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挖掘王家古墓,墓中挖出一特殊酒杯,杯中的酒暗藏玄机
专家挖掘一座王家古墓,墓中挖出一特殊酒杯,杯中的酒却一直喝不完,究竟暗藏什么玄机?众所周知,中国作为世界上较早产生“酒”的国家,酒文化可谓源远流长。所谓“金樽清酒斗十千”,早在夏朝时,我国便有了人工造酒的技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酿酒技术也愈发熟练。

说到酒,那就不得不提到盛酒的器皿,在诗仙李白的《襄阳歌》中有提到这么一句“鸬鹚杓,鹦鹉杯”,更是言其能装下三百杯酒。而鹦鹉杯还被称为“饮不尽杯中酒的杯子”,这其中又有何奥秘呢?
这个鹦鹉杯是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被发现的。施工队伍在今南京的象山施工时发现地面出现异常情况,经过一番调查,考古学家带领团队进行考察,最终发现此处是东晋大臣王彬的墓。东晋时期的王家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家族,王羲之,王献之均是有名的书法家。而这位墓主人王彬,也同样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
据记载,同诗仙李白一样,王彬对于酒也有着一种独特的痴迷。因此,墓中所带有的酒器数量不在少数,与酒有关的一应物品更是细致入微。这鹦鹉杯作为其中之一,自然也引起人们的好奇。从常理科学来说,杯子里的酒是一定会喝完的,但为何鹦鹉杯能做到“饮不尽”呢?

从杯子的外观来看,杯子本身呈海螺状,仔细一看还酷似鹦鹉这种鸟的造型。酒杯也不显笨重,将近15厘米的长度,约10厘米左右的杯高,在鹦鹉的腹背部还有着各式各样精美的纹样。这般精美的做工,让人一时间意识不到这是一个酒杯,也因其需要海洋中的鹦鹉螺为材料,固也不易获得。
专家学者们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均未能探寻到鹦鹉杯的奥秘。虽然想通过切割来观察出这其中玄机,但毕竟它是一个难得的文物,因而不能够加以损坏。有一位年轻学者创造出了新的思路,便是将杯子置于X光下。这样既能不破坏文物,又能在科技的帮助下获得渴求已久的答案。
而通过X光的照射,人们发现了鹦鹉杯其中蕴含的秘密。从外观来看,鹦鹉杯是一个连贯的整体,但其实杯子内部藏有大量的腔室,且在腔室之中又有密密麻麻的小孔,可谓层层叠叠,一环扣一环。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鹦鹉杯里的酒看上去“饮不尽”。

其大致呈四分之三圆的形状,这比一般形状所能装载的容量大。当酒入杯中时,腔室跟小窗一样储存美酒,但倒出酒时,却是从一个个的小孔流出,在储量大的情况下,流量变小,其流出所需的时间便越来越多。因而鹦鹉杯便像是有倒不尽的酒一般。古代并没有现代如此发达的高科技,但古人运用智慧,通过生产积累的经验为自己生活创造出许多巧夺天工的物品。就如这个鹦鹉杯一般,从点滴的生活小事出发研究,以新奇的视角来开发创新,这也是身处大环境下的我们需要锻炼的一方面。
郭立新、郭静云|二里冈上层青铜器窖藏之谜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2019年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专家简介郭立新教授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4:50:490000寻味两淮——记2021年盐城市串场河南段古代盐业遗址调查
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2:24:050000地下文物看陕西:文明摇篮——晚期智人
在距今四五万年前的更新世晚期,人类经过直立人和早期智人阶段连续不断的发展后进入晚期智人阶段。人类的体质除一些细微特征仍然比较原始外,解剖学特征已与现代人没有明显差别。在考古学上晚期智人所创造的文化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黄龙人、河套人以及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宜川龙王辿遗址即是典型代表。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3:15:0100002008年一村民翻盖鸡窝 挖出一石碑 考古队激动:等了十几年
2008年,浙江省嘉兴市博物馆收到了一个神秘来电,来电者告知他们可以派人前去挖掘文物。这令等待已久的考古队异常激动,他们等待了十几年之久。电话来自一位鸡舍主人,他的家族世世代代生活在浙江嘉兴市王江泾新桥村的顾店桥旁。2008年,考虑到自家鸡舍需要重新翻新,这位主人意识到埋在鸡舍下的石碑可以挖掘出来。于是,他拨打了嘉兴市博物馆的电话。我要新鲜事2023-07-21 20:14: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