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37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巡礼—新石器时代(一)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1:16:400

作者:活动办公室

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详细名单戳~重磅!“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揭晓!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项目公布!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证明了中华民族璀璨悠久的文明,更见证了一代代中国考古人执着的探求精神。这100个项目反映了中国考古学在人类起源、农业起源、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中国早期国家诞生、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等重要学术研究的成果,都在各自领域解决了重大的学术问题,实现了新突破。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意义、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将陆续推送“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巡礼”专题!

(专题文字内容根据申报材料整理)

河北武安磁山遗址

遗址简介

磁山遗址代表的磁山文化是第一处以河北地名命名的考古学文化。遗址发现于1972年,从1976年至今,考古工作者在磁山遗址进行三个阶段的考古发掘。

其发现改变了过去所谓“彩色陶器”和“单色陶器”的文化面貌,确认了一支早于仰韶文化的考古学文化,将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年代上溯至8000年左右,填补了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研究的空白,使我国新石器时代形成“磁山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比较完整的系列和链条,拉开了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考古的序幕。

磁山遗址窖穴里发现丰富的粟和黍,确认已经存在人工栽培粟和黍作物,将粟和黍人工培育、种植的时间大大提前,磁山遗址也被确立为“世界粟的发祥地”。

遗址发现动物骨骼丰富,经鉴定,存在大量家鸡、家猪、家犬等骨骼,对家畜、家禽的起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该遗址出土的家鸡骨骼是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家鸡,对家鸡的驯化和起源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1985年磁山遗址发掘工地现场(向西)

家猪、家鸡、家犬骨骼

磨制石器与骨器

陶盂与支脚组合

武安磁山遗址全景图

主要发掘单位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等

发掘领队及历年主要发掘参与者

孙德海、高建强 等

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

遗址简介

西阴村遗址发掘,是“国人从事考古发掘工作的第一次”,是中国考古学者以重建上古史为己任,借助田野考古探索中华民族历史的第一步。西阴村第一次发掘,不但使李济获得“中国考古学之父”的赞誉,而且还培养出后来成为“中国考古层位学的里程碑之作”之一的梁思永。

遗址最早发现于1926年,当年的10月、11月,我国考古学先驱李济先生主持发掘了该遗址。西阴村发掘科学、精细,李济先生创造了一种“逐件把出土物的位置与参考点之间的三维距离记载下来”的“三点记载法”,这些操作方法仍为现今考古实践遵循。首次发掘,收获有二。一是彩陶,陶器上的花纹与别处不同,李济命名为“西阴纹”。“西阴纹”是中国史前彩陶中值得研究的一类纹饰,构图均衡洗练,图与器结合恰贴,时空特征非常明确。二是蚕茧,出土的半个人工切割下来的蚕茧,是研究养蚕起源与丝绸史的重要实证。这半枚蚕茧,李济还请国学大师王国维看过,1928年,他将蚕茧带到美国,专家们也鉴定为家蚕祖先。

1994年又进行了第二次发掘,揭露面积为576平方米,发现了分别属于庙底沟(也有人称为“西阴文化”)、西王村III期、庙底沟二期和商代二里冈时期的文化遗存,以庙底沟文化和庙底沟二期文化为主。其中的庙底沟文化可分为早、晚两部分,年代从该文化的较早阶段一直延续到全盛时期,是山西南部仰韶中期的中心之一。

1926年西阴村灰土岭发掘前的情形图

1926年西阴村遗址发掘现场图

蚕茧

浅腹盆

主要发掘单位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等

发掘领队及历年主要发掘参与者

李济、袁复礼、范文谦、田建文 等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

遗址简介

陶寺遗址是195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迄今已60年,回顾其发现、发掘、研究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发现到1978年正式发掘之间,是初步认识陶寺遗址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从1978年至1985年连续考古发掘的时期。虽然当时是以探索夏文化和寻找夏墟为缘起的,这一阶段却获得突破性的大收获,尤其宏大的墓地发现和发掘,震惊了全国考古界。随着墓地和居址的发掘,高炜、高天麟、张岱海等先生提出了“陶寺文化”的称谓,初步认识了陶寺文化的内涵、特征、年代,并建立起了陶寺文化早、中、晚文化发展的先后顺序,这在考古学上被称为“考古学文化序列”,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意识到了陶寺遗址对于探讨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古代国家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三阶段是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以梁星彭为队长的陶寺考古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最重大的成果就是发现了一座面积达280多万平方米大城,成为当时黄河流域最大的城址。

第四阶段是新世纪以来至今,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等重大项目的推进,陶寺遗址重大发现层出不穷,主要有“观象台遗迹”、中期墓地及中期王级大墓、城北夯土建筑基址、手工业区官署基址、宫城及其门址等等一系列重大发现,还有现在正在发掘中的宫城内的大型宫殿基址。各项研究工作如年代测定、古环境、动物、植物、手工业、食性、同位素等等都全面展开并推向深入。

蟠龙纹陶盘

陶寺城址彩图

陶寺观象台全照

铜齿轮形器

朱书扁壶

主要发掘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临汾市文物局 等

发掘领队及历年主要发掘参与者

高炜、梁星彭、何努、高江涛 等

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

遗址简介

兴隆洼遗址是兴隆洼文化的命名地,从1983年到1993年,兴隆洼遗址先后经过6次考古发掘,揭露总面积3万余平方米,该聚落的年代距今约8200—8000年,共有94座半地穴式房址,分成11排,布局规整有序,最大的两座房址面积各约140平方米,并排位于聚落的中心部位,聚落的外围环绕一道近似圆形的壕沟,西北侧留有出入口。这是国内第一个全部揭露出房址、灰坑、环壕等生活遗迹的史前聚落,对于了解当时的聚落与社会形态具有重要意义。在遗址发掘的基础上,不仅提出了“兴隆洼文化”的命名,对于建立和完善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其后的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找到了直接源头。

1992年首次在兴隆洼遗址F170M117中发现成对的环状玉玦,此后又在多座墓葬中发现玦、匕形器等典型器类,这是中国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真玉器,将我国雕琢、使用玉器的年代上溯至距今8000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对于研究东亚玉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种植粟、黍为主的旱作农业系统在距今8000年左右的兴隆洼文化时期已经形成,西辽河流域也成为世界范围内种植和食用小米历史最悠久的地区,是世界范围内小米的独立起源地之一。有学者认为,日本和欧洲发现的小米均来自中国北部,与兴隆洼文化关系密切,凸显了其在世界旱作农业和食物全球化发展过程的特殊地位与作用。

短管状玉玦

环状玉玦

环状玉玦

兴隆洼遗址全景图

主要发掘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敖汉旗博物馆、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 等

发掘领队及历年主要发掘参与者

杨虎、刘国祥 等

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

遗址简介

牛河梁遗址是目前经过系统发掘且有完整报告出版的规模最大的红山文化遗址。因其独特的遗迹、遗物及其组合关系,从发现之初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1986年国内外的一系列报道更是使牛河梁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经过多年的考古工作,在牛河梁遗址发现了多种类型的遗迹和重要遗物,这些成为认识牛河梁遗址的基础,研究发现,牛河梁遗址是由多个密切相关、功能互补的遗址点构成的遗址群。

牛河梁遗址”坛庙冢“的组合成为后世都城”天坛、太庙、帝陵“组合的”祖型“,红山文化的”坛庙冢“也被视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证据之一,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确立提供了关键证据。

牛河梁遗址所体现的社会分层、生产分工的专业化特征、随葬品使用和墓葬修筑的规范化特征都显示,其所代表的红山文化晚期已经进入复杂化社会阶段,是中华文明重礼崇玉传统的来源,对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彩陶器

第二地点氢气球拍摄全景

泥塑像(人像、动物像)

女神庙全景

玉器

主要发掘单位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等

发掘领队及历年主要发掘参与者

孙守道、郭大顺、方殿春、朱达、樊圣英、贾笑冰 等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