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古代陶瓷专题:元明清釉下彩绘瓷
#走进博物馆#
釉下彩绘瓷的做法是在素坯表面绘画纹饰,施加釉料之后烧成的瓷器,因为纹饰位于釉层下方而得名。此一彩类起源于三国东吴时期,成熟于唐代长沙窑,并往下传承到元明清三代。
元明清三代的釉下彩绘瓷以钴、铜、铁为着色剂绘画而成,既有单色彩绘,也有双色或三色并用的作品。本文分元青花、明洪武釉里红、明永乐青花釉里红、明宣德青花釉里红及清康熙釉里三色五项,说明釉下彩绘瓷的概况。
1.元代青花

此件大罐以钴料绘画纹饰,罩上透明釉,高温烧成青花,属于单色釉下彩绘之类。
图片来源:震旦博物馆藏
青花瓷的制作方法是使用钴矿物作为彩料,绘在瓷器坯体上,施透明釉后,高温烧制的品类。此一技法始见于唐宋二代,到了元代中晚期发展成熟。
图一为震旦博物馆所收藏的元代青花鱼藻纹大罐,此器呈圆口、短直颈、腹部圆阔之状,表面绘画海水波涛、串枝花卉、莲塘鱼藻、卷草及莲瓣纹边框内填杂宝纹,纹饰皆处于釉层之下,器表闪烁着莹润的光泽。
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元代所用的钴矿有本土料和进口料二类。本土青料产于江西、浙江及云南等地,属于高锰低铁之钴矿,呈色蓝中带黑或泛灰,主要施于国内用器和东南亚的外销瓷上。
进口钴料称为“苏麻离青”,属于高铁低锰之钴矿,大多用于绘制外销中东和内销本地的精品瓷,呈色如图所示,深浓如蓝宝石,并有自然凝聚的黑疵斑点,在大笔描绘和粗细并绘的笔触带动下,展现明快率真的风格。
2.明洪武釉里红

此器的纹饰以铜着色剂绘画而成,表面施加透明釉,经高温烧成釉里红纹饰。
图片来源:震旦博物馆藏
釉里红瓷的制作方法是以铜着色剂为彩料,在瓷器素坯上绘画纹饰,罩上透明釉,高温烧制而成的器物。
此一品类创烧于元代,因为当时烧制铜红的技术并不纯熟,呈色品质不甚理想,也少见如青花一般的笔绘纹样,直到明代洪武时期,可能朱元璋以红为贵之故,才得到极大的发展,成为当时的主要品类。
图二为震旦博物馆收藏的明洪武釉里红盘,盘口往外翻折,器壁圆弧向下收窄,盘腹略浅,表面绘画牡丹、石榴、菊花、茶花、莲塘、卷草等釉里红纹饰。由于铜红不易控制,颜色灰暗,但其绘画笔触如同青花一样,笔法细腻严谨,没有烧飞和过度模糊的现象,比元代进步很多。
类似的造型与纹饰亦可见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之藏品,呈现明洪武时期釉里红器的典型特征。
3.明永乐青花釉里红

以钴料和铜着色剂绘画纹饰,高温烧成青花釉里红,属于双色釉下彩绘之类。
图片来源:震旦博物馆藏
釉上、釉下彩绘瓷,使用釉上彩料和釉下彩料绘画纹饰,在烧制工艺上必须融合二种技法才能制作完成,以青花五彩最具代表性。
例如上图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嘉靖五彩云鹤纹罐,此器呈圆口、短直颈、丰肩、鼓腹下收之状,底部书写“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青花楷书款,表面布满蓝、绿、黄、红等各色纹饰。
从制作工序的角度来看,此器先用钴料在胎体上绘画鹤鸟、花卉、云脚、丝带等蓝色图案,器表遍施一层透明釉后,高温烧成青花纹饰,然后再用红色、黄色及绿色等颜料绘画其他图案,低温烧制,成为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共饰一器的作品 。
4.明宣德青花釉里红

青花和釉里红的烧成温度不同,在一件器物上成功烧出二种浓丽的色彩,实属不易。
图片来源:《明代宣德官窑菁华特展图录》,页166,图56
宣德时期陶瓷工业承袭永乐时期的基础而继续发展,既有青花、釉里红分开制作的单色釉下彩绘,也有二者并用的双彩作品。
例如图四为明宣德青花釉里红盖碗,碗口外敞,器腹略深,底下具有圈足,碗盖状如浅覆盆,盖沿外侈与碗口相合,表面以莲瓣纹、赶珠云龙纹、蕉叶纹及弦纹为饰。
蓝色纹样以苏麻离青料绘画,颜色深浓靓丽,并有黑疵斑点,红色纹样以铜为着色剂绘画,呈色鲜艳秾丽,具有晕散之感。
由于这二种彩料所需要的温度不同,能在同一件器物上烧造成功实属不易,非常难得。
5.清康熙釉里三色

此器以钴、铜、铁三种着色剂绘画纹饰,高温烧成蓝色青花、釉里红色及豆青青色。
图片来源:《故宫清瓷图录-康熙窑雍正窑》,页166,图56。
“釉里三色”使用钴、铜、铁等三种着色剂在素坯上面绘画纹饰,施加透明釉之后,高温烧制成器,为清代康熙时期的特有产品。
图五为清康熙釉里三色山水笔筒,此器呈圆口、直壁、筒形腹、平底之状,胎体表面先以局部减地成浅浮雕的技法制作出人物泛舟山水图,然后再用钴料与铜、铁着色剂上色,遍施一层透明釉后高温送烧。
钴料所绘为蓝色青花,铜着色剂绘出釉里红色,铁着色剂则烧成豆青青色,淡雅的色调与图绘内容相得益彰,呈现高雅秀逸的美感。
釉下彩绘瓷的颜色种类虽然不多,但是从元代开始一直延续到清代,在古代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下期将以釉上彩绘为题,介绍金代红绿彩和明清五彩器的特色。
山东聊城发现元代古墓 当前已经进行保护(聊城古墓)
山东聊城发现的元代壁画已经被整体迁移。根据在五一期间聊城博物馆所发的消息,我们可以看到在山东聊城发现了一座古墓,并且考古专家认为这是一座元代古墓,当前这个古墓周边已经被保护了起来,考古工作者正在对于这个古墓进行探查。邀请了这个行业的专家来到现场进行指导工作。当前经过初步的挖掘,也有了一些发现。元代壁画我要新鲜事2023-05-14 16:24:270001男子拿诸葛亮羽扇鉴宝 专家却建议上交(羽扇纶巾)
男子手里拿的羽扇是来自于清朝时期。男子拿着祖传的一把羽扇让专家估个价准备卖了,当主持人打开盒子的时候,瞬间惊讶起来,这难道就是诸葛亮的羽扇,男子说是家族传了好几代人了,今天特意前来鉴定看是真假。随后在场的专家们也是迫不及待的想看看这把羽扇,端详了半天之后,专家们吓得冷汗直冒,急忙询问到,你的祖上和刘伯温到底什么关系。刘伯温寻墓我要新鲜事2023-11-20 20:13:500001海昏侯墓现19米盗洞 墓中出土10吨“金钱” 盗墓贼暴富后被抓
2003年3月份,江西省文物局接到举报电话,称在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观西村附近的一座山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土洞,很像是盗墓贼挖出来的。专家赶往现场勘察后发现,这是一个盗洞,深达19米,直指主墓室。为了保护墓中的文物,专家对其进行了抢救性挖掘,结果发现这是一座汉代海昏侯古墓,也是中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内涵最丰富的古墓之一。我要新鲜事2023-07-12 19:10:150001惠州一项目入选2022年度广东五大重要考古发现
南都讯记者李晓慧4月17日,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经过专家评审,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发布了5个“2022年度广东重要考古发现”项目,由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的惠州市惠东县三官坑明代窑址入选。据了解,三官坑窑址所属的广东白马窑址群是广东目前考古发现规模最大的制瓷窑场,是明代重要的外销窑场之一。其中三官坑窑址是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个,对于研究广东明代陶瓷制作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要新鲜事2023-04-22 02:27:130000内蒙古历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项目
这不要五一了,看到很多都推荐有假期逛博物馆的博文,其实如果可以还是到实地看看好。昨儿捋了捋宁夏历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发现项目,今儿看看横亘在祖国鸡背部的内蒙古地区历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49:1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