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预热,讲个中国的普罗米修斯,唐明皇从天上盗回仙曲的故事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1:23:190阅
欢迎关注“考古学了吗”,考的是古,说的是今,希望我们都能有所收获。

马上就要中秋节了,讲个与唐明皇、《霓裳羽衣曲》有关的中秋传说,当作开胃前菜。
唐人小说集《唐逸史》《集异记》《龙城录》等,都记载了一个唐明皇在中秋节夜游月宫的故事。后来,这个故事越传越广,宋人写诗、明人画画、元人编杂剧、清人唱戏本,都在讲这个故事。

话说,玄宗开元年间,大唐盛世,中秋节这天,宫内玩的好不热闹。玄宗好方士道术,在月色掩映下,方士罗公远(也有说是叶法善、申天师等等,我们姑且就当是罗公远)问玄宗:“陛下想不想到月宫一游?”玄宗问:“有办法?”罗公远说:“这有何难。”
只见罗公远将手杖往空中一扔,就变成了一座银色大桥。玄宗和罗公远沿着大桥走了数十里,忽然感到精光夺目、寒气逼人,一座大城出现了。罗公远说:“到月宫了。”
月宫内,数百个仙子穿着宽袖素衣翩翩起舞,玄宗看的入迷,就问:“这是什么曲?”答曰:“《霓裳羽衣》也。”玄宗本就精通音律,在心中默默记了声调。

一会儿,寒气大盛,玄宗和罗公远就往回走。再回头看那银色大桥,随步而灭。玄宗回到宫里,赶紧叫来伶官,依其声调,作了《霓裳羽衣曲》。从此,这月宫天籁就落到了人间。
当然,一眼就能看出这是神话传说。南宋王灼所著的《碧鸡漫志》卷三《霓裳羽衣曲》,对此曲来源的诸多说法有详细记录、考证。现在的研究一般也从其说,认为《霓裳羽衣曲》是玄宗在西凉节度使杨敬述进献的《婆罗门曲》基础上,润色而成。
但后世文人、百姓,都还是愿意相信“此曲只应天上有”,愿意传诵明皇游月宫的传说。
最后,我们来欣赏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周臣所绘的《明皇游月宫》金笺扇面。

最最后,做个下期预告。下期我们来聊桂花,尤其是成都砍掉的桂花,欢迎关注。
#2020国风大典# #风自东方来#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中国考古百年 | 石兴邦口述考古:谁发现了“半坡”
西安半坡博物馆志愿者队本文摘自石兴邦口述、关中牛编著《叩访远古的村庄——石兴邦口述考古》,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年8月第1版。在我们的面前,行走着一位老人,他半个多世纪留下的足迹,穿透了千万年的时光,给我们捎来了许多尘封的故事。他是一位不知疲倦的学者。他就是著名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7:20:510002盗墓贼比考古专家更厉害 马未都 并非如此 但其实力也不容小觑
盗墓,一门古老的行业。自从几年前盗墓题材的小说和影视剧大火之后,盗墓逐渐被大家所知晓。实际上,盗墓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它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千百年来,盗墓技巧虽然让人津津乐道,但考古与盗墓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不一样的。我要新鲜事2023-05-16 20:01:430001银龙:阿根廷最大的恐龙之一(长21米/距今6500万年前)
在阿根廷目前发现的81种恐龙中,阿根廷龙无疑是最大的,它长达40米,其次就是巴洛莎龙,它体长也达到了惊人的30米,另外银龙也不可忽视,它是阿根廷最大的恐龙之一,体长可达21米,生活在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银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6:56:550000荐书 | 体大思精 雅俗共赏——读陈雍先生新著《考古何为》
天津人民出版社新近推出一部陈雍先生的考古学专著《考古何为》。接到电子版粗读后,在微信上回陈先生八个字:体大思精,雅俗共赏。《考古何为》作者:陈雍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8月定价:98.00元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8:35:310000魏坚:中国古代酿酒的考古学观察
中国有关酒的历史源远流长。因而,酒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关酒文化的研究也日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特别是考古学实物资料的不断出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0:48:29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