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69

新发现 | 山西稷山东渠遗址新发现夏时期东下冯文化遗存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6:36:170

2020年6月,为配合稷山县体育场项目建设,在用地范围内勘探发现夏时期文化遗存。地点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稷峰镇东渠村北部,是一处新发现的遗址,遂命名为东渠遗址。遗址地处汾河下游,地势平坦,南距汾河约2公里,北距吕梁山约7公里。

遗址紧靠稷山县城,周围多为村庄、道路或建筑。通过调查与零星的勘探,遗址残存面积约2万~3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东渠村以北与涧东村东南之间的区域。发掘区处于遗址的西部边缘。

2021年4月~8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联合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下面简要介绍发掘收获。

#1 发掘概况

根据勘探情况共布5×5米探方33个,加上扩方以及对现代墓群迁坟暴露灰坑的清理,发掘面积约1000平方米。共清理房址1座、陶窑2座、灰坑36座。

东渠遗址位置

发掘区地层简单:①层为表土层;②层为明清文化层,厚约0.1~0.4米;③层为夏时期文化层,厚约0.3~1米,呈灰褐色,较致密,包含有少量陶片,遗迹均开口于此层下。③层下即生土。

房址1座。因破坏严重且被晚期墓打破,仅残存地面,平面大致呈圆形,直径约3米,地面有3个柱洞。

陶窑2座。大小、形制相同,均为结构简单的小型竖穴窑,自上至下由窑室、窑床、火塘组成,周围有操作间。Y1位于发掘区西南部,窑室呈馒头状,上半部被破坏,窑床直径东西1.57、南北1.35米,有12个火眼,操作间呈椭圆形,东西长约5米,南北宽约2.6米。因搬迁保护,火塘部分未发掘。

Y1

Y2位于发掘区东北部,东半部被现代墓破坏,恰露出陶窑完整的剖面,窑室为馒头状,残长1.2米,残高约1米。窑床上残存火眼7个,火塘整体呈圆球形,高约1米,火塘口宽约0.27米。Y2操作间平面呈长条形,开口长约11米,宽约4.3米,深约2.4米,虽被5座现代墓打破,仍出土了大量的陶片和动物骨骼。

Y2被现代墓打破
Y2剖面

灰坑36座。除个别小浅坑之外,以不规则东西向长条状椭圆形为主,坑壁粗糙,坑底不平整,多口大底小。灰坑分布较零散,很少有叠压打破关系。下面介绍几座代表性灰坑:

H10是此次发掘规模最大的灰坑,东部被现代墓和水井破坏,开口呈东西长条形,坑壁不规整,坑壁粗糙内收。开口东西长约21米,南北宽约5.6米,深2~3.5米。填土呈灰褐色或灰土,土质较致密,有进水痕迹,发现有较多的陶片、动物骨骼以及石块,出土小件有骨镞、骨簪、骨针、骨锥、石刀、石铲等,还有零星的彩绘陶残片。

H33呈东西圆角长方形,底部平整,直壁,是此次发掘较规整的灰坑。东西长9米,南北宽2~2.6米,深约1.3米。出土陶片不多,发现少量石器。

H33

H34位于发掘区北部,开口呈不规则南北向椭圆形,斜壁内收,底部不平整北高南低。口径南北长5.6米,东西宽3.4米,深近2米。我们对该灰坑进行了初步整理,可辨认的器物有高领双鋬鬲、深腹罐、蛋形瓮、陶甗、带鋬罐、单耳罐、陶钵、贯耳罐、敛口瓮、尊等。陶器以夹砂灰陶为主,褐陶占比不到20%。纹饰以绳纹为主,压印“S”纹、附加堆纹、旋纹、弦纹、划纹、篮纹等只有零星发现。除陶器外,还发现有石铲、石刀、骨镞、纺轮等小件,还出土了1件玉钺。经过对灰坑填土的浮选,初步鉴定包括有粟、黍、小麦,以及黍亚科、豆科、藜科等非农作物遗存。

H34

H40、H41、H42位于发掘区西北部,南北并列,彼此相距约30米。这3座灰坑形制相近,大小也相仿,均为东西向不规则椭圆形,底部不规整,呈斜坡状。H40东西长约7.3米,南北最宽约3.5米,深0.5~1.2米;H41东西长约5米,南北宽约2.6米,深1.1米;H42东西长约5米,南北宽约2.7米,深约0.9米。修复器物有小口鼓肩罐、小口尊、盘、鼓腹罐等,还发现有石铲、石镞、蚌环等小件。

H40
H41

#2 初步认识

东渠遗址发现陶窑2座,均为结构简单的小型竖穴窑,先在生土面上下挖一条沟槽,再在生土壁上掏挖火塘和窑室,同时沟槽成为烧制陶器的操作间。这与东下冯遗址发现的陶窑无论是在大小还是形制上均如出一辙。

灰坑是发现最多的遗迹,但遭破坏严重,除一些规模小、较浅、出土物不多的灰坑外,发现的一些较大规模的灰坑最能代表东渠遗址的特点,主要特征有:灰坑多不规整,开口呈东西不规则椭圆形或长条形;口大底小,坑壁斜内收,底部高低不平,呈斜坡状。这些特征与东下冯、大柴遗址所发现的同时期灰坑特征相似,但像东渠遗址H10那样规模大的灰坑,同时期罕见。

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灰陶居多,褐陶占一定比例。纹饰以绳纹为主,还有少量压印“S”纹、附加堆纹、旋纹、弦纹、划纹、篮纹等。典型器物有高领双鋬鬲、单把鬲、陶甗、带鋬罐、单耳罐、深腹罐、平底浅腹盆、双鋬深腹盆、盘、钵、小口鼓肩罐、折肩罐、大口尊、小口尊、蛋形瓮、敛口瓮、器盖、豆、四足方杯、爵、盉等。

H11-8 单耳罐
H4-1 折肩罐
H16-8 单把鬲
H27-22 双鋬盆
H34-21 蛋形瓮
H34-34 高领双鋬鬲
H40-7 小口罐
H40-8 小口尊

除陶器外,还发现有较多的玉石器、骨器、蚌器,包括玉钺、石铲、石刀、石纺轮、石锛、石凿、石箭镞、骨簪、骨锥、骨镞、骨针、骨铲等。灰坑内还发现的大量石料残块,为研究石器加工制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H11-3 石刀
H13-1 石锛
H34-6 玉钺
H34-14 石纺轮
H36-4 骨铲
H40-1 石镞
骨器

东渠遗址所发现的遗迹与遗物特征,均与夏县东下冯、襄汾大柴遗址等晋南所见的夏时期遗存有极强的一致性,应属典型的东下冯文化。从陶器特征来看,其年代大致相当于东下冯遗址二、三期。

此外,还发现大量的动物骨骼,经初步鉴定有猪、牛、羊、鸡等。植物考古的初步研究表明,粟、黍是稷山东渠遗址基本的作物种类,同时先民可能采集马唐、豆科等野生植物作为动物饲料,利用藜科等植物的嫩叶作为食物的补充。综合来看,东渠遗址先民可能是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的混合生业模式。

东渠遗址是近年来晋南地区少有的夏时期考古新发现,是继东下冯遗址、古城南关遗址之后发掘面积最大的夏时期遗址。发现大量的遗迹、遗物,采集到大量的动植物标本、测年样品及石料残块,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东渠遗址的文化内涵、手工业生产、生业模式等提供了材料支撑。东渠遗址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势必会对晋南地区沉寂已久的夏时期考古研究起到推动作用,进而为持续火热的夏文化研究与探索作出新的山西贡献。

作者: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崔俊俊

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 段建设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