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78

新书 | 考古人生 礼证中华——读《礼证中华》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9:38:200

考古学者应该是什么样的?他们怎样走上考古之路?他们如何研究考古学?

在考古学科日益大众化的当下,这些想必是很多人好奇的,而《礼证中华》这本书或许能稍解众人之惑。

《礼证中华》 作者:卜工 出版社:故宫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定价:76元

《礼证中华》的作者卜工先生是一位地道的考古学者,是恢复高考后吉林大学考古学科第一届学生,师从著名考古学大家张忠培先生。师出大家,扎根田野,这也只是卜工先生的丰富人生的起点。他是第一代留学日本的考古学者,更曾“下海”入国企,见识改革开放如火如荼的广东,最终还是毅然回归考古的怀抱。变换的是工作和生活,不变的却是一代考古学者的热爱与坚守。

书的前半部记录了卜工先生从懵懂的考古新人成长到矢志考古事业的学者的求学成长之路,用质朴又形象的语言,铺展开充满亲人之爱、师长之恩、朋友之情的温馨画卷。卜工先生深切怀念恩师张忠培先生,称遇名师为“仙人指路”,恰如其分。初登考古殿堂,有张先生的严格田野训练夯实考古基础,毕业工作亦得恩师看中留校任教,退休后仍备受关怀督促学习,无怪卜工先生在书中直言“我爱导师张忠培”。谈到朋友之情,卜工先生也真实得可爱。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也会因为亦师亦友的许伟先生生病,而相信偏方,更有考古同人花一月工资实践偏方;一群考古人的深情厚谊与简单纯净让人感动。

青年时代,卜工先生发掘山西太谷白燕遗址、忻州游邀遗址;再征考古发掘“南海Ⅰ号”,卜工先生的考古征程每一步都是浓墨重彩。书中记录的从北方磁山遗址和庙底沟二期文化,到南面良渚文化、古蜀文明,再回到北方小南山遗址、牛河梁遗址的研究历程,正是基于始终扎根田野的考古实践。田野考古工作是需要长期在野外开展的,有时甚至在荒山野岭。外行对此满是好奇,考古新人觉得艰苦,但卜工先生说“考古工地也浪漫”。考古工地有最初的梦想与青春,有年轻的热血与期待,更有贯穿一生的学术轨迹,如何能不浪漫呢?通观全书,卜工先生的学术起点在山西太谷白燕遗址的发掘,游邀遗址发掘带来的思考绵延三十余年,广东考古工作改变了研究倾向,最终形成了“文明起源的中国模式”理论体系。

如果说前半部是追忆过往,那么《礼证中华》后半部则是卜工先生紧跟考古时代热点的新思考、新体会,是用“文明起源的中国模式”理论来观察旧发现、解读新遗址的“礼证中华”。这种解读绝非锁在象牙塔里的佶屈聱牙,而是易读易懂的。卜工先生是考古大众化的践行者,如书中记录了他对古蜀文明的三场讲座稿,深入浅出;而他的“独门武功”——从礼制类型的角度分析早期文明,本就是从流淌在中华文明血脉肌理的礼仪制度中发现与延伸出来的。推理良渚“琮王”,卜工先生判断在良渚古礼中“琮王”等同玉玺;观察三星堆祭祀方阵,67根出土象牙,“3根作为领队居前,余下64根按八横八纵的队形排列”,象牙的排布如古礼中的祭祀舞队,与孔子所说的“八佾舞”惊人的相似。如此钩沉史实,结合考古材料论证古礼制度的奇思妙想比比皆是。

书中更为巧妙的是,在每一节的最后如司马迁“太史公曰”,设计了“悟道者说”栏目,有些直抒时代豪情,有些精炼人生感悟,有些讨论学术热点,有些表达深邃思想。短短几句话意蕴深邃,道尽人生百味。

徜徉华夏山海,纵横沧桑千年,考古人的生命是波澜壮阔的,卜工先生青年求学入名山,壮年巧合游江湖,中年执着归考古,发白不辍求道心。数十年的思考,精炼出《礼证中华》一书,“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书中随意拈来的一点猜想,都如思想之火,探照前路,引人深思。

作者:骆艳 宋小军

作者单位:故宫出版社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