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77

新发现 | 安徽五河发现清代淮河码头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2:59:160

作者:王志 等

五河县临北古渡口为明清时期淮河岸边的一处重要渡口,对岸为明清凤阳府辖的临淮县城。为配合淮河干流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施工,2020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五河县文物管理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工作得到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的大力协助。发掘面积600余平方米,发现了沿河砌筑的清代东西向石驳岸,揭露出石阶码头,并发现砖石铺砌的清代街巷道路和数座房址。由于此处淮河岸线在历史上不断南移,推测明代时的河岸可能还在北侧。

图一 临北淮河渡口遗址位置和原地貌

图二 临北淮河渡口遗址发掘后航拍图

图三 五河临北渡口遗址驳岸示意图

图四 五河临北淮河码头及驳岸,镜向东

石阶码头

石砌码头约修建于康熙时期,于乾隆时废弃。码头由路面、石阶和两侧挡墙构成。码头路面有三层,均用砖、石拼砌铺设。路南端在东、西两侧的挡墙之间,以石砌台阶通向河面。随着明清以来淮河在该处不断侵蚀南岸、淤积北岸的过程,石阶码头自下而上不断被淤埋,岸面也不断抬高,码头沿用期间,石阶上的挽船桩位置曾由下向上迁移,码头顶部还向北增置了台阶。根据台阶、路面的做法、用材和局部剖面观察,码头的使用至少经历三个期段。

图五 清理出的临北淮河码头石阶

一期码头由路面、台阶和两侧挡墙构成。路面用不规则碎青石板铺设。路面南端石阶位于东、西两边的挡墙之间,宽6.45米,砌筑平整。已发现一期石阶15级,15级台阶以下仍有数层台阶向南延伸入水面以下,因淮河水位高涨而未再发掘。北端最上部的第一级台阶由长约0.75米、宽0.4~0.55米,尺寸较为均匀的石板南北向并列铺成,北端连接路面,南端齐整,台阶高度0.8~0.13米。第2级及以下台阶在石板尺寸、砌筑方式、踏面深度、层高上基本一致,每级台阶踏面深度均约0.75米,层高0.2米,所用石板宽0.5~0.88米不等,且相邻石板之间皆以铁锭相连。铁锭呈亚腰形或银锭形,长19厘米、宽10厘米、束腰6厘米,厚约2~3厘米,紧密嵌在两块石板上凿刻的榫槽内,大多数铁锭旁都有溢出的铁汁,应是现场浇铸而成。值得注意的是,在一期码头从上向下的第12级台阶上,于两端各安置了一个青石挽绳桩,石桩北半部已被磨成弯月形,由此可以知道码头始建的时候,淮河水位线应当在该级台阶以下。一期码头建造同时砌筑了两边的挡墙和驳岸。依东边挡墙的揭露看,挡墙北段与驳岸相连,驳岸以南,该挡墙降低2.85米继续向水下延伸,宽度为0.8米,因河水高涨未能完整发掘。

二期码头是在第一期的基础上于石阶北侧的路面上进行了修补和加高,因该部分被三期路面所压,只能从侧边剖面上观察。本期码头沿用一期码头的石阶,对一期石阶以上的路面进行了修补,采用碎石和砖块铺垫,北部形成以砖块垒砌的三层台阶。自南向北每层台阶的深度和高度分别是:第一层深度约20厘米、高7厘米;第二层深22厘米、高6厘米;第三层高12厘米,阶面向北延伸,接街巷路面。

三期码头继续沿用一期码头的石阶,在第一期石阶向北又增筑了三层石阶,在台阶北侧铺墁了新的砖石路面,将二期路面完全覆盖。增建三期码头时已在驳岸和码头的挡墙上建造了房屋,并将新增的石阶两侧的挡墙折转与房屋的砖墙相连。新增的三层台阶所用的条石材质与一期石料有很大不同,但局部用了从一期码头上部扒拆下来的石料。新铺的砖石路面与发现的街巷中的乾隆时期路面做法相似、平面高度一致,应是同一时期并连成一体的路面。

第三期码头在一期台阶上部做了一定的改动,于挡墙转角内的东西两侧各埋设一截木桩,作为水位上涨后的挽绳桩,代替一期码头十二级台阶上的石质挽绳桩。木桩现保存高度约0.7米,桩径约0.25米。栽木桩时对一期码头的一、二级台阶进行了改造,拆掉台阶两端的原装条石,栽好木桩后重新铺面时有的条石被用到了新增的台阶上,放回的条石也出现了位置错乱。

石砌驳岸

码头东、西侧驳岸与码头两边上段挡墙垂直相连,为完整了解驳岸的内外情况,对码头以东驳岸主要揭露其外部立面;对码头以西驳岸主要解剖其内侧,了解建造年代、结构、工艺和营建过程。

图六 石阶码头及东侧驳岸正射图

码头以东驳岸残存30.35米,分两期建造。自码头挡墙向东6.9米为第一期驳岸,6.9米以外为第二期驳岸。两期驳岸均为整齐的条石砌筑,在顶面石条之下可见有自上而下斜直的接缝,显示一期驳岸外缘存在收分。自驳岸顶面向下共清理出3.13米高的石壁,暴露10层条石,向下进入淮河水面,未再发掘。据低水位时调查所见,石条以下皆为木桩地丁,木桩直径10~15厘米。

码头以西驳岸揭露长度20.32米,因对石壁以内进行了发掘,可以比较清晰地观察到其建造过程。与东侧驳岸对应,此段驳岸也分两期建造。第一期驳岸与码头同时修建,从码头西边挡墙向西建造长度7.2米石壁后,折转向北缩退3.36米后再向西建造,转折后的驳岸均为乱石码砌,所用石块大小不均,为红色沉积岩,砌筑时尽量将外缘砌筑平整。解剖可见,该乱石码砌的驳岸倒塌后,再沿着一期南部石壁用整齐的条石向西修筑了二期驳岸。两段驳岸之间也存在明显的错位接缝。驳岸石壁系将原土壁修整成坡状后在其外侧垂直向上垒砌而成,垒砌石壁同时,在石壁背后与原土壁间用土填实,填土可分层,但无夯打迹象,即所谓“背后灰土”。早、晚两期石驳岸均有“背后灰土”,并存在打破关系。

图七 码头西侧驳岸

房址

发掘区内发现了一批经过反复修缮和增建的房址,时代上最早为清早期,一直延续至近现代。这些房址被一层层的淤沙土所覆盖,每次淤积的厚度有10~60厘米不等。有的房子倒塌后在原址处完全重新建造,有的则是在残存的墙体上直接向上加砌。这一方面说明临北古渡口遗址因地处南北要道、淮河关口处,人们在这里繁衍生息连绵不断;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淮水频繁的破坏,导致人们需要反复修缮、重建遭受损毁的房屋。

房址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砖墙房屋,一类是木骨篱墙房屋。砖墙主要位于遗址上层,约为清代中、晚期;木骨篱墙主要位于遗址下层,约为清代早期。砖墙房屋在发掘区域内大多呈现为零散的砖墙,很难形成结构清晰的房址。多数砖墙内夹有木骨,少数屋内残存有砖砌的磉墩。木骨篱墙发现4处,根据发现的柱桩及横杠和立扎的芦苇痕迹,推测做法为每间隔一定距离栽植木柱,柱与柱之间先横绑一木杠,然后竖芦苇捆绑于横木杠之上,再用一横杠夹扎,在表面再糊泥形成墙体。

图八 发掘发现的清代房址,镜向北

图九 木骨篱墙房屋特写

道路

发掘区内的生活道路年代从清早期至近现代,多数道路是在街巷格局未有大的变动的情况下,因为前期路面遭淤土掩埋后在原地进行的重建。除码头处发现三期叠压的路面外,T2内还发现了同一位置四层路面的叠压现象,应是不同时期为应对淮水上涨带来的地面上升而铺垫的道路,路两侧也是不断增高的房址。

图十 码头东北侧发现的街巷建筑,镜向西南

出土遗物

发掘出土了大量瓷器生活用品和铜钱等遗物,其中完整件和可复原的瓷器达千件以上,出土铜钱等其他遗物600余件。

图十一 清早期青花螭龙纹盘

图十二 清早期青花鱼化龙纹盘

图十三 清代青花梵字纹盘

瓷器绝大部分是清代遗物,少许为明代,以民窑青花瓷为主。明代瓷器大多数为明代中晚期遗物,造型主要有杯和碗。清代瓷器造型多样,有杯、碗、盘、碟、勺、盖碗、人偶等,年代以康雍和乾嘉时期为主。发掘出土的铜钱数量500多枚,大多数以清代铜钱为主。另外,在遗址南部近代地层内出土一座石碑,碑上半部分已经残缺不存。残存的碑文透露出该碑是为化解临淮与凤阳两县船行的争端而立,临淮县于乾隆十九年撤除并入凤阳,则该碑为乾隆十九年之前所作。从碑文首句“??记录五次尤”的句式,推测该碑极有可能是乾隆四年至乾隆九年在位的凤阳知府尤世拔所立。

图十四 清代青花灵芝纹盘

图十五 清代青花铁线描凤纹碟

图十六 清晚期瓜瓞绵绵粉彩盘

意义与价值

临北渡口所在处是明代南京—北京古驿道上的必经之路,过往百姓和官员均至此渡淮,其对岸即有濠梁驿、临淮关,明代文学家程敏政、邓云霄、归有光等皆有过濠梁驿诗篇。清代时,临淮关仍是淮河上的最重要关口之一,曾在渡口旁修建浮桥。

临北古渡口遗址是临淮曾作为横跨淮河的南北津梁、雄踞淮水的重要关口的历史实物载体,是研究文献记载的临淮在明清时期的繁荣和变迁的实证资料,也是临淮官民累世与淮水斗争的历史见证,是中国古人数千年来在水资源的利用与控制方面的智慧体现。清理出的清代淮河码头是迄今千里淮河上唯一发掘出土的保存完好的码头遗存。码头、驳岸的形制和工艺做法,是研究古代水利、水运工程技术的重要材料。此外,发掘出土的大量种类齐全、纹样典型的青花瓷片,反映出清代康乾时期临北淮河码头的繁荣景象,对研究明清时期青花瓷器也具有较大的价值。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五河县文物管理所 王志 徐波 王伟)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