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24

高大伦:创新是大学博物馆的重要使命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2:33:320

持续了十多年的中国博物馆热逐渐传导到博物馆的发源地——大学,大学博物馆也坐不住了。这些年来,大学博物馆不乏大手笔新建扩建者,做展览似乎也要尽量搞大展、特展,定位上既要勇当学校窗口,也要倾力服务社会。一句话,似乎越来越像地方博物馆了。这些举措都很难用简单的对或错来评判。但我们不妨想想,作为一个很有行业影响的大学博物馆,真有必要有意无意向地方博物馆看齐吗?如果自觉不自觉都与地方博物馆对标,那大学博物馆还有啥特色可言呢?若没有特色,除了数量上的增加,那大学博物馆在博物馆界怎么能拥有一席之地呢?

大学博物馆该如何办?先得看看他的基因。他首先是因教学科研需要而诞生,所以我们任何时候都要牢记他的首要任务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很多大学博物馆的藏品主体其实是教学、科研标本。当然国情和时代的不同,我国大学博物馆现在可能会增加一些功能,但我以为教学科研服务始终是首要的任务,学校窗口也罢,服务社会也罢,用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属于“教学科研+”而已。这个定位,就要求我们是在全力以赴做好教学科研服务的基础上,然后努力实现“+”的功能。

所谓为教学科研服务该怎么做,我想只要摆正位置,端正态度,不愁没事可做,完全不用和地方大型博物馆比块头、拼投入,争观众。就教学科研来说,其实还有一个就是要不断地去创新,我想这是大学博物馆的重要使命。同时也是大学博物馆的地位和特点所决定的。

大学本来就是创新之地。全球首个近代博物馆诞生在大学(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巧合的是中国首个博物馆也诞生在大学(确切地说是个师范学校——南通师范学校),所以博物馆诞生于大学并不偶然,大学博物馆天生就有创新基因。从20世纪80年代起,以美国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高校更是将创新演绎发挥到了极致。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大学博物馆也有敢于创新者。1980年代中期,主政四川大学博物馆的著名考古学家童恩正先生和他的团队,以敢为天下先勇气和敏锐的前瞻性思维,打破传统陈列模式,采用了人工照明、全封闭、场景再现、无玻璃展柜等一系列新的陈列方式,开启了中国博物馆陈列革命新时代。20世纪90年代,北京大学接受国外友人捐赠,并用外国捐赠人名字命名博物馆(北京大学赛克勒博物馆),新近的如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去年举办的铜镜特展,大胆且大量接受民营博物馆的藏品为展品。几年前,电子科技大学靠向师生校友众筹展品,快速高质量地建成了电子科技博物馆。南方科技大学以共建共享的方式一年建成考古陶瓷标本库并推出“陶说”展览。这些都是足以载入我国博物馆史的典型案例。

可是从对社会需求而言,客观地说,这几十年,大学博物馆的创新还真不算多,尤其是就引领方向,带动全局的创新而论,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比如,在馆舍建设理念上,似乎尚未有哪个提出要建世界上认同标准的碳中和博物馆(不知现有技术资金能否支持)。都知道很缺文物标本,但大家基本还是瞄准传世和出土文物,很少见哪个高校博物馆尝试另辟蹊径寻找到解决方案。再如像数字化(敦煌)、虚拟馆(四川虚拟考古体验馆)、数据库(故宫)、博物馆进校园(四川,一年走进100个学校),传统也罢现代也罢,这些具有开创性的举措,常常看到的都是地方文博单位领风气之先。

我们说创新是大学博物馆的重要使命,是因为大学里聚集着一群顶级专家,还源源不断地带着一批又一批思想活跃,求知欲极强,敢闯敢干的年轻学子。当今的大学更是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实验场。大学博物馆搞创新的有利条件,还在于他一般都比较专和小,功能比较单一,不像地方博物馆那样大和杂,有繁重的社会服务功能,还经常有上级行政下达且须举全馆之力方能完成的任务。相比较而言,大学博物馆做为创新试点更为适宜。再有就是,对那些有博物馆专业的大学博物馆而言,通过让博物馆专业的学生学习新知识,师生参与本校博物馆的创新实践活动,学到新技术新方法,培养起不断创新的意识后,带着这些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走向社会,可以给地方博物馆不断注入活力。大学博物馆的创新应该是全方位的,仅在策展方面单兵突进,不可能持久,何况即使优秀的策展也涉及到场馆确定、政府和市场的公关、经费预算、主题提炼、内容设计、展品挑选、形式设计、展览布置、开幕式筹划、学术研讨、科学和艺术普及、市场营销等等。所以说大学博物馆的创新至少也应该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上方面。试举例说明。

办馆理念创新。近代博物馆从诞生之初到现在有好几百年历史,我国博物馆也走过了100年历史了。博物馆在时代不断的变化中发展壮大。现在我们的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博物馆新类型、新业态、体制、机制、何为藏品以及如何收集藏品、如何办好展览、如何更好地服务教学、科研和社会,都是可以而且应该积极进行理论研究的,但因博物馆实践性很强的特性,仅仅限于坐而论道是不够的,应该创造条件多做探索性实践试验。

场馆建设。大学博物馆建的高大和豪华气派不是创新。那是有钱就能做到的。前些年流行所谓50-100年不落后,细思起来,其实恰恰可能会是很多实施设备功能(如馆舍)被浪费了50-100年,我以为21世纪20年代的场馆建设,简约、实用、环保是最重要的。本人就很想看到某个高校把本校科研成果(如果有的话)或是国际国内最先进的环保简约理念实践,做成一个实验性、示范性的碳中和博物馆。

藏品的收藏新思路。也是值得大学博物馆去积极探索的。藏品是博物馆赖以存在的最重要的基础。大家爱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博物馆无藏品少藏品,即使短期可以办些大展特展,但长远来说终究会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前景渺茫。前些年曾有不止一个大学因急于建馆而饥不择食,把关不严,接受了来路存疑的文物,致使形象大受损失。看到一些大学建博物馆很积极,但对苦于无展品的残酷现状,但应对措施不多。

不少计划建新馆的大学,展品征集种类单一,基本还是玉、石、铁、铜、陶瓷书画类地方综合类博物馆的藏品类别,这样做当然也无可厚非,但它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受政策性规定的限制,难以征集。二是即使征集到,可能也会和已建博物馆藏品有同质化倾向。我国上百年的博物馆的发展,走到今天,虽然总体数量可观,但由于政策和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限制,造成种类比较单一的现状。大学能办博物馆,那正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和特长,办的博物馆最好是和地方有优势互补的。比如理工医农商类大学,若能设立一些和自己学校的专业性质相关的博物馆,那就是真正的扬长避短。再就是大学博物馆藏品展品更多的来自教学科研标本,这些藏品展品多是历年老师学生野外调查采集的标本,或是做科研试验的仪器设备,也可能是世界科技史上或是本校师生某项重要的科技发明,日积月累,假以时日,一会有数量可观的收藏。这样说来,换个角度看,何愁缺藏品。大学博物馆在这方面若能有所突破,也正好补上我国博物馆类别的一大短板。

策展的创新。当今社会,人们在文化休闲娱乐方面追求多元化,大学博物馆正好可以利用学校特有的师生资源,依托固有藏品,在满足教学科研基本需求的同时,以经费投入少,展览周期短的展览为主,努力去提炼出若干适应时代不同需求,契合文化消费时尚、引领社会未来趋势的各种中小型展览甚至微展。这些展览或创意新颖,或视角独特,或形式突破传统,或技术手段前沿,或推广营销手段出奇,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不必刻意追求精品云集、门庭若市的大展特展,当然也不完全拒绝主办大展、特展和引进展览。

新技术的试验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与我国改革开放几乎同步,各行各业也陆续触及新技术,跨入新世纪以后,以电子化、数字化、数据库、大数据、虚拟技术、增强现实、元宇宙等为突破的新兴技术,不断冲击人们的传统生活学习阅览休闲方式。德国慕尼黑大学博物馆率先3D打印出展墙。国内博物馆里的许多新技术:如电视触摸屏、多媒体运用、语音导览、藏品数字化及数据库、三维动画、虚拟呈现(AR、VR)、文物活化、线上展示,甚至文创产品开发,都鲜少听闻是从我们哪个大学博物馆里起始。对中国的大学博物馆来说,这是个不小的遗憾。

积极向师生开放。让博物馆成为他们的实习基地,接受他们来参加管理、策划展览、举办活动、开发试验新技术等,也是大学博物馆大有可为之处。据我所知,我们的大学博物馆在为科研教学服务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文物博物馆热带动更多理工科师生也积极参与文物保护、博物馆展示、文物活化技术的研发,南方科技大学的理工科学生,以学校社科中心文博中心筹建设中的考古陶瓷标本库里的少量标本作为文物数字化修复的科研项目,喜获大学生挑战杯省级大奖。有个博士后以标本为依托申请到省市重点科研经费。目前他们又进一步在数据库建设、考古大数据及智能机器学习方向奋力拓展。大学师生的积极参与,竟然把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小标本库,整个给盘活了。而该中心还广泛招收国内外各大学在读或毕业的学生为实习生或志愿者,已有数名通过在这里的历练,积累了经历,助推他们成功申请到了世界知名大学的录取通知。

由此联想到这些年,一些大学招收博物馆专业硕士势头很猛,每年都是十几个到几十个,不少师生为找适合的实习地点和选定学位论文方向题目而煞费苦心。其实本校博物馆就是他们的最佳实习地。试想一个班几十个博物馆专业同学集体加入博物馆团队,如果能分别被派到本校博物馆相应岗位,定期轮岗,再做些藏品管理、营销等等,特别是若还能参加几个展览策划的话,有这样经历的学生,哪家用人单位不欢迎呢。

去年,著名博物馆学家安来顺发表《一流的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博物馆》的高论,在博物馆界尤其是大学博物馆里引起了强烈共鸣。我完全赞成安先生的高论。但我想根据我国高校博物馆的现状,在安先生的宏论后再续上一句:一流的大学博物馆还要尽力承担起中国博物馆创新的重任。不知这句话会不会被安先生和大家视为狗尾?如果你们觉得还不是狗尾的话,那接下来我还要说以“创新无止境,创意无极限”来勉励乃至指导大学博物的工作也是恰当的。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怡 实习编辑 | 刘婧涵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