计近100项,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合著《山西古建筑》(上、下)。


注释:略

来源:文物世界. 2016,(01);文物世界. 2016,(02);文物世界. 2016,(03)

文章摘自:

《山西唐至清宗教木构建筑梁架结构演化及图解(上)》

《山西唐至清宗教木构建筑梁架结构演化及图解(中)》

《山西唐至清宗教木构建筑梁架结构演化及图解(下)》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原机构所有,如有出入,请以原刊原文为准。

特别鸣谢:李会智老师

网络来源:“哲匠之家”公众号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