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多萨龙:南美巨型恐龙(长25米/蜥脚类中的短脖子)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0:17:270阅
门多萨龙是一种蜥脚下目中的泰坦巨龙类恐龙,诞生于9300万年前-9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可达25米,属于超巨型植食恐龙的一种。它和其他蜥脚类恐龙不同的是脖子和尾巴都非常短,主要生活于南半球,第一批化石出土于阿根廷。
门多萨龙的体型

门多萨龙属于巨龙类,虽然它的脖子和尾巴相对其他蜥脚类恐龙都更短,但是它的体长却达到了25米,在目前已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到了22位,算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大恐龙之一,相当于现代的一头蓝鲸的体长,与詹尼斯龙、腕龙以及宝天曼龙等都有着相似的大小。
门多萨龙的化石发现

门多萨龙的最早一批化石出土于南美洲阿根廷的门多萨省,所以才因此而得名“门多萨龙”,虽然化石并不是非常完整,但是科学家还是观察和推测出了很多特征,比如它的全身是遍布鳞甲的,就像大部分巨龙类恐龙一样,并且它的脖子很可能拥有着宽厚的神经棘以及骨骼,这使得它能够长出粗壮且修长的颈部。
门多萨龙的种属分类

目前门多萨龙被归类于泰坦巨龙类恐龙中的隆柯龙类分支,与普尔塔龙、富塔隆柯龙等都有着非常大的相似之处,也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在03年的时候由阿根廷的古生物学家Bernardo进行了命名,而门多萨龙也是当时的第一个以门多萨省命名的恐龙。
泰坦巨龙类恐龙的特征

泰坦巨龙类恐龙几乎全部都是体型庞大的,并且脑袋相对较小,但是整体较宽,四肢非常粗壮,类似大象的圆柱形腿,脖子大多是长颈鹿的好几倍,体长普遍在10米以上,而体重也大多在数十吨左右,算是目前已经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陆地生物。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地下文物看陕西:千古帝都汉长安城
作为都城的长安,其修建从公元前202年开始,一直到汉武帝时才完全建成,前后历时近百年。其城墙周长达25000米。面积3600万平方米,有160个里、巷,9个商业区。城内共有8条大街,均宽45米以上,其中安门大街长达5500米,是名副其实的十里长街。长安城四周围绕着高大的城墙,残墙至今仍高出地面4—6米,最高达8米之多,如一条巨龙般延伸在今西安市的西北方。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9:02:390001百年前发现宁夏水洞沟遗址 到底有什么价值(遗址价值)
宁夏发现的水洞沟遗址找到了大量且有价值的文物从而填补我国历史空白。在我国的考古学都还没有正式成立的时候,在我国宁夏银川东边儿30km左右的一个河流两岸就发现了我们当前所熟知的水洞沟遗址,曾出土总重达300多公斤的石器和鬣狗、羚羊、羚羊等众多古生物化石。牛、犀牛、马。后经中国考古界证实,这是中国发掘的最古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百年前的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7-21 20:33:250000用数据告诉你,有多少人在关注“十大考古”——2020年度“十大考古”的媒体宣传
#十大考古#在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指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举办30多年来,是考古工作不断走入社会公众视野的30年,也是考古事业融入社会文化发展的30年。从初评到终评会,一年一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公众“走进考古”打开了一扇窗,也为考古“走出象牙塔”架起了一座桥。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7:48:270000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埋葬形成的
关于化石大家应该都是略有所闻的,而且化石存在的比较久远的时间里,但很多朋友可能就是听说过化石,但是对它并非不了解。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2:52:560000节气已过雨水,古人为什么用“春”字来定义四季中第一个季节?
古春字为什么写成“萅”?本文作者倪方六“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转眼,年过过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雨水”也过了。也就是说,虽然现在仍寒意逼人,但已是确确实实的春季。(雨水节气以后,雨天增多)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08:1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