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冠龙:北美洲大型食草恐龙(长7米/距今7500万年前)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2:25:001阅
在七大洲中,北美洲生活过的恐龙是大家最熟悉的,这里不仅出土过恐龙之王霸王龙,还出土过剑龙等。今天小编要介绍的就是来自北美洲的一种大型食草恐龙,它就是短冠龙,其体长可达7米,生活在7500万年前的晚白垩,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
短冠龙基本资料

短冠龙是一种北美洲的大型食草恐龙,它体长7米,四足行走,觅食时为了吃到更高的植物,通常会二足战力,前肢帮忙。就体型而言,短冠龙与齿河盗龙、雷尤守龙差不多大,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275位,生活在距今75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
短冠龙化石

短冠龙化石首次发现于北美洲加拿大艾伯塔省的朱迪斯河组骨床,其化石并不完整,只有几组骨骼。通过对化石的拼凑与研究,专家推测短冠龙是鸭嘴龙科的一属大型恐龙,生活于侏罗纪晚期的北美洲,是种食草恐龙。
短冠龙形态习性

短冠龙长可达7米,与其他鸭嘴龙类恐龙一样,具有颊部,以及由数千颗牙齿组成的齿系,它可以用这些牙齿来有效率地咀嚼;另外,短冠龙最特别是它的骨冠,这个骨冠在头颅骨上形成一个平板。短冠龙是种大型食草恐龙,它主要以植物为食,包括各种蕨类和树叶,为了维持体型,它每天都在到处觅食。
北美洲发现的恐龙

在地球上,人类已经挖掘出了767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在北美洲发现了169种,加拿大发现了46种,其中就包括短冠龙、无齿龙、砂龙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考古学家们的不断挖掘和发现,小编相信会发现更多的恐龙。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面对瘟疫 甲骨文揭示商人“抗疫”智慧 至今仍有学习价值
中国古代商代时期的甲骨文,揭示了古代商人在面对瘟疫时的疫情防控智慧,这些古老的智慧至今仍然具有学习的价值。甲骨文中的记录不仅反映了当时对瘟疫的认知,还提供了预防和应对瘟疫的方法。一、古代瘟疫的认知我要新鲜事2023-09-26 20:18:280000南京祖堂山墓出土墓志铭,郑和后裔反对挖掘,古墓到底埋着什么?
南京祖堂山上,一群考古专家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挖掘工作。他们所寻找的,是一座被村民传说是明代郑和墓葬的古墓。不过,这个传说的真实性,至今还不得而知。挖掘机手工意外地挖出了几块青砖,这引起了专家们的极大兴趣。经过现场勘查,专家们发现这座古墓富丽堂皇,足以彰显出墓主人的显赫身份。我要新鲜事2023-04-11 21:02:560001明朝古墓未被盗 为何飘出现代毛巾 考古队挖掘后发现什么
湖北一座明朝古墓,经过几百年的岁月沉淀,却未曾受到盗墓贼的侵扰。然而,20年前,考古专家进入这座古墓,竟然在墓室中发现了一块现代毛巾,这一异常现象引发了人们的困惑。为了妥善保护这座古墓,考古专家进行了慎重的保护性挖掘,然而在清理的过程中,他们又遭遇了两个不寻常的发现:一扇巨大的石门神秘失踪,以及一个现代工艺制作的毛巾。我要新鲜事2023-08-18 20:42:320004揭秘秦始皇陵墓不能挖的原因
秦始皇陵墓之所以不能挖的原因主要4个,分别是保护文物完整性的需求、技术难题的限制、考古道德和伦理的考量和政策法规的约束。秦始皇陵墓是中国历史上第1位皇帝的陵墓,不仅仅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虽然现代化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但是对于秦始皇陵墓的发掘,却始终只是停留在表面,那些埋藏在地下的秘密仍然无法全部揭开。我要新鲜事2024-07-31 12:29:49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