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鱼龙恐龙:真鼻龙 上颌像剑一样长(形似现代剑鱼)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2:01:580阅
真鼻龙是一种大型的鱼龙类恐龙,诞生于侏罗纪的初期,体长可达6米,拥有着和剑鱼很相似的外形,上颌的长度足足比下颌长2倍,并且带有很锋利的两排牙齿,而背部和尾巴都有着非常大的鱼鳍状肢体。真鼻龙化石是在英国和德国发现的,算是侏罗纪同时代中速度最快的海洋爬行动物。
真鼻龙的外形特征

真鼻龙和现代的剑鱼、旗鱼和马林鱼等非常的相似,眼睛很大,身体呈现流线型,因此最有特点的就是带有一支很长的上颌长吻,而尾鳍和背鳍等都是呈现弯月状,尤其是前端腹鳍非常长。真鼻龙的体长虽然不大,但6米的体型也能够在770多种恐龙中排到312位,和始暴龙的体型差不多。
真鼻龙的生活习性

真鼻龙其实不仅和剑鱼等的外形相似,而且它们的生活技能也是非常像的,比如它最有特点的长吻就是用来在水中快速摆动,从而击晕它身前的小型动物,有时可能会击伤猎物的侧翼,之后就会导致猎物的游泳能力出现损伤,真鼻龙这时就会使用过它的牙齿进行撕扯,并且将猎物撕裂成两半。

真鼻龙的游泳速度也是海洋恐龙中数一数二的,因为它有着非常发达的前鳍和尾鳍,尤其是前鳍几乎和身体宽度完全相似,所以它的推动力就会比较强大,尤其是真鼻龙的下游潜力非常的强,就像是水中的飞机一样,并且还能最大限度的保持身体的平衡,从而才能保证它更好的游动能力。

真鼻龙几乎可以说是速度类似旗鱼,击杀技能类似剑鱼的恐龙,并且还因为侧面具有牙齿,所以它能够将猎物撕开。真鼻龙其实除了吃一些小型的猎物之外,它还会搜集海底的植物和甲壳类动物来吃,只需要猛烈的使用上颌骨来搅动海水,就能将泥沙中的动物驱赶或者裸露出来。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新疆考古:于建军:洞里乾坤:通天洞遗址考古发掘手记之二
2017年在平静与平淡中拉开了序幕。像往常一样,年初在做完了通天洞遗址的工作计划和预算后,我便向自治区文物局提交了2017年的考古发掘申请,由自治区文物局审核完再向国家文物局申报。准备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6:38:020000原美颌龙:欧洲小型恐龙(长1.2米/出土于德国)
原美颌龙是一种兽脚类恐龙,诞生于2.22亿年前-2.19亿年前的三叠纪中期,体长普遍可达1.2米,属于小型肉食恐龙的一种,它们的骨骼非常轻盈,后肢和尾巴都非常修长,因此动作敏捷。第一批原美颌龙化石是在德国发现的。原美颌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0:28:420000巧龙:新疆小型食草恐龙(长5米/距今1.63亿年前)
在中国,新疆是除辽宁外,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这里目前已挖掘出20种恐龙化石,其中就包括今天要介绍的巧龙,一起去了解看看。巧龙基本资料体型:巧龙因体型小巧,构造轻盈而得名,是一种中国的小型食草恐龙,它体长5米,与顶盾龙、大安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366位,生活在距今1.88亿-1.63亿年前的中侏罗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23:37:070000第一届全国古村古镇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终评结果揭晓
4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四川省文物局支持,南充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阆中市人民政府承办,四川远大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一届全国古村古镇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终评会在四川阆中举办。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0:21:570000从新石器到国家时代长江中游礼器所见“四方”观念刍议
[编者按】《从新石器到国家时代长江中游礼器所见“四方”观念刍议》一文作者为赵柏熹、郭静云,刊载于《人文论丛》2019年第2辑128-141页。若有出入,请以期刊为准。转载或引用,务请说明出处。摘要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2:37:4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