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471

要是有个青年报考考古专业——致报考考古专业同学的一封信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2:55:490

新开了头条号,想把之前写过的文章转过来。这篇文章本来不打算转了,因为事情好不容易冷却了。但后续总还会有要报考考古专业的同学,将其分享出来,帮更多的同学、社会大众更全面地了解考古,对人对己对考古学都不会有坏处,所以还是转了。


师弟师妹们:

当你们报考、即将入读考古专业时,我们先入这个小圈子的人应该就可以这样称呼你们了。这段时间,对于一个刚满18岁,还未接触社会的小孩子来说,突然被莫名卷入新闻狂欢的风暴中,想必压力、忐忑、彷徨不会少吧。但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没有人会真的在意你怎么想、你是不是愿意成为主角。

我愿意相信一堆公号、业内人士争相向你们、向社会展示考古的理想、魅力,出发点是好的,但本质上、心态上与甘肃榆中周前学校七年级学生写的感谢信没什么区别。我没怎么听到光华的老师特意向同学们谈理想、谈信念,也没怎么听到有人报考了金融,就能收到财政部、中央银行、四大行的密集祝福。遇到如此宣传良机,考古界的声音不是就地躺倒哭穷要奶吃,反而都如此积极向上,精神确实很崇高,但这也让贺云翱老师代表考古界连年向国家要编制、要机构显得在开玩笑。

我们被建立的世界观是唯物的、辩证的,世界上存在只有高大上一面的专业吗?不管你们报考考古专业是因为“探索·发现”也好、《盗墓笔记》也罢,或者受到前辈灯塔的指引感染等等,都可以。但距离产生的美,往往就像童话里都是骗人的一样,与其被现实的反差搞到崩溃,不如提前了解一下坑有多深,估算一下喊多久能落到底,也算知己知彼,有备无患。

读大学也好,不读也好;

读这个专业也好,读那个也好;

崇高地贡献也好,不贡献也好。

只要还活着,

就得先解决生存的问题,

然后才能谈其他。

01/本科的出路

就考古而言,如果还干这个行当,本科的出路几乎为0,即便是北大。从历年的本科生出路来看,除北大以外的其他学校,学生大部分会老老实实继续读研、读博。而北大,则有不少同学在本科毕业后就彻底离开了这个行当。我认为,是因为北大的平台更好、可选机会更多,能进北大的同学本身足够优秀,能选择的空间更大。

有多少同学本科毕业后就离开了,具体数字不详,不过你可以比较一下考古文博学院网站的《院友名录》,有谁本科在,研究生不在,可能就是离开了。或者到离学校不远的好未来,近距离了解一下达吾力江哥哥带你考北大。因为好多同学本科就读不下去了,所以拿双学位、提前做好换专业的准备工作,就很必要了。

很多老师都会说,学生能否留在考古专业的分界点,往往是大三的考古实习,我觉得也是。大三为期一学期的考古田野实习,算是对生活下限的挑战,如果能接受,那很大可能就自愿留下了,如果不能接受,那很大可能本科结束就要说永远别见了,很极端。另外,北大的实习条件在全国的考古工地都算是好的,并不是每个工地都能有个基地,配一个面点师傅,再配一个炒菜师傅,还能每天洗澡,还能有专人去县城取快递。真正工作时,下雨天拿盆接房顶窟窿的雨,刮风天怕墙塌的驻地不是没有,厕所都得自己挖也算常规操作;一周能洗一次澡就不错,一个月不洗也不是不行;土豆可以吃上一个月,直到便秘憋红了脸;饮水可以自己打自己净化,还不如山泉直饮水……这些都是距离现在并不遥远的工地生活,要做好环境差的没边的心理准备。

02/研究生的出路

现在读研,应该只有2年专硕、5年直博两个选项。2年专硕,要求比较简单,好毕业,压力不大,只是比起本科,并没有太多进步。北大的硕士学历在目前,能满足大部分省级单位的招聘标准。5年直博,不容易,首先要坚定做研究的心,这对于刚本科毕业的孩子来说,还是有点难的。如果博士毕业,最终不做科研,稍稍有点可惜,但也无关紧要,开心就好。这中间,会有出国交流,或者申请国外高校读研的机会,如果不是特别讨厌外国食物,建议出去,多一种可能性,可参考的案例太多,就不列举了。

接着说就业

(1)高校

只适用于博士毕业,好处是工作环境相对单纯、自由,可以专心做自己喜欢的研究,可能是博士毕业最佳选项。但要面临的问题也有不少,目前一般都要先做博后,才能转任,科研任务、发表论文的压力会不小,未来升副教授、教授仍要靠这些。而且,绝大部分高校已不再分配福利房,并不富裕的收入又要雪上加霜了。

(2)科研单位

包括社科院、中科院和各省级考古所。

社科院、中科院需要博士学历。各省级考古所,除个别外,大部分硕士学历即可。北大的同学们,一般不会去省级以下单位,且多在内地十八省。其他学校的同学们,会下探到地市级单位。

主要任务是田野发掘,需常年在野外工作。一般只要土地没有冻上,发掘条件许可,就在工地,回办公地的天数十分有限。收入上,有按天算的田野补助,如果抛家舍业,一直在工地,加上工资收入,应该能拿到当地在职职工工资水平的1.5到2倍左右。但事实上,谁都不是超人,无法一直在工地。

(3)博物馆

包括故宫、国博等和各省级博物馆,硕士学历能满足需求。一般情况下,北大的同学们还是不会去省级以下单位,其他学校的同学们,会下探到地市级单位。收入一般与同级财政拨款单位相同,工作相比田野考古,较为轻松。

(4)行政、半行政单位

国家文物局和各省文物局,需要参加公务员考试,一般要求基层工作经验,硕士学历即可满足要求。对专业的精度要求不高,但对无聊的公考刷题有要求。

半行政单位包括各级文物局直属的业务特征不明显的单位,请注意,这些单位有些已经转企,收入上被财政抛弃,但行为上,还搞着行政那一套,除了拍脑袋,就是拍桌子。

总结以上这些单位,最好的出路应该是高校,如果能接受长期田野,考古所也不错,然后是博物馆。选择考古的人,大部分都喜欢野外自由的空气,如果不需要这口仙气,当人上人也可以,但不伦不类的就不要选了。

有时候,令你愉悦或者失望的,

不是专业本身,

而是周围的气氛。

01/高校

很多老师走的都是本、硕、博、高校的路径,对于博士毕业的同学来说,这个环境最容易适应。

02/考古所

考古所是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在早些年,塞进了一些可有可无、需要恰饭的人。但作为强业务属性单位,近些年进的人以专业人才为绝对主流,一般所长都是专业出身,专业人员地位较高。

在考古所工作要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长期的野外生活和复杂的工地关系。常年野外工作的地点,主要是偏远农村,条件较差,主要打交道的是村民老乡,能见到的最大长官就是村长。脱离城市时间久了,再回城市,已不太能融入,很多老前辈,最后只有在工地才能感到舒服、轻松,略显悲哀。对家人来说,更是莫大的缺失,尤其是有孩子的男性,妻子、孩子在城市的生活,大到上学、看病,小到换灯泡、通马桶,统统帮不上忙,真正的“丧偶式婚姻”,考古界丰富的离婚案例了解一下。但也不能以偏概全,前辈考古人中,也不乏相濡以沫的贤伉俪。

再说复杂的工地关系,在即将独自带队发掘的时候,挖了一辈子、即将要退休的一位老前辈交代,带队发掘,能把10%的精力用在发掘、研究上就不错了,其他90%都要用来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各级各地考古所的一线人手,远远不够,一个人往往要带好几个工地。带队的光杆司令一人,要组建由若干技工、几十到几百不等民工组成的考古队。这些人中,只有你一个、顶多再配一个单位同事是正式人员,其他都是临时组建的。只有你和若干技工是外来人,其他都是有宗亲关系的人。涉及人的都是问题,雇佣哪些人,不雇佣哪些人;作物赔偿,赔多赔少;有些人干的多,有些人磨洋工,工资怎么算;还有考古队的吃住花销、村长家红白喜事随份子等等,都得你来协调,你来决定。在最底层的人情社会,你要滴酒不沾、兜里连包烟都没有,很多事情确实不好办,然而你喝的再多、抽的再凶,对你知识、信念的增长,却一点帮助也没有。如果再碰到与地方单位关系搞砸,前天还哥俩好、五魁首,扭头就给你整各种幺蛾子、使绊子,那情形,想想就很酸爽。

03/其他单位

接下来的单位类型。博物馆有些是公益一类,有些是公益二类,基本都有财政保障。专业性方面,不可否认的是,国内当前的博物馆专业性弱于考古所。所以,进的非专业、要恰饭的人远多于考古所,甚至连馆长也可以不是专业出身。也许你会有落差,为什么寒窗苦读、费劲巴拉,读名校、刷排名,最后却要与这些二代们做一样的工作,领一样的薪水。没办法,毕竟二代们能来上班就不错了,他们中的大部分,并不是真的需要这份薪水。大家都是吃财政,谁也没吃了谁的饭。相比较后边的单位,这些人还算体面。

行政单位略过。半行政单位的专业性,如果高校是90,考古所是85,博物馆是60,那它只有20。因为没什么专业性,还能沾上行政的边,这类单位往往成为各路人才恰饭的好地方,而单位的领导位置,更像是为了解决级别而存在,与专业没有半毛钱关系。这些单位往往只有30%的人从事专业生产,养活自己,还得养活其他70%职业签到人。如果你有幸进入这类单位,那么恭喜你,你可以像动物庄园里的大白马一样,一直奉献到被卖马肉。如果你选择继承北大的光荣传统,那也有各种公正无私的铁拳等着你,让你知道什么是社会险恶。

总的来说,如果一直读到博士毕业,高校应是最优解。如果硕士,喜欢田野,擅长交际,就去考古所;如果不喜田野,喜欢独处,就去博物馆。

如果你们并不只满足于有饭吃,

就一定会触碰到考古学信仰的问题。

这个问题并不是在吃饱后才会产生,

而是在进入这个专业时就产生了。

01/考古学是科学吗

第一代考古人规划的考古学路径,应是偏向理工学科的方法论,但后来我们走着走着,成了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也算科学吧。考古学的基础方法论有两个,一个是地层学,一个是类型学。在大一时,你们会学到。当你们看这个理论模型时,在教科书上、黑板上会异常清晰,地层线一分,就能看出叠压、打破关系;器物一排,就能看出谁是爷、谁是孙。但当你在田野发掘时,那道明晰的地层线不存在了,你画的地层线就是你的主观判断,别人画的也是别人的主观判断,如果一致,只是取得了共识,不一致,各说各话也大有存在。当你在室内整理的时候,往往器物两头的变化是明显的,但中间部分怎么排,你会有判断,但又是你的主观判断,别人也会有判断,当然也是主观判断,认同的有,不认同的更不少。看似科学的方法论,实践起来,却充满了主观的操作。我问过老师,得到的回答是地层画得不够细,器物排得不够细,经过这么多年,我觉得我尽力了,但我仍不能自信完美地画上地层线,不敢说排的器物一定准确无误,我不知道是我的手、眼、脑子出了问题,还是方法论出了问题。

02/考古学的研究客观吗

考古学界爆发过几次著名论战,大二你们学商周考古时,请务必通读夏商论战各方的论文。当时的我,读完是懵的,为什么同样的材料,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为什么大家说的都是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对方的证据选择忽略,好像两个高手在隔空对战。这个疑惑困扰了我许久,研究生时我再次问导师,他只说了“证据链”几个字,经过这么多年,我认为我明白了这几个字的含义,也更倾向于二里头为夏的认识。但这也只能说这一认识证据链更完整,有更高的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

03/付出是不是一定有回报

对于从事田野考古来说,就是以成败论英雄,挖出大发现,就能成大腕。除了业已瓜分的重要大遗址,其他重大考古发现往往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有些人在一个区域发掘十年,运气之差,连块夯土都没找到,有些人在接手后,立马发现了城墙,顺势挖出一座城来。一个重大发现,能让一个再平凡不过的考古人,一跃成为学术明星,仅靠一个话题,就能在聚光灯下参加各种论坛、讲座、节目,从此过上专家生活。而那些同样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人,他们没有挖到重大发现,只能作为一个再平凡不过的考古人,直到退出他的舞台。

04/你追求最终答案吗

喜欢田野、喜欢考古学的人,不可能不对遗址背后的历史动心。先不管通过考古学得到的答案客观不客观,要通过考古学追寻遗址的历史,本身就是极为漫长的过程。二里头的工作已经进行了六十年,才只发掘了这么小一部分,当年参加夏商论战的前辈已逐渐凋零,但夏到底是什么,我们得到答案了吗?人生又有几个六十年,可以等待一个问题的答案。不仅邹先生那代人等不到,很可能许宏老师这代人也等不到,我们这代人、你们这代人,能不能等到?如果倾尽一生时间,也等不到一个答案,能不能接受这份遗憾?

以上这些,如果都能接受,那么恭喜,你们可以放心选考古专业,确实可以享受到大家说的种种好处。这一个很封闭,但很有意思的小圈子,大部分都是淳朴、善良、豪爽的性情中人,“天下考古是一家”的信念能让你无论在何处,都可以得到这个圈子的力量。

如果有一天,你们选择离开,也请大胆坚定地走下去,尤其是钟同学。每个人的人生都只有一次,谁也不是谁的皮影,如何过好这一生,只有自己有权决定。到时候,希望今日送上祝福的人,依然能送上祝福。毕竟曾经有人选择了考古,那时起,无论他/她在或不在,都已经是我们的一员了。另外,钟同学,听说河南所送你了一把巩义造的手铲,那个手铲算得上圈内有口皆碑的神兵利器了,比国外看起来洋气的尖头手铲好用的多,没事多刮面。

一个啰嗦的对考古感情复杂的师兄/姐

原文发于2020年8月7日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