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 | 2021年河南安钢给排水系统治理项目考古取得重要收获:发现殷墟时期干渠一段
为配合安阳钢铁公司给排水系统治理,从2021年1月7日至12月底,在安钢厂区的多个地点做了考古发掘。以前期考古钻探报告为依据制定发掘方案,共布探方61个,发掘总面积约为3200平方米。清理殷墟时期遗迹有灰坑150个、墓葬40座、房址1座、瓮棺葬12个、水井2眼、灰沟2条。其他有战国时期灰坑9个,唐代窑址1座,宋代窑址6座。
一
殷墟时期遗迹举例
1.沟
2021AGG8,位于SW20T3213。开口探方于第②层下,大致为西北-东南向。沟比较规整,口大底小,底较平。发掘区长8米,口部宽6.5、底部宽4.9米,最深2.6米,西部浅,东部略深。沟内填土按土质、土色共分为5层。第①层厚,为黄中夹红,土质略硬。出土汉代陶盆、布纹筒瓦、较薄的砖以及较多殷墟时期陶片。第②层厚,为浅黄色土,含沙较大,土质较硬。第③层范围小,为黄中发红的花土,出土殷墟时期陶片。第④层从沟内一侧倾斜向下,不满沟,为暗黄色土,含沙较大,有少许殷墟四期早段的陶盆、瓮、罐等残片。第⑤层在沟内一侧很小区域。未出文化遗物。据第④层填埋情况可知,殷墟四期早段时沟已废弃,使用时期应不晚于殷墟四期早段。与《洹北商城与殷墟的路网水网》(《考古学报》2016 年第3期)介绍的人工干渠尤其是西段的殷墟时期水渠05ZY-G1(安阳钢铁公司空分制氧厂内)非常相似,性质应该相同。


2.房址
2021AGSF7,位于NW01T4300-T4400、SW10T4300-T4400,开口于探方第②层下。受发掘区限制和后代破坏,房址的整体形状不明,仅剩基槽底部部分。所见两排柱础坑和12个陶棺墓。南排柱础间距为2.5米、北排柱础间距为2.3米,南北两排柱础间距为1.5米。陶棺墓分布与房址东侧,方向不一,东西、南北向均有,以陶罐为葬具,均破碎,其中清理出婴幼儿骨骼。
3.井
2021AGJ4,殷墟四期早段。位于NW01T3728,开口近长方形,长2.65、宽2.33米,底部近方形,边长1.2米。发掘深到8.8米时出水而无法清理到底。井壁南、北侧有脚窝。填土分两层。包含物有所减少,出土较多的陶范、陶片以及铜渣、兽骨等。钻探获得知10米深处有吃水线(井壁也向外扩大)。

4.灰坑
属于殷墟三、四期最多,少数为殷墟二期。出土陶片可辨器类有陶鬲、簋、盆、罐等残片,其他还有牛、马、羊、猪的骨骼。

2021AGH142,位于NW10T6432,殷墟二期,窖藏坑。口部近似圆形,直径为2.3米左右,距口深2.66米直径缩小至1米,周围留一周平台,再往下深2.7米到坑底。填土分两层。出土文化遗物包括陶片及动物骨骼。可辨陶器有鬲、簋、豆、盆、罍、罐、器盖等。动物骨骼有牛、羊、猪、狗、鸟类等。
5.墓葬
为小型土坑竖穴墓葬,多为殷墟四期,少数为二、三期。大多随葬陶器,少数随葬青铜器或铅器。2021AGM61,压于2021AGF7下,殷墟三期。北向,北偏东5°。墓口长2.83、宽1.37、深4.4米。墓葬填土纯净,黄中发红色花土,经夯打。葬具为1椁、1棺,棺髹漆。椁长2.38、宽1.35;棺长2.03、宽0.67米。椁二层台宽0.3-0.5、高0.75-0.9米。殉狗5只,其中填土中3只、西侧二椁台上1只、墓底的腰坑中1只;椁北侧的二层台上横放一条牛腿骨和一条羊腿。二层台内侧与墓底可见明显的木板痕迹。棺内人骨的头朝北,骨骼保存很差。随葬器物37件,有陶器、青铜器、骨器和玉器等。8件骨钉竖插于椁侧板外。陶器有陶豆1、陶觚1、陶爵1,打碎置于椁的二层台上。青铜器放置于棺上及棺椁之间,有铜觚1、爵1、弓形器1、铜策1、铜铙3、铜戈6等,其他还有铜锛、凿、斤、铃以及玉器等。



二
唐代遗迹举例
有陶窑。2021AGY6,NW01T9231内,开口于表土下,南北向。挖于生土中。自南向北由操作室与踏步阶道、窑门、窑室与火膛、排烟口等部分组成。窑室口部呈长方形,长2.35,宽1.75米;窑室中部、北部为窑床,南部为火膛。平面近方形,长1.8-1.9米,宽1.56-1.72米。窑门开于窑室南壁,拱形,用表面饰有绳纹的红砖垒砌。操作室近椭圆形,长约2.7米,宽约1.6米。出土遗物有陶盆、罐、碗、壶、瓦片等,还出有绿釉瓷片,釉色灰暗。另有少许动物骨骼。

本项工作属于基建考古,因发掘区的限制,有些遗迹未能发掘完整。本次发掘补充了殷墟西部地下文化遗存的资料,对完善殷墟大邑商西部的功能区划、推动对商文化与商史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作者:牛世山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刘婧涵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隋炀帝杨广墓葬被挖 牙齿都被杨勇敲下来(千年轮回)
杨广的墓葬在千年后被一个叫杨勇的老板给发现。2002年,扬州一工地上无意间挖到他的古墓。当考古专家打开墓室,隋炀帝的尸骨早已尘归尘、土归土,整个身体只剩下这两颗牙齿保存下来。经过专家鉴定,这两颗牙齿一颗是隋炀帝的右侧下颌第二臼齿,另一颗是右侧上颌第三臼齿。当年叱咤风云的隋炀帝千年后牙都被敲了下来。杨广的牙齿我要新鲜事2023-11-26 20:12:240000关于夏文化研究——对刘绪先生的访谈
1.您本科时,北大教学体系中是如何从考古学角度论述“夏代”或者“夏文化”的?您个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夏文化问题的?我是1972年上的大学。当时还是“文革”期间,上课不是太正常。我们这个班是北大自1966年停招之后,时隔7年招入的第一届学生。老师们对我们这一届同学都非常用心,有点恨不得把失去几年的时间都追回来的感觉。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0:06:540005南开史学:中外交融,古今贯通
历史学是中国原生学科。梁启超先生曾言:“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近代以来,随着“新史学”的产生,中国传统史学开始向现代史学过渡。新中国成立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历史学进入了繁荣发展的黄金期,兼具传统考证优势与新时代学科特色,已然屹立于世界史学之林,成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基础学科。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3:55:570000讲座整理|朱铁权:中国古陶瓷解密:从宏观到微观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2019年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讲座整理中国古陶瓷解密:从宏观到微观主讲人:朱铁权教授(中山大学)编者按:本文由暑校学员整理,并由本号工作人员校对及编辑。如有错漏,恳请讲者或读者指正!7月16日下午由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朱铁权教授给我们带来《中国古陶瓷解密:从宏观到微观》的讲座分享。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3:55:450000宁夏找到的一座古墓 主人是北周皇帝之父(北周古墓)
在这座北周古墓中找到多个西方文物。1983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固原市深沟村,一畅雨意外冲出来一座农田中的古墓,随即考古专家对这座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从墓中出土的墓志可以得知,墓主人是北周柱国大将军李贤夫妇。虽然李贤墓已经被盗墓贼光顾,但考古队仍然从他的墓中发掘出来三件奇特的文物。鎏金银壶我要新鲜事2024-02-05 19:23:300005