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299

国宝流失海外:岂止是天龙山的佛首,请看云冈石窟雕像在日本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18:420

#历史冷知识# #历史真相官##海外流失文物“归晋记”#

今年春晚,杭侃老师和老张为各位介绍了#天龙山石窟流失佛首回归祖国# 故事。实际上,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流失到海外的中国文物可以说数量众多。本文所记,是老李的好友,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王银田老师,上个世纪90年代访问日本时,所见流失于日本的云冈石窟的雕塑。

云冈石窟

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著名考古学家宿白先生就对云冈石窟的造像进行了研究和分期,位列经典,本文所用云冈分期即来自宿先生。

宿白先生

下列为王老师所述:

1、佛首,大阪市立美术馆藏(图一)

砂岩,高29. 4厘米,宽15厘米,高浮雕,有轻微风化。肉髻,面相方圆,丰满,眉毛用阴刻线表现,细长弯曲。两眼半睁,鼻异于云冈一期者。雕像隆起明显,嘴角略上翘,两耳下垂近颈部,面带微笑,神情安详。此佛像雕刻细腻,表面处理光滑,为云冈小型佛像中的精品,因仅存颈部以上,从头部特征观察,为云冈二期(公元465- 494年)雕像。

图一

2、胁侍菩萨龛像,大阪市立美术馆藏(图二)

砂岩,浮雕,高54. 7厘米,宽22. 9厘米,有轻微风化皇作立长立形,菩萨像站立其中。头顶结肥大的高髻,溜肩,面带微笑,头发由额上中分,分于两鬓,垂至肩部。破帛交叉,左臂下垂,似手提裙据,左前臂举起,抚于胸前两腿分开,两脚呈外八字站立该菩萨装已汉化,但破帛交叉处并无穿璧由此推测,此龛像应是云冈二期至三期前段的作品。这一时期云冈石窟的龛形主要有圆拱形顶、銮形和屋形龛三种。从此龛像上部的残痕观察,上面原来雕有一禅定坐佛。菩萨头部略向右侧,由此推测,此龛像原来应是某一佛龛左侧的肋、侍菩萨像。

图二

3、菩萨头像,大阪市立美术馆(图三)

砂岩,高浮雕高27. 4厘米,保存较好面形瘦长清秀,目微闭,发式同前述菩萨像,头顶高大的发髻,髻之正面雕成两个圆形与一个三角形组成的纹饰,也可能是冠。此雕像的年代大约属云冈第三期。

图三

4、佛首,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砂岩高26. 7厘米,宽13. 5厘米,表面稍有风化肉髻,面相瘦长,神情安祥,应属云冈三期作品,无照片资料,笔者访问该馆时,从库房取出所亲见。

5、罗汉头像,太原美术馆藏(图四)

砂岩,高浮雕高16. 5厘米,应为弟子像。颅顶圆秃,面相方圆,丰满,面带微笑雕刻洗练,传神,颇有几分童真与6窟的弟子像较为相似,属云冈二期作品。

图四

6.残千佛,京都大学文学部藏(图五)

1926年入藏,砂岩。两个圆拱形龛内各雕一坐佛。风化严重,已面目全非。坐佛形象与云冈中部窟群窟外立壁所雕千佛相同,应是云冈三期作品。

图五

7.残坐佛,京都大学文学部藏(图六)

1926年入藏。砂岩,高14厘米,特征与上述残千佛同风化亦较严重,颈部以上断裂,为云冈二、三期作品。

图六

8.供养天头像,京都大学文学部藏(图 七)

1921年购入,砂岩,高浮雕高29厘米高髻,发髻上部呈三角瓜面相丰满,神情安祥,为一正面像表面风化较严重,鼻头残损造型与云冈石窟第g窟后室南壁拱门上侧供养天,第7窟后室南壁拱门上侧及第6窟南壁上层西侧佛龛右侧供养天同,应是云冈二期的典型作品。

图七

9.佛头,京都大学文学部藏(图八)

1921年购入砂岩,高浮雕。高38. 5厘米肉髻面相方圆,面带微笑。表面略有风化,鼻尖部残损酷似云冈第5窟阁楼上层东侧者,为云冈雕像中的精品,属云冈第二期。

图八

10.胁侍菩萨头像,京都大学文学部藏 (图九)

1927年入藏,砂岩高20厘米,脸形瘦长,两眼微闭,头戴花冠冠之正面雕有花纹:中心一圆珠,周以一圆环,环外围饰联珠纹一周九枚。其面目特征为云冈三期的典型形态,但此种花冠在云冈似不多见。

图九

11.禅定坐佛像,京都大学文学部藏(图十)

1926年入藏,砂岩,高13厘米。坐佛一列共三身,造型及服饰相同。皆残,仅中间一尊保存膝以上部么佛身着双领下垂袭装,身后有椭圆形背光。值得注意的是,三尊坐佛并不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而是呈一定的弧度分布。因此推测它应是背光或拱形龛龛嵋的一部分这类题材多见于云冈二、三期雕像中。此禅定坐佛的特征更接近云冈二期。

图十

12.佛头,私人收藏品(图十一)

砂岩高49. 5厘米,小肉髻,宽额头,面相方圆,眉毛用两条流畅的阴刻线表现,嘴角上翘,面带微笑,雕刻简洁传神,为云冈二期作品中的精品,保存完好。

图十一

13.佛头,私人收藏品(图十二)

砂岩高3 8. 5厘米,肉髻,脸形比图十一所示佛头略显清秀耳细而长,鼻隆起,表情含蓄,与19窟诸像相似,是云冈石窟早期的作品,应出自昙耀5窟。

图十二

14.佛头,私人收藏品(图十三、十四)

砂岩高41. 3厘米,肉髻,脸形瘦长,耳朵不及图十一和图十二两佛头双耳那样细长,外眼角稍有下垂,保存完好与云冈西部洞窟(20窟以西的小型洞窟)雕像风格一致,是云冈三期作品,雕凿于迁洛之后。

图十三
图十四

15.供养人头像,五岛美术馆藏(图十五)

砂岩,高21. 2厘米,供养人头戴帽,面相浑圆。在云冈石窟,佛龛的台座上常常刻有浅浮雕的胡服男女供养人,站立一排,如13窟、11窟东壁等、本尊供养人头像即属此类因为其脸向右侧斜,所以是配置在佛像的左边。

图十五

16.飞天,私人收藏(图十六)

砂岩,长24厘米,略有风化从梯形边框的形式看,流行于云冈二、三期。

图十六

17.拱形龛侧的石虎,私人收藏品(图十七)

砂岩,高浮雕高54. 5厘米,眼圆睁,口大张,脚下蹬束帛,作回头张望状。云冈石窟拱形龛两侧常雕虎、龙、鸟等动物,左右对称,两动物的身体后部上卷,形成皇嵋,造型流畅优美,其中带束帛的造型主要流行于二期的中部窟群,三期多无束帛,或将兽头简化,因此该石雕应是二期作品。

图十七

18.佛头,私人收藏品(图十八、十九)

砂岩,高39. 2厘米,额头以上风化严重,并已有剥离。肉髻较大,宽额头,眼角与嘴角都上翘,两耳细长,为云冈二期作品特征日本学者推测可能出自云冈第2窟,其时代特征是吻合的,经实地测量,佛头的尺寸与残存的佛像比例也合适,极可能是2窟东壁南侧第二龛以北数第三龛)倚座佛的头部。但因没有佛头侧面与背面的照片,似难断言。

图十八、十九

19.佛头,私人收藏品(图二十)

砂岩,高39厘米,有部分剥离肉髻较高,宽额长耳,眼角与嘴角都上翘,用阴刻线划出高挑的眉毛,面带微笑,神情安祥、自信。属云冈二期品,日本学者亦认为出自云冈第2窟.,不知所据。

图二十

20.石雕手臂,正木美术馆藏(图二十一)

日本学者认为“相传是第6窟明窗左侧表现的菩萨半跏像的思惟手”,推测是有一定道理,但因目前尚没有该菩萨像的具体尺寸,故难作准确的判断。

图二十一

云冈石窟规模宏大,造像繁多,而流失海外者亦不少见以上近20件石像,多属云冈石雕之精品,对研究云冈石窟的造像风格等具有极高的价值;同时也期盼更多流失海外的中华文物早日归故里。

文物回归祖国,在老李看来,一要看时间机遇,二要看综合国力;路漫漫兮修远啊。不仅是日本(链接:鸭绿江边,民族英雄邓世昌,北洋海军沉舰水下考古发现探秘之一 ,致远号的加特林机枪还在日本),想想罗浮宫、大英博物馆等博物馆的藏品,还是非常心痛的,盼着这些国宝都能早日回家。

END.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