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河北张家口太子城金代城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
为见证伟大时代,展示辉煌成就,作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的主办单位,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于4月18日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展示宣传新时代十年通过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遴选出的百项考古新发现,系统回顾和总结新时代中国考古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激励考古工作者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推动考古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今起推出“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专题,敬请关注!
河北张家口太子城金代城址
发掘单位: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崇礼区文广新局
项目负责人:黄信
太子城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四台嘴乡张家口奥运村内,东南距北京市区140公里,西距崇礼县城20公里,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做好遗址文物保护工作,保障北京2022年冬奥会太子城遗址保护与展示工作顺利实施,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崇礼区文广新局、承德市文物局田野考古队等单位自2018年5月起,对太子城遗址进行了连续第二年的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太子城遗址经勘探与发掘确认为一座平面呈长方形的城址,南北400、东西350米,方向158°,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现东西南三面城墙存有地下基址,墙外有护城河,其中西墙有2道,东西间距50米。城门目前仅发现南门1座,门外有瓮城。城内钻探与发掘共确认建筑基址67座,道路14条,排水沟2条。



太子城遗址2018年共发掘6500平方米,对城址南门、9号基址、三号院落、一号与二号院落南院、东南角、城西外基址等6处地点进行了考古发掘,确认城址南门、9号基址、三号院落呈南北轴线分布(与东西墙方向一致,158°),南区核心9号基址是太子城内单体面积最大、台基最高、规格最高的基址,北区以三号院落为中心,南北区以东西向道路相隔。



2018年南门地点主要对南门内侧道路进行清理,基本搞清了南区道路的分布情况;另对南墙与瓮城东墙进行解剖,明确了太子城城墙与瓮城墙的营造方式。9号基址重点对台基本体进行了解剖,确认其存在前后两期营造过程,第二期在第一期的基础上向南扩建,同时柱网结构进行了大改动;另对其西北侧的10号基址进行揭露,明确其为9号基址的附属亭式建筑之一。三号院落的全面揭露明确其由南北两院组成,总长南北105.38、东西46.7米,两院间有隔墙。南院由南向凸字形主殿、东西配殿、后殿组成,北院由两组长条形基址及5座小长方形基址组成。一号与二号院位于三号院西侧,规模与布局完全相同,与三号院相似,但规模较小。城址东南角发掘确认,其形制为东墙与南墙直接相交,未发现角台及附属建筑。城西外基址位于城西约690米,扼太子城西谷口,为城外戍守遗迹。


太子城遗址出土遗物以各类泥质灰陶砖瓦、鸱吻、频伽、凤鸟、脊兽等建筑构件为主,另有部分绿釉建筑构件、铜铁构件、瓷器、鎏金龙形饰等,其中青砖上多戳印“内”“宫”“官”字,部分螭吻上刻“七尺五地”“□字四尺五”“天字三尺”等。瓷器以定窑白瓷为主,已发现刻“尚食局”款18件,另有仿汝窑青瓷盒、黑釉鸡腿瓶罐等。铜器有坐龙、铜镜等残件。




太子城遗址出土的垂(戗)脊兽与北京金陵M9(1189年以后)出土同类器形制相同,嫔伽、凤鸟、兽面纹瓦当、连弧纹滴水与黑龙江金上京皇城西部建筑址(1173年以后)、吉林安图宝马城遗址(1172年以后)出土器物基本相同,白釉“尚食局”款瓷器与河北曲阳定窑窑址金代后期(1161年以后)出土器物完全相同,故可以确定:太子城遗址时代为金代中后期(1161-1234年)。








太子城遗址规模小,但城内建筑规格很高,未发现商业、民居、戍守等一般类型与军事性质建筑。遗物中“尚食局”“内”“宫”等器物集中出土,体现皇家性质。据《金史》载,金章宗泰和二年(1202年)与五年曾驻夏于西京路宣德州龙门县(县治位于现太子城东南18公里)的泰和宫,这与太子城在时代、性质、位置、规模与等级上高度契合,且经考古调查,太子城是金代龙门县唯一具有皇家性质的城址,故可以推测太子城即金章宗夏捺钵的泰和宫。

太子城遗址是第一座经考古发掘的金代行宫遗址,是仅次于金代都城的重要城址。城址双重城垣选址理念,主体建筑呈轴线分布、前朝后寝的布局方式对金代捺钵制度、行宫的选址与营造研究有重要意义。编号“七尺五”“四尺五”“三尺”的鸱吻分别对应城内不同等级建筑,与《营造法式》记载完全吻合,对金代官式建筑研究有重要帮助。“尚食局”款定瓷、仿汝窑青瓷、雁北地区化妆白瓷的组合对金代宫廷用瓷制度、供御体系研究有重大推进。
太子城遗址发掘十分重视多学科合作,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签订建筑考古研究复原与展示、出土遗物保护与科技分析等课题合作协议,使考古发掘与建筑考古研究、文物保护紧密结合、同步进行,现已取得丰硕成果;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签订地学环境研究、出土瓦作遗存研究等课题研究协议,共同对遗址进行环境考古、物探、遥感、瓦作等专项课题研究,同时与各高校合作进行动植物考古、三维数字化、地理信息系统等研究,均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河北张家口太子城金代城址入选“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图文摘编自申报材料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刘婧涵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靖王刘胜之墓 出土了当时最完整的一件金缕玉衣
河北省满城县西北地区,坐落着一座名叫陵山的山丘,其周边有两个名为守陵的村庄,传说这些村庄的居民都是守陵人的后代,因此得名守陵村。这些村庄的历史久远,人们对它们究竟守护的是哪座陵墓,以及这座陵墓的确切位置知之甚少。长期以来,这些传说只是被当作故事传颂,并没有人真正去追究是否真的存在这座陵墓。在1968年,这个历史谜题终于被揭开了。我要新鲜事2023-09-04 19:23:450000贾尧等:朔州探古抚凌云 只缘殷殷考古情—记朔州后寨战汉墓地发掘
#头条创作挑战赛#雁门关外野人家,不养桑蚕不种麻。百里并无梨枣树,三春哪得桃杏花?六月雨过山头雪,狂风遍地起黄沙。说与江南人不信,早穿皮袄午穿纱。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18:310001佛塔发现悬空棺材 墓主人是迷(悬空棺材)
佛塔里的悬空棺材的主人依然是迷。在陕西省化县大明镇的蕴空禅院,曾发生过一起盗墓案,当警方赶到现场的时候,发现寺庙的佛塔下竟然有一口神秘的棺材。民警搬来梯子,沿着盗洞进入地宫,却惊讶的发现这口棺材竟然被几根大铁链牢牢捆住。按照传统,古人都讲究入土为安,可棺材却十分奇怪的被悬在半空,在棺材的正上方还有一尊佛像。棺材内部我要新鲜事2023-12-20 18:35:430000上个世纪80年代,考古学家打开了光绪皇帝的陵墓,十分惊喜
光绪皇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命运比较坎坷,遭遇比较凄惨的皇帝。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光绪皇帝手中却没有太多的实权,因为当时清政府的统治已经陷入了没落,并且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慈禧太后作为权力的掌握者,并不知道怎样才能够帮助国家度过危机,虽然光绪皇帝有一番雄心壮志,但奈何手中无权,所以只能够听从慈禧太后的调遣。慈禧太后代表的是大地主阶级的利益,所以其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以自身利益为首要前提。我要新鲜事2023-05-22 20:32:440000马里夫龙:蒙古大型甲龙类恐龙(长6米/生于9900万年前)
马里夫龙是一种甲龙亚目恐龙,诞生于99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普遍可达6米,属于大型恐龙的一种,大多以植物为主食,第一批化石是在亚洲的蒙古国出土的,但化石非常破碎,只包含颅骨碎片和上颌骨等部分。马里夫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6:14:0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