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盗龙:已知最小的恐龙之一(长0.56米/辽宁食肉恐龙)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7:01:542阅
在中国,辽宁省是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前面我们介绍了锦州龙、辽宁角龙等,今天小编再为大家介绍一个,它就是小盗龙,一种小型食肉恐龙,一起去认识看看。
小盗龙基本资料

体型:小盗龙是一种中国的小型食肉恐龙,以捕猎其它恐龙为食,偶尔也会食腐,它体长0.56米,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697位,是已知最小的恐龙之一,生活在距今1.24亿年前的早白垩世。

化石:小盗龙化石发现于中国辽宁省的九佛堂组,目前已发现近10个完整化石。通过对化石的研究,专家推测小盗龙是种小型驰龙科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早期,由于它们身披羽毛,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它们可能是鸟类的祖先——至少是其中的一种类型。

带羽毛的恐龙:小盗龙是世界上已知体型最娇小、非鸟类之兽足类恐龙,在发现它之前,全球发掘长羽毛的恐龙依序为中华龙鸟、原始祖鸟、尾羽龙、北票龙、千禧中国鸟龙,小盗龙是第六件长着羽毛的恐龙。小盗龙的发现,大力地支持了鸟类飞行“树栖起源”的假说。

亚洲发现的恐龙:在地球上,人类已经挖掘出了767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中国目前发现了169种,辽宁发现了35种,其中就包括小盗龙、天宇盗龙和热河龙。其实,在辽宁最出名的还是出土了世界上最丰富的古鸟类化石群,包括世界上最早的有喙鸟类孔子鸟和现代鸟的祖先中华龙鸟等。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洛阳北魏墓
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的北魏墓葬。分布在河南省洛阳市以北至邙山一带。由于早年屡遭盗掘破坏,许多重要文物已流失至欧美、日本等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洛阳北魏墓进行了调查清理,较重要的发现有孝昌二年(526)江阳王元乂墓墓和建义元年(528)常山王元邵墓。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6:09:530000朱乃诚:中华龙文化意识的起源与形成(一)
在中华民族文化中,“龙”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文化意识。在历朝历代,都有许多关于龙的故事、产生了各种龙的造型。“龙”文化意识,经过数千年连续不断的发展,至20世纪,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关于龙的话题与内涵,相当宽广。其中最重要的议题是:中华“龙”文化意识的起源与形成。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34:230000盗墓贼偷盗明朝藩王墓 炸了七次没打开 最终被考古专家打开
在湖北省钟祥市九里回族乡,有一座明朝的藩王墓——郢靖王墓。这座墓葬曾经被盗墓贼炸了七次,但直到2005年,考古专家终于将其打开,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我要新鲜事2023-04-27 19:32:470000史景迁著作介绍,别样眼光看中国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02:040000陈淳:早期文明的标准与阐释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