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86

保护文化遗产 共享时代风华——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甘肃省博物馆主场活动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2:39:590

2022年6月11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甘肃省兰州市举行,主题为“文物保护:时代共进、人民共享”。活动由国家文物局、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文物局、兰州市人民政府承办,兰州大学、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单位支持。活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新华社、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文物报、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等媒体进行现场报道;新华网、央视频、中国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文博微博、中国文物报等媒体平台进行全程直播。

文物保护

时代共进、人民共享,主场城市活动精彩纷呈

6月11日上午9时,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甘肃省博物馆开幕。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甘肃省人民政府省长任振鹤出席开幕式活动并致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陆进,甘肃省委副书记王嘉毅,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朱天舒,副省长何伟、省政府秘书长李志勋等出席活动。中央网信办、新华社等相关负责同志,国家文物局相关司室和直属单位负责同志,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部门及文博单位代表、部分获奖代表,以及甘肃省相关部门、各市州文物(文化、旅游)部门代表参加活动。

李群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工作,全国广大文物工作者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守正创新、砥砺前行,文物工作始终与时代共进、与人民共享。要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契机,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阐释传播文物价值,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要探源中华文明,厚植历史底蕴,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实施“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国家重点研发,揭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演进格局。要坚持保护第一,赓续中华文脉,健全完备高效的国家文物登录制度,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筑牢文物安全底线。要坚守人民立场,彰显文物价值,加强历史、考古、古籍研究,深化博物馆事业改革,让文物和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要立足全球视野,讲好文明故事,深化文物国际交流合作,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任振鹤表示,近年来,甘肃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时刻牢记总书记“做新时代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创新者、传播者”的殷切嘱托,统筹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甘肃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精心守护敦煌这颗璀璨明珠,深耕细作甘肃这片文化沃土,深入阐释文物的时代内涵,让古老文化遗产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永放光彩;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坚持时代共进、人民共享,持续放大文化旅游业综合效应,努力建设文化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文化旅游强省,让宝贵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展现新时代风采、滋养新时代生活、助力新时代发展。

“木本水源——黄河流域史前文明展”揭幕
甘肃省博物馆扩建工程开工奠基仪式

开幕式上,国家文物局、甘肃省人民政府签订共建敦煌研究院协议,通报表扬文物系统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公布第四届“寻找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推介名单,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联合公布2022年度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新媒体)推介项目和入围项目名单,国家文物局、新华社共同启动“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平台”,为甘肃省博物馆“木本水源——黄河流域史前文明展”揭幕,举行甘肃省博物馆扩建工程开工奠基仪式等活动。

6月11日下午及晚上,在兰州大学举办了“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主题论坛;在甘肃省博物馆举办了“‘万象涵容 共融共创’博物馆文创发展论坛”及“博物馆之夜”主题晚会。广大群众通过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系列活动感受到文化遗产的时代魅力,共享文物保护利用成果。

甘博两大原创展览添彩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200余件文物追溯长河渊薮:木本水源——黄河流域史前文明展

木本水源——黄河流域史前文明展

“木本水源——黄河流域史前文明展”甄选200余件文物展品,用文物注解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呈现真实、立体、发展的黄河文明远古活态历史。展览由甘肃省文物局指导,甘肃省博物馆主办,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等单位支持,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铺叙黄河流域文明发端的辉煌历程。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的气候、环境为先民生存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适宜的生存环境。先民们起初以采集渔猎为生,进而发展出农耕畜牧业,制骨、制陶和青铜制造等手工业,形成了灿烂辉煌的黄河文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急速发展,黄河流域文明演进步伐逐步加快,社会形态由农耕聚落向中心聚落形态演进。这种融合发展不仅孕育形成了中华民族,更缔造了民族文化认同和“大一统”的主流意识,体现了黄河文化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特性。黄河流域内多元萌发的文明之芽进一步碰撞、重组,昭示文明的礼器、中心城市、雏形文字出现在黄河流域文化遗址中,这些林立的文化遗址各自书写着自己的历史,共同构成了黄河文明的标识。

展览分为共生、共融、曙光三个部分,以古生物及古人类化石、石器、骨器、玉器、陶器、铜器等精美文物,辅以图文展板、多媒体等多种展示手段,全面展示黄河流域史前文明考古成果,深入诠释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文化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12家博物馆文创精品展现文化“焕新”魅力:万象涵容——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展

“万象涵容——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展”由甘肃省博物馆主办,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主要成员青海省博物馆、四川博物院、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山东博物馆,以及首都博物馆、福建博物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联合举办。展览集中呈现各馆文创精品力作,展示近年来全国文创产业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一场文化性、艺术性、趣味性、思考性兼备的沉浸式文创主题展览。

万象涵容——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展

展览分为五个篇章。篇章一“大河寻源·初曦”,以黄河文明为串联,引出“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并做相关介绍。集中呈现各馆明星文创产品或系列,配合文物仿复制、文物原型介绍及产品的设计理念,使观众通过文创产品认识并了解到文化知识。篇章二“丝路流韵·延绵”,以“丝绸之路”为文化背景,以陆路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高原丝绸之路5条线路途经的省市作划分,通过对各省代表文创产品及文创IP系列的呈现,让观众在了解丝绸之路文化背景的同时,也了解各馆打造文创IP的创意理念。篇章三“至美敦煌·融合”,聚焦敦煌文化,选用敦煌壁画中朱砂、石绿、铅黄三种色彩展现极致的东方之美。以色彩美学作为视觉秩序引导,根据色彩来源的主题形象如九色鹿、山水画、乐舞图等进行文化解读并展示文创产品。篇章四“红旗漫卷·燎原”,以红色精神为主线,通过对甘肃红色精神文化的梳理,以长征丰碑、红色沃土、浴血河西、时代楷模4个部分对甘肃红色精神进行阐述,对相关主题红色文创进行集中展示。篇章五“触达未来·焕新”,利用多媒体及声光电设备打造未来空间,利用LED屏幕、触摸屏等展示各大博物馆数字藏品、小程序以及IP跨界联名成果,展现“博物馆 ”的多元发展成果及未来“文创 ”拓展的更多可能性,凸显“万物皆可文创”的理念。

共融共创,各界专家共计博物馆文创发展未来

6月11日下午,甘肃省博物馆举办“万象涵容 共融共创”博物馆文创发展论坛,黄河流域九省博物馆和“一带一路”相关博物馆,省内14家地州市博物馆、高校、企业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各单位文创工作负责人及专家参加本次论坛。

论坛由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史册主持。甘肃省博物馆馆长贾建威在致辞中回顾了2015年以来甘肃省博物馆文化创意的发展历程,此次论坛的举办,旨在共同探讨博物馆文化创意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合作谋划博物馆文创事业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新高度,努力开创全国博物馆文创万象融涵、共融共创发展的新局面。甘肃省文物局副局长白坚在致辞中表示,甘肃文博系统积极作为,将甘肃特色文化元素与现代美学创意结合,开发了“念念敦煌”“太初有光”等原创文创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期待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兄弟省份的交流与合作,深入挖掘文物资源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更加注重实用性,更多体现生活气息,为文博领域文创产业繁荣兴盛作出积极贡献。

大会主题发言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由山西博物院院长张元成主持。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彬的《IP、非遗、国潮、元宇宙——新时代博物馆文创路径探索与实践》,从文化传播、产业发展和现代审美三个层面阐述博物馆藏品“活化”的意义;以“唐妞”“花舞大唐”和《陕博日历》三个文化IP为例,介绍从藏品资源到文创产品开发转化的各个环节;最后讲述了陕历博在面对“国潮”的时代回应上进行的文创实践。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马永强《创意出版与生活方式的引领》,介绍了读者出版集团在创意出版和生活方式引领方面的探索实践。四川博物院文旅融合产业发展部副主任钟郛的《博物馆文创产业创新发展之路——以四川博物院触梦巴蜀文创嘉年华为例》,介绍了“触梦巴蜀文创嘉年华”项目,该项目首创了以文创嘉年华为载体打造博物馆集合式展销的文化体验,创新了博物馆文物特展与文创嘉年华融合逛展游玩的新方式。拓展了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开辟了川博文创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充实了“让文物活起来的”的新内涵,创造了较大的社会效益。苏州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副馆长谢晓婷的《IP授权赋能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以苏州博物馆IP授权案例为主要内容,通过《苏州博物馆IP授权规范》,介绍授权项目的全流程管理,揭示好的IP授权项目应善于调用多方面的内部资源,进行多角度的协作,进一步撬动和利用社会力量,实现对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侯宁彬《IP、非遗、国潮、元宇宙——新时代博物馆文创路径探索与实践》
沈明杰《基于文创思维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张磊《守正创新 敲响新时代文化强音——“大文创”概念下的山西博物院品牌塑造与实践》

下半场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馆长李进增主持。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史册的《文创 的多样可能——甘肃省博物馆文创发展案例》,介绍了甘肃省博物馆文创IP聚焦文物多元表达和文创跨界延展文化多维传播的案例,并通过数字藏品、文创展、文物表情包等“文创 ”探索文化多重可能。兰州大学丝绸之路文化创意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沈明杰的《基于文创思维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通过20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辅之以建筑设计、产品设计、视觉设计和流行文化的案例,阐释只有通过文创思维的方式,才能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山西博物院山西晋观文创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磊的《守正创新 敲响新时代文化强音——“大文创”概念下的山西博物院品牌塑造与实践》回顾山西博物院百年历史,立足当下新时代文博工作,在“大文创”概念下,梳理馆藏资源、强化版权意识、搭建资源平台、引入优质社会力量,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博物馆文化品牌。河南博物院社会服务部(文创办)主任宋华的《河南博物院数字文创探索》,介绍了AR导览器、实物和二维码结合、小程序、文创数字藏品、视频传播等河南博物院数字文创探索,提出以“构筑精神家园”为目标的4.0立体文创概念。

各位发言人的发言精彩纷呈,为博物馆文创事业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战略和美好的愿景。甘肃省博物馆党委书记宋冰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各位专家聚焦文创领域热点,在论坛上贡献自己的真知灼见,为文创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相信博物馆业界的文创工作者们能够在这次论坛中有所收获,拓宽研究领域,挖掘专业深度,更好地推动博物馆文创事业的发展。

又“潮”又有趣,博物馆之夜流光溢彩

6月11日晚8时,一场特别策划的“博物馆之夜”主题演出活动在甘肃省博物馆前广场展开,恢宏大气的情景剧《张骞出塞》、活力四射的舞蹈《追梦人》、曼妙婀娜的《敦煌乐舞》等精彩节目共同了为市民们送上了一场视听文化盛宴。活动中,对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珍品《金城揽胜图》全方位数字化活态展示,将先进的数字化手段与文物资源保护利用有效结合。《金城揽胜图》的活态影像再现了清末兰州城的盛景,画作中的黄河、城郭、园林、桥津、水车等景物通过3D建模立体还原,栩栩如生,带领观众漫游金城。一场创意沉浸式文创秀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甘肃省博物馆“铜奔马卡通头套”、青海省博物馆“朱雀抱枕”、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妙娃零钱包”、内蒙古博物院“万里茶道辟疆日出灯”、陕西历史博物馆“金怪兽马克杯”、四川博物院“蜀印系列首饰”、山西博物院“凤彝印尊斗栱积木”、河南博物院“唐宫夜宴仕女乐队盲盒”、山东博物馆“飞鱼晴雨伞”……一件件精美的文创产品在模特的精彩演绎下,让穿越历史的文物“活”了起来,架起了历史与现代生活的桥梁。众多网友通过直播共同观看了这场“夜宴”,在甘肃省博物馆微博、抖音号等线上观看直播的观众达到10万人次。

博物馆之夜——《金城揽胜图》数字化活态展示
博物馆之夜——创意沉浸式文创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自200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文化遗产日”以来,全国文物系统高度重视、凝心聚力,在每年遗产日期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物展示传播活动,传播文物保护理念,在全社会积极营造保护文物、珍爱文物的良好氛围。把珍贵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完整地留给子孙后代,推动遗产资源融入社会生活,让承载着中华民族历史记忆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撰稿:李慧奉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刘婧涵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